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原文全文 > 第94章 第94集(第2页)

第94章 第94集(第2页)

说“诸善男子”,大家应该怎么样?“各自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就是受持弘扬《法华经》是很困难的,所以大家应该怎么样?坚定誓愿。

《法华经》容易理解,你要有善根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很难去实践,就是你很难长久相续地去实践。所以这个怎么办呢?只能发愿了,靠愿力支持。所以你不能只靠智慧,因为靠智慧,可能你一时兴起就回光返照,但是你经常懈怠,它的功力又退失了,所以一定要靠你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个菩提愿是怎么样?帮助你能够相续地成就清净心。

所以佛陀说,那你们怎么办呢?佛陀说你就发个愿,要发愿,用愿力来以愿导行,去受持读诵,然后加强你的清净心。所以这个清净心跟菩提愿互相帮助,清净心净化你的菩提愿,菩提愿去做种种的修学,也加强清净心,就这两个变成相互的作用。佛陀在讲完这个清净心,就劝大家发愿。

看第二段“显示难易差别”。这个地方难易差别有六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

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

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

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前面佛陀讲到“此为难事,宜发大愿”,那么《法华经》难就难在哪里呢?佛陀要稍微校量一下。

先校量演说的功德。他说:“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这个地方讲到权法,三乘权法的功德。“诸余经典”,就是《法华经》以外的讲到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法门。这个法门的修法很多了,比方说布施、持戒等等。你为大众能够宣说这种单向的功德,“未足为难”。因为单向的功德会让我们成就安乐,甚至于解脱,但是它没办法成就成佛的正因,所以这个相对是容易的。这个是讲到三乘的功德相。

或者你今天修神通相,怎么修呢?你用双手来接住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是三千大千世界最高大的山。然后呢?把它远掷到他方。须弥山是很重的,你把它丢到其他的世界去。那么丢多远呢?丢到无数佛土之外。这种神通也不算难。

或者你用小小的脚趾头来牵动整个大千世界。然后呢?把大千世界也是要远掷他国,丢到其他的国家去。这也是需要很大的神通力,但是这个也不难。

或者说你“若立有顶”,你用神足通飞到色界的四禅,叫有顶(有顶天就是色界四禅),为诸天人演说“无量余经”,无量余经就是《法华经》以外的人天乘还有三乘,就是整个五乘法门,这种单向的修学,“亦未为难”。

那么最难的是什么呢?若佛灭度以后,在恶世中能说此《法华经》,给众生成就成佛的正因,这个是真难。

这个地方比况两个东西:第一个,三乘的功德,或者你说五乘的功德也可以,广义来说。第二个,是神通相。当然三乘的功德好过神通相,因为神通这个东西它只是一个假相,它对你生命没有什么帮助。三乘功德对生命是有帮助的,虽然不能成佛,但是有帮助的。

这个神通是这样。过去有一个喇嘛尊者,他跟他师父两个,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山洞闭关。闭关的时候他师父就要他打坐,他说你要内观你的智慧,把你心中的智慧找出来。他师父是谁?印度的一个教派叫山卡拉教派,可能也看过佛陀的经典,所以他那个内观智慧跟佛法很像。但是这个喇嘛尊者很年轻,他坐不住,所以他就跑来跑去,动来动去。一段时间以后,就跟他师父说:“我坐不住了,我没办法找到我心中的智慧。”他说:“那你要怎么办呢?”他说:“我要先到外面参学。”他师父说:“好,给你一年的时间,你去参访喜马拉雅山的大师。参访以后,一年以后这个时候你回来,跟我报告你参学的心得。”

那么,这个弟子喇嘛尊者就离开他师父的山洞,就到喜马拉雅山。那个时候有很多在山洞修学的人,各有各的法门,都是单向的法门。一年以后这个弟子就回到山洞。他师父说:“你这一年你修到什么东西呢?”这个弟子就很得意,就在师父面前把嘴巴打开,就嘴巴吐火。这是一种神通力。你嘴巴怎么能够吐火?嘴巴是吐水。他师父说:“你一年就学到这个东西,我一根火柴就可以把火点起来,你要修一年!”当然我们凡夫很喜欢这种幻相的东西。

不过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这个难易在哪里?就是说,既从心起,还从心灭。这个很重要!就是说,你要知道一件事情,你的烦恼、你的业力是从哪里生起的,然后你就知道从哪里用功了。如果烦恼业力是外来的,那你当然可以向外去改变。就是说你的痛苦、你的烦恼、你的业力,一切一切都是外来的力量给你的,那你就不需要修《法华经》了,你靠外在的力量就可以消灭。

但问题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一念的妄想,颠倒妄想变现出来的。三能变,初变业力。你为什么有业力?就是你一天到晚攀缘,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你离家出走就产生业力。业力结果就变成执着,执着变成妄想。所以既然所有的问题是从内心生起的,当然你改变也得从内心。你怎么可能靠外在的事修、外在的佛号的音声、外在的拜忏、外在的布施,去改变你内心的东西呢?

所以,你只有一个方法。你修外在其实是对的,但是你要能够把外在的事修跟你内在的清净心、菩提愿对接,就对了。“无不还归此法界。”你布施的目的不是追求福报,你布施的目的是透过布施调伏你的悭贪。所有的法都能够会归到你的清净心那个本体上,那你这个就对了。但是这样子,众生难信难解,你跟他讲这个道理他难信难解,比你把须弥山丢到远方去、比讲三乘的功德还难。

我们看第二段,校量书写。前面是校量演说,这一段校量书写。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

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如果有一个人他可以用神通力,“手把虚空”,当然虚空是不可能抓持的,但是他竟然能够用神通力把虚空抓起来,而且不但抓起来,还到处游行。反正佛陀的意思就是,外相的东西,你怎么变化这个都不难。但是你能够在我灭度以后,受持书写回光返照,找到你的清净心,发起菩提愿,这件事情,“是则为难”。因为你今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誓愿,就是成就成佛的正因,你找到因地了。找到因地以后,那成佛是时间的问题了。就像你这个人的车子,已经找到你的高速公路了,上路了。修行最怕就是你还在市区打转,还找不到路头。所以这样子是很难能可贵的。

我们看第三,校量读诵。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说你用神通力,这也是神通力了,你把整个大地放在你的足甲上,然后呢?然后升到大梵天,就是色界初禅,那这种神通力不难。但是你在佛陀灭度以后,到了五浊恶世当中,大家烦恼邪见这么粗重的时候,你能够读诵此经,把心静下来,回光返照你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个是难能可贵,因为你找到了回家的道路了。这个是佛陀赞叹,这是难能可贵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