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一担的担是什么意思 > 一担山河03(第1页)

一担山河03(第1页)

"过去,缠五色丝线是端午最普及的装饰,在艾蒲雄黄混杂的香气中,各家将红、黄、蓝、白、黑色线混合成五色线,在端午清晨缠绕在小孩子手腕或脚腕之上,寓意保佑健康。那千千万万条五色丝线,在人们的眼前飞扬,寓意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祈愿,也寓意着那位2000多年前给我们留下斑斓色彩诗篇的诗人,会享受人们永远的祭祀和永远的怀念!

“风飒飒兮木萧萧”,雨色如帘,雾气飘忽,屈原祠里没有人发放五色丝,不免有些小小的遗憾。登上屈原祠大殿,细雨中凭栏眺望迷蒙中的江水,那感人肺腑的吟诵似乎冉冉升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也仿佛看到伴随吟声的是无数的幽兰香草、蒲剑艾旗,还有那千千万万条五色丝……千古万古摇清风

朱熹说“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是说泉州多出经学家。其实泉州不仅出圣人,也出实干家,诸如俞大猷、蔡襄等。蔡襄实干家的事迹是被其大书法家的名气遮掩了。

如泉州大名鼎鼎的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即为北宋时任泉州知州的蔡襄主持所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赫赫有名,也堪称世界奇迹,是史无前例的创建大型石桥基础工程的典范,所以被茅以升先生誉为“福建桥梁的状元”。

此去泉州,安排日程有参观洛阳桥,无比喜悦。不仅因为是千年古迹,还因为大书家蔡襄的三绝碑名扬后世,非常值得观瞻。

蔡襄名列北宋四家,号称“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蔡”原为蔡京,因是遗臭之大奸臣,为人神共愤所不齿,故后人换上蔡襄。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喜蔡京书法,也并不敢公开,只是偷偷习临蔡京的字,可见字因人湮,公判在人心。二人为同族兄弟,蔡襄是兄,但品行事迹却大不相同。蔡襄外放为官,关心民间疾苦,大行兴利善事,曾两次知州泉州,遗爱甘棠,口碑传颂。主持修桥并作《万安桥记》,后人誉为“三绝”,即字好,文好,刻工好。

从平潭到泉州,途中恰好路经洛阳桥,下得车来,忽降急雨,未携伞具,只得作罢,心中不爽,但亦无可奈何。谁知车至泉州,天大晴,艳阳灿烂,更令人气倒。幸好饭后文联的朋友提议,可利用午休时间驱车去一观。这真是柳暗花明,令人大喜过望。

天气颇热,气温已达28摄氏度上下,车到洛江区万安街道,走过一条小街,先望见一抱郁郁古榕,有碑亭,大书“西川甘露”,并有“天下第一桥”横额,还有“万安桥”“万安古澜”碑刻,浏览了后来朝代修缮的碑文,可见后人对石桥的爱护。

步履踏上石桥,那块块斑驳的石条,令人生发思古之情。风和日丽下的江波粼粼荡漾,抬眼望去,江上人工栽植的是一片红树林,郁郁葱葱,怡人目眸。几只白色的鸥鹭,安详自得,让人的心底也安详起来。再望眼迤逦延伸的石桥,信步走去,一步一步,似乎脚下在映射着一千年前的影像,回荡着号称是泉州十景之一的“洛阳潮声”。“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看来临桥观景宜在夕阳霞照中。

回溯1000年前,天下第一桥的美誉恐怕是当之无愧的。洛阳桥建成长达三百六十丈(1200米),宽一丈五尺(5米),修建历时6年8个月,凌波卧虹,飞架碧波,是很壮观的。据说此地渡口称“万安渡”,起此名是人们的祈愿。北宋庆历年间修浮桥,即起名“万安桥”,蔡襄任郡守时主持改建石桥。这座桥真是遗泽后世,著名的泉州安平桥、五里桥、石笋桥、顺济桥等,都是仿照洛阳桥修建的。万安桥后来改称“洛阳桥”,那是因为迁到泉州的中州人,看见此处山川地势仿佛洛阳,故取地名洛阳,桥亦名洛阳,是寄托思念中原的拳拳乡愁。

徜徉桥上,触手石雕扶栏,穿缀其间有亭、塔、造像,盘桓摩挲,触怀良久。沧桑古意,大可供幽怀遐思。其中还观瞻了一尊月光菩萨雕像,令人十分欣然,慈目低眉,沉寂无尘,我想那一定是修桥者为护佑渡桥百姓平安而造的吧?

洛阳桥的桥墩极有特色,共46座,扶栏俯瞰,见是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尖,这是用以分水势而减轻浪涛的冲击。望眼可见条石遍铺斑斑点点的白色牡蛎,这即是我们的先人首创的“种蛎固基法”,在桥墩基石上养殖牡蛎,坚固砥柱,千年不磨。这是世界上最早在桥梁工程中应用生物学的范例,据说还是蔡襄发现付诸应用。诸如洛阳桥应用的“筏型基础”“浮运架梁”等创造,都闪烁着我们先人的智慧,令人赞叹,令人仰视!

可惜的是,藏有三绝碑的蔡公祠未能一入瞻仰,经询是中午休息,观不得三绝碑,只好叹息而别。

好在三绝碑名扬天下,稍有书法基础的人是该耳熟能详的。

因为蔡襄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以至“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因之传世书作较少。何谓三绝?应该是指蔡襄撰文《万安桥记》,亲书,精雕刻工。一座浩大壮观的工程,其记全文仅153字!记,是古代一种文体,蔡襄此记不在文辞华美,贵在精简扼要,尤贵在全无炫耀自己,特别写出造桥“职其事”者庐锡等“十有五人”,为后人留下具体参与主持造桥者的名字。仅有一句“既成,太守莆阳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恰恰反映出蔡襄的喜悦之情。当然,最佳是书法,“大字刻石最佳”。周必大甚至说:“……大字端重沉着,宜为本朝第一。”直到明代,王世贞更认为:“万安桥天下第一桥,君谟(蔡襄表字)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

在宋朝,若论辈分,蔡在苏、黄、米之前,苏东坡、欧阳修等极力推崇,东坡有“本朝第一”之赞,欧阳修盛誉是“独步当世”,《宋史·蔡襄传》一语定评为“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最关键是宋仁宗“尤爱之”,致使天下向往洛阳纸贵。当然蔡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稍逊创新。蔡襄逝世较早,卒年才56岁,如果天假以寿,其书必有大可观。

其实蔡襄最该流芳的功业是实干家,惠泽国计民生,宋孝宗赐他的谥号“忠惠”,真是实至名归。他在朝为官,直言敢谏,大多关系天下利弊。权贵们听闻他有关辨别邪正的奏疏,每心存畏惧,必加收敛。故周必大有“昌言直道,文章政事,廷臣鲜出其右”的感慨。他曾主管国家财政,“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入以制用。划剔蠹,簿书纪纲,纤悉皆可法”,堪称理财专家。撰《国论要目》改革方案,力陈择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并、强兵等,惜乎英宗未纳,辜负了一个政治家的恳切治国方略。难立于朝廷的他请疏外任,而在地方做官,更成就了他实干家的一显身手。

除洛阳桥工程外,他还主持修建福州至泉州、漳州七百里大道;修建沿海州县城池防备海寇;整顿吏治,戒除陋俗,劝诫百姓有病勿拜巫而去求医;组织百姓抗旱,修复古五塘灌溉民田;减免福建百姓“身丁钱”至半。他保护龟湖塘水利工程,定规维护,“自蔡襄定塘规至明朝五百年间,粮食产量往往二三于他乡”。“计利当计天下利”,这是一个发自内心关心百姓生计的埋头苦干“脊梁”式的人物,留给后世何其珍贵的贡献和榜样!

蔡襄遗留后世的贡献当然还很多,除诗文书法外,博学多才的他研发出“小龙团茶”,提高了北苑贡茶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著有《茶录》一书。欧阳修虽承认他制茶工艺之精,却对他进呈岁贡大有非议。苏东坡更在《荔枝叹》中讥嘲蔡襄制茶进贡是“争新买宠”,其实蔡襄时任福建转运使,辖地建安(今建瓯地内)即设“北苑御茶园”,不研发新茶,无可非议,研发了进呈皇上,似亦无关人品。“创造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贡之”,不好说像苏东坡诗中比拟如汉唐进贡荔枝给百姓带来灾难吧?因为茶不是荔枝,也许增加就业人口也未可知。但小龙团将北苑茶业大大发展应是无可置疑的。

说到荔枝,他还著有《荔枝谱》,是世界上第一部介绍荔枝的专著,看来他对植物学也有专门研究。还比如著有《墨谱》等专著,对经学也有著述,所以朱熹所说“泉州满街都是圣人”,当然其中也有从容行走着的美髯飘拂的蔡公(他的胡须很有名,连宋仁宗都夸漂亮)。蔡襄的学问与他藏书之多有关。南宋刘克庄说:“何人藏书,乃富于蔡公耶?”可见名声之大,亦可见他堪称是有宋一代名副其实的大藏书家。

蔡襄的有名当然还是书法,古时书因人重的范例很多,如颜真卿、王阳明等。蔡襄作为实干家和博物学者的事行被大书家遮掩了。古代名书法家,大多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皆有利国利民的业绩事行。当然也有例外,像被以康熙、乾隆为代表的后世捧到天上的董其昌,一生为官18年,归隐27年,无任何建树,纯是明哲保身的“巧宦”,更逐利熏心,敛财纵欲,80岁告老还乡,仍淫秽劣行,纵容子侄横行鱼肉百姓,最终被愤怒的百姓抄家焚宅!与蔡襄相比,判若云泥,真是辜负了他的衣冠尸位和一笔好字!

福州鼓山灵源洞摩崖石刻有蔡襄的墨迹擘巢大字“忘归石”,令人遐思,何以忘归?提笔“忘归”,他心有何想?山崖有林涛,风拂云徘徊,是想起他倡议修建的从福州到泉州的那七百里两侧遍植松树的大道吗?松涛阵阵,他的耳畔是不是又回荡起歌颂他的民谣:“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是啊,生于闽地仙游,几次为官福州、泉州,一条林荫路,一座跨江桥,阡陌塘田,八闽山川,一位生于斯逝于斯,关心民瘼为百姓求福祉的清官,老百姓是会永远怀念他的。好一句“千古万古摇清风”,真是发自内心的歌讴!

龙虎阁与吴大澂

龙虎阁,位于珲春市防川景区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珲春,在金语是“边远之城”之意。这座建筑在边境的堡垒式建筑,共12层,64。8米高,仰视苍穹,巍峨矗立,寓意中华边关龙盘虎踞不可摧也。登上顶层,眼帘尽收“一眼望三国”的景色,然出海口原属中华,早已失之而不可得,故游人登而多“望海(口)兴叹”!其实何止一个出海口?在屈辱的年代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失去的是1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心中的隐痛真是不可名状!风拂于面,一江蜿蜒,眺望粼粼碧波,令人凭栏感慨。

下得龙虎阁,一层内有珲春的历史沿革展览,其中一大幅两个条约失地范围图,仰观许久,心中仍是不可名状!一层内还有一尊石刻,是清末儒将吴大澂的篆书“龙虎”大字,凛然之气拂面而来。这幅字是他在图们写下的。光绪六年(1880年),受命协助吉林将军铭安督办宁古塔、珲春等东陲边务整顿八旗,建立靖边军1。4万人。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修筑东、西炮台,购置克虏炮20尊、格林炮4尊,以防御沙俄入侵。首创生产枪械的吉林机器局,屯储来复枪、毛瑟枪等共8000支,并移民垦荒,修筑宁古塔至吉林省城达600公里大道及北、东线道路,建桥百余座及多处驿站,目的都是增强边疆防务。光绪十一年至十二年(1885—1886年),以三品卿衔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会办北洋事宜大臣身份,与沙俄勘界谈判,据理力争,重签两个条约,补添界碑,争回黑顶子领土和图们江航海权,是有功于中华的爱国将领。他还于珲春长岭子中俄边界建铜柱,自篆句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真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豪迈之情令人振奋!他后请胡开文制铜柱墨留为纪念,这是洋溢着爱国情怀的珍贵文物。可惜铜柱早已被沙俄窃走,一腔激烈竟不可再见于天地之间。“龙虎”二字是他与沙俄谈判前所书。而且在谈判期间,他写下多幅“龙虎”二字,可见在抒发激荡于胸中的磅礴之气。据说在今珲春市区也有龙虎石刻、五角碑亭、他的石像、纪念馆等,是珲春人民为纪念吴大澂而建,可惜行旅匆匆,不能前去瞻仰,是为一憾。吴大澂对图们是很有感情的,正史所载只是大概,地方志载他曾五至珲春。他写过一首勘界纪事诗赠友人,后四句为:“旧事思量纪龙节,新图商榷定鸿沟。国恩未报归程远,敢把闲情寄白鸥。”字里行间可见抒发爱国之情的流露。

吴大澂的爱国精神是贯穿其一生的。光绪九年(1883年),曾奉诏赴朝鲜处理甲申政变,坚决抵制日本侵略朝鲜和觊觎中国的图谋。光绪十三年(1887年),任广东巡抚,奋力抵制葡萄牙强占澳门香山七村的侵略行径。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起,他在湖南巡抚任上,请缨“奏请统帅湘军”与日寇作战。次年初,率新老湘军二十营出关,反攻海城,但因他的职衔是“帮办军务”,无法指挥其他部队,麾下湘军将领多“诓怯不前”“相率而退”,再加上他过于轻敌,“湘军力战而败”,他愤欲自裁,被部下格阻,随即被朝廷以“徒托空言,疏于调度”,先革职留任,三年后又革职永不叙用。这极不公正的严厉处分,将他的爱国功绩一笔抹杀。

“永不叙用”的上谕说吴大澂“居心狡诈,言大而夸,遇事粉饰,声名恶劣”,这完全是一派胡言。读至此,真是不由得不为吴大澂倾一腔不平之气。

《清史稿》本传对吴大澂的一生功绩基本如实书写,品行“尤以勤廉著”,但在传后却也说他“而好言兵,才气自喜”,不免前后矛盾。吴大澂其实是得罪了西太后,“时诏修颐和园,大澂复言时事艰难,请停止工作,疏入,留中”。后来又为醇亲王疏请“称号礼节”,惹得西太后震怒,“几得严谴”。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与维新派翁同龢、张之洞等一干人交往密切,恐怕早已引起西太后注意。所以他被革职后,闻《马关条约》签,义愤填膺,去电姻亲张之洞,愿变卖古董书画以充赔款,张回复“窃谓公此时不可再作新奇文章,总以定静为宜”,这是警告他不可再引起西太后注意惹祸上身。

吴大澂岂是“言大而夸”?《清史稿》称赞吴大澂“治河有名”,确非虚誉。他不仅是儒将,还是治河名臣。同治七年(1868年)中进士,授编修。出为陕甘学政。曾办理赈灾事务,受到保荐。他对治理黄河有过贡献,形成“固滩保堤”的治河方略。他提倡用新法测量黄河,完成《御览三省黄河全图》并以署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之职,主持日夜赶堵决口,终致合龙,并首创用水泥加固砌筑砖石坝。他博学多才,举凡金石、书画,尤擅篆书,蔚然成家。据说他洋枪枪法极准,并著有《枪法准绳》,如“练枪之法有四:要眼明、手稳、心细、气平,兼此四者,方有进益”,以现代射击眼光来看也是很正确的。说他“好言兵”

者,看来未读过他的这部军事操典著作吧?吴大澂是清官,《清史稿》本传说“罢官后,贫甚,售书画、古铜器自给”,晚景颇凄凉,68岁逝于故里苏州。大画家吴昌硕是他过继的孙子,曾随甲午从军掌书记文书职务。

吴大澂与清流派邓承修、李秉衡勘定广西边界,与曾纪泽中俄谈判争回国土划界权益,皆是清末值得称颂的功绩,历史自当铭记而不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