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武侠世界大穿越1002无标题 > 第1445部分(第1页)

第1445部分(第1页)

不仅是马超,还有马岱等弟兄,不是有二流实力就是三流好手,一架子弟兄全都是猛将之材。

也就韩遂这厮脑子够用,手下的将领实力也还算过得去,进军西域后又网罗了一批西域高手,这才能跟马腾平起平坐,再加上其为西凉名士名声不小,才没被马超带着一帮兄弟给灭了。

据闻西域那片热闹得很,马腾和韩遂部在扩张时,已经遭遇了安息和贵霜帝国外围势力,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撞上,林沙对此相当期待。

他对大汉内部的纷争一点兴趣都无,倒是对扩张大汉疆域很有兴趣,让韩遂和马腾打个前哨也不错,这也是他一直都没有鼓动西凉诸将群攻西域的主要原因,马超一人又顶得了多少事?

话说像典韦和许诸这两位正史上曹操身边的哼哈二将,此世并没有加盟曹军,反而投入林沙麾下。

其实很好理解,许诸和曹操虽是老乡,可谯县早早就落入林沙手里,作为谯县许氏一族族长,不说许诸跟曹操本不相识,就算真的认识也不会加入曹操阵营,大将军林沙才是更大的大腿。

而典韦,因着曹操并未在陈留多待,所以也就错过了这位逐虎跳涧的猛人。

这两位都不是林沙亲自上门邀请,而是等公学学堂在他们家乡铺开后,征兵时加盟的超一流强者。

以两人的实力,很容易就在新兵中出头,被大将军府直辖卫队看上,然后召了过来,林沙自然就见到了这两位猛汉。

初始时,这两位猛汉的实力只有超一流水准,主要是身体素质实在太过彪悍,也不知是吃什么长大的。

不过以林沙的实力,以一对二还是很轻易就能将两人拿下,等收心之后再指点他们猛汉该用的武艺战法,近十年勤修不缀,一身武艺全都顺利突破超级强者行列。

只是这两位的脑子不太好使,作为冲锋陷阵的奇兵尚可,叫他们直接带一军,简直就是拿将士性命开玩笑。

没法之下,这两位也只能在大将军卫队混迹,到现在都只是都尉官衔,好在这两条猛汉心大不怎么在意,反而对林沙的安排十分满意。

对上这样的家伙,林沙都感觉摸不着头脑,不过好在这两位猛汉容易满足,不然他还真得头疼怎么安置。

手下拥有如此之众的超级高手,林沙对待其他诸侯,自然没有怎么太过在意,他只是不想杀得血流成河,自我消耗大汉百姓的元气罢了,否则十几年光景天下早就一统。

林沙觉得这样就很好,大将军府统管中原八州之地,还能面面俱到顾及得来,其余诸侯为了跟上大将军府的步伐,不得不咬牙跟着提升地盘综合实力。

不仅模仿中原八州之地的治理模式,还召集大批智谋之士商讨出了适合种子身的某些治理手段,将自家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当繁华。

就连袁术这等在正史上屁本事没有,仗着出身就成了一方诸侯的暴虐之辈,也老老实实发展江南扬州之地,借着跟江北的频繁商业往来,治理下的扬州地盘发展得相当不错。

这样的局势,林沙觉得相当不错,尽管地方割据势力多了点,可百姓的日子过得舒服顺意,他就没必要破坏这样的大好局面。

其实以大将军府掌握的商业势力,早就通过频繁的商业交流,将触手蔓延至各地诸侯治下的方方面面,只要一声令下不说瞬间瘫痪他们的经济,起码也能叫他们短时间难以回神。

而且随着交流的加深,各地诸侯之间的百姓不仅没有产生隔阂,相反还越发亲近,林沙很乐意见到这样的局面,也就没有过多的逼迫和压制。

其实在这些年里,各地诸侯的日子过得都相当滋润,国富民丰就是最好的写照。

只是有些诸侯的野心依旧,不甘心就此抿然众人,一直还在坚持与大将军府暗中对抗,起码在他们这以代是不会轻易低头服输的。

林沙也不在意,正如他透露的信息一般,逐渐摸索到“神而明之”之境的门槛,他的身体和灵魂,都有了极其细微的变化,慢慢的而已机超越凡俗,达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

两百年寿数只是最保守的说法,真要是能达到“神而明之”的境界,说不定成就仙神之尊都不成问题,只是耗磨也能把其他诸侯磨死。

再说了,林沙可没有放过这些英杰的打算,怎么说都是大汉一个时代的豪杰,林沙已经为他们分派好了光明的未来……

第2536章 深沉的心思

不说林沙,单就天下诸侯,都容不得汉帝刘协破坏天下太平的光景。

刘协还是太嫩了,看不穿这一点的话,不管他如何折腾,除非林沙出事,否则他根本就掀不起丝毫水花。

只是,既然刘协想要折腾,林沙也不介意让他憋闷憋闷。

一声令下,本就在大将军府的势力包围中的长安朝堂,突然传出风声,准备学习大将军府的做法,再治下半个关中之地普及公学体系。

此事,由中郎将蔡邕主动提出,一般以上朝臣同意,根本就不用寒帝刘协发表意见,便直接通过了朝堂决议。

据闻,刘协回到后宫后大发雷霆之怒,可惜没谁鸟他。

长安朝堂之所以想要建立公学体系,不是他们要拍大将军马屁,当然这里头少不了这样的缘故。

真正的原因,就是长安朝堂严重缺乏事务性官员,或者这一方面的人才。

眼下的长安,才是征辟制的天下,一干朝臣无不是征辟制的受益者。

讲真,他们才是征辟制的坚定拥护者,或因为习惯,或因为利益,或因为背后的家族,总之在大将军治下的公学体系迅速取代征辟制时,长安朝堂顽固的守住了征辟制的阵地。

当然,不是朝臣们有多顽强,而是大将军林沙没有给他们制造压力,不管是施行公学体系还是征辟制,都由得长安朝臣自然做出选择。

很显然,长安朝堂选择了一切如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