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就是这样的,如果婴儿发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完全没有热情,那么他会本能地认为,这个世界上将不再有人会无条件地爱自己。
秦赫的父亲不要他,母亲喝醉酒不是打他,就是拿刀砍他。在秦赫的内心深处,自己是不配拥有爱的,更别说拥有像温芯那种坚定不移的爱了。
秦赫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人格障碍很多时候是混合的。
温芯虽然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陪伴了秦赫,可她并没有救赎他。
可能有人会认为秦赫出轨是在找刺激,但实际上,他很有可能是在验证温芯对他的爱和包容度。
可能有人会认为秦赫出轨是在找刺激,但实际上,他很有可能是在验证温芯对他的爱和包容度。
先是冷待温芯,在发现不管受到多少冷眼,温芯都不会离开他之后,秦赫就开始了下一步试探。他亲眼看着温芯在一步步发现那些不对劲之后的失落和挣扎,暗暗期待着温芯最终证实他出轨后的反应。
前面来访者中的阮芷在每一段关系中都在不断地向对方索取爱,索要对方的偏爱和保证。秦赫也一样,他也在索要温芯的偏爱。
跟以前的阮芷一样,秦赫的自尊心水平非常低,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
通过童年期间跟重要抚养者的反复互动,他们会形成这样一个核心信念:自己不值得被爱。
然后,他们会拿着这个核心信念满世界“核对”,在每一段关系里去索要爱,去验证爱,直到把对方逼跑。
秦赫认为这个世界上没人会比温芯更爱他,可他还是没能百分百确认温芯永远不会离开自己。
这种无休止的关于被爱和不会被抛弃的验证,对于秦赫来说就如同一个游戏,让他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当父母在孩子婴儿时期一再忽略他的需求和感受时,孩子就不会再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还会在内心隐藏了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恨意和不被他人看见的痛楚。
至于秦赫说的爱和喜欢,可信度并不高。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
鸾宓:“你现在感到痛苦,是因为决定了要离婚,还是因为你不想离婚?”
温芯沉默了一瞬,脸色发白。“发现秦赫出轨之后,我很痛苦。再爱他,我也没办法容忍背叛。可是让我更痛苦的是,我发现自己其实不是很愿意离婚。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原谅秦赫,却在心里暗暗希望他可以说服我。我越来越恨自己,觉得自己很没用。”
鸾宓:“也许,你在惩罚你自己。”
温芯怔了怔:“什么意思?”
鸾宓:“这些年来,你身边应该还出现过比秦赫优质的追求者吧?是不是还不少?”
温芯长得漂亮,本身的条件很优秀,性格也不错。就算她一直追着秦赫跑,身边肯定还有其他优质追求者。果然——
“没错,确实有几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生追我。当初也有不少人劝过我,说秦赫身世复杂,性格古怪,跟我完全是相反的人,但我最后还是选了他。”
鸾宓:“既然有那么多优质的追求者,你为什么偏偏选中了秦赫呢?”
既然出现了条件比秦赫好的追求者,温芯又为什么要苦苦追求身世复杂,性格阴郁的秦赫呢?真的只是因为她认为两人之间有命运的牵引吗?
更何况,温芯说身边有不少人劝过她,证明就连身边的人都看出了这段关系不合适。甚至那些劝她的话里都在暗暗警告她这段关系的危险性。
为什么温芯不听呢?她真的不明白自己跟秦赫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吗?
温芯想了很久,“当年在楼梯口,我救了秦赫。后来我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也是他帮了我。我们一起走过了那么多年,走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我真的以为,我们都是对方来说是最重要,也最特殊的人。”
鸾宓:“你跟秦赫恋爱期间就已经失望过很多次了,最后却还是选择跟他结婚,是因为觉得婚后他会改变吗?”
温芯微微一愣,“没有,我知道秦赫就是这个性子,也没奢求他改变。其实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那么快结婚,可看着秦赫的时候,我还是答应了。现在想想,我也不明白当时为什么会答应秦赫的求婚。”
鸾宓点了点头,从温芯和秦赫这么多年来的相处方式可以看出来,温芯的身上带着很强烈的自虐色彩。
温芯选择跟秦赫在一起,选择跟他结婚,很有可能都跟她本身的自虐倾向有关系。
也是因为自虐倾向,温芯在提出离婚时,内心还隐隐希望秦赫能够挽留自己。可是,她的自尊又不允许自己继续留恋一个背叛自己的人。于是,内心发生了严重冲突,导致温芯严重自厌,甚至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鸾宓:“可以聊一聊你跟家人之间的关系吗?”
温芯:“我还有一个弟弟,比我小两岁,我总觉得爸爸妈妈更疼他一些。现在我跟他们的关系还可以,不算太亲密,也不至于疏远。直到现在,对着爸爸妈妈的时候,我说话总是会小心翼翼的。”
鸾宓:“小心翼翼,是担心自己说错话,或者做错事吗?”
温芯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算是吧,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被送进寄宿学校,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够回家,见到爸爸妈妈。学校里有人欺负我,有一次周末的时候,我哭了很久,跟爸爸妈妈说我想要回家住。可是到了周日晚上,他们又把我送到学校了。后来有一次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妈妈给我生了个弟弟。”
她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回到学校之后,我一个人躲在墙角哭了很久,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块墙角的垃圾。没人要,没人爱,我应该就那样死在角落里。我就那样一直哭一直哭,直到老师出现在我面前,问我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