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泰山队人员名单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是喉咙里像堵着一团棉花似的,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他嘴唇蠕动着想喝水又说不出话,但是耳朵能听到队长和战友们急促而又兴奋的喊声“小肚子,你醒了。小杜醒了。”他听到战友们的呼唤,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王岳峰赶紧让人拿水来,轻轻地放在他嘴唇上,他泯了一口,啊真甜!他还想喝一口,但是队长把水拿走不让喝了,队长真抠门,连点水也不让我喝够,以前他不是这样子的,任何东西他都是先让战士们用,为此我还给他提过意见,他今天连水也限制我喝。他依稀听到队长说,子华担架马上就到,你要坚持,他好象听到队长的声音变了,同志们的声音也变了,他们是以为我要死了都哭了。亲爱的战友们,不要这样,我死不了,我发过誓不把鬼子打出咱中国去我是不会死的,我怎么能死呢?他努力地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战友,证明自己还活着不会死去,但是疼痛和失血再一次让他昏迷过去……

王岳峰焦急地看了看手表;高强明白不把张承先送到军区不算完成任务,他对王岳峰说:“队长,你放心我一定安全地把小杜送到小柳庄,你们走吧。”

王岳峰看了杜子华一眼,心情非常复杂。杜子华是个非常苦的孩子,从小没有爹妈,是跟着奶奶吃百家饭长大的,受尽苦难和欺负。省委领导徂徕起义成立了山东抗日纵队第四支队,部队在向莱芜开进的路上,他参了军,当时他才十六岁。他参军后一直跟着王岳峰,就像个小弟弟似的一直跟在身边,从一个整天靠给地主放牛放羊要饭糊口的穷孩子,逐渐成长为一名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王岳峰对他疼爱有加,既呵护又放手锻炼他但决不袒护他,可以说对他有一种兄长般的责任和感觉,对这一点同志们也都心知肚明。看他伤成这个样子,王岳峰心里非常难受,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打仗必然有死有伤,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现实。听到高强的话,王岳峰只好咬牙含泪押着张承先走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杜子华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急促而带哭腔的说话声:“老乡,我求求您再快一点!”这不是高强的声音吗,是,是高强。不知不觉两串泪珠顺着眼角流了下来。高强赶紧弯腰对他说:“小杜,再坚持坚持,翻过山就到了。”

第十八章 二

第十八章(2)

天,渐渐黑了下来,路更加难走了。一天来,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打了一仗又跑了这么远的路,高强的体力也渐渐支持不住了,眼前一阵阵发黑,腿也一阵阵发软,他咬牙坚持着坚持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快赶到小柳庄,把小杜安顿下来。两个老乡看到高强走路吃力的样子,也不让他倒换着抬了,尽量快地向山上走。

一阵山风吹来,使人浑身感到清爽。高强立即精神一振,小柳庄到了。站在山顶往山下一看,小柳庄火光冲天,鸡飞狗叫一片混乱。高强瞪大了眼睛,一天的劳累和饥饿一下子随山风飘去——小柳庄又遭难了。他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观察了一会儿,走到担架跟前对两个老乡说:“谢谢您了大叔。村里有情况,我们在山上先避一避,你们回去吧,路上要小心。”两个老乡看了看躺在担架上的杜子华犹豫着,高强笑着说:“您放心,等一会儿我背他下山。”

送走两个老乡,高强背着杜子华找了个大石缝藏了起来。他看看昏睡着的杜子华,他的喘息一阵紧似一阵,高强的心像刀搅一般的难受,看看山下有几处房子被点着了,根据经验这是敌人快要撤退的信号。不能等了,再等小杜的命就保不住了。他背起杜子华沿着下山的小路慢慢往下走。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饥饿劳累了一天的高强来说,背着生命垂危的杜子华下山就更难了。山虽不是很高,但路却特别难走,几次差点摔倒滚下山去,他在心里一再告戒自己,坚持,一定要挺住!他不时地停下来喘口气,听听小杜的反应。杜子华由于失血过多,已经几次昏迷,小杜这个家伙伤口无论再疼,都咬牙坚持没叫一声没哼一声,他钢铁般的意志使高强倍受鼓舞。高强扶着路边的树,抓着路边的草,一步一挪地往山下艰难地走着。来到村边,他把小杜放在一片树林里,自己爬到村头观察情况。此时村里已经安静下来,有的房子还冒着青烟。他也顾不了许多,救小杜的命要紧。于是他站起来向村里走去。拐过街口忽听到前面传来说话声,他赶紧躲在一棵大树后面,一个老人的声音“听鬼子的口气好象咱们的人受伤了,他们是来抓咱们八路军的。”另一个说“好象是来搜捕什么伤员的。”高强一听高兴地一下子从树后跳了出来,把说话的两人吓了一跳。“石大爷、梁二哥,我是高强。”

梁猛子惊异地说:“高强,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小杜负伤了,很重,在村外的树林里。”

石大爷一听就让高强带他去。边走边问高强:“伤在哪里?重不重?”

“胳膊被打断了,一直昏迷不醒。”

石大爷对猛子说:“猛子你和高强赶紧把小杜弄回村,我回家拿药去。”

猛子一家又是洗又是擦,一阵忙活,杜子华像换了个人似的,满身的血污一扫而光。梁大娘边给他喂汤边抹眼泪。“孩子,年轻轻的胳膊就断了,这以后可咋办呢?”她数落一阵骂一阵。石大爷给杜子华抹上药,用木板重新把小杜的胳膊固定好,梁大娘熬药,梁二嫂在院子里杀鸡给他炖汤,只忙到后半夜,石大爷才肯离去。

经过石大爷几天治疗和梁大娘、梁二嫂的精心照料,杜子华的伤渐渐地稳定住了。石大爷是这一带有名的土医生,附近山民有个头疼脑热和伤风感冒什么的病,都来找他瞧瞧,一来石大爷从小跟父亲学医医术高明,二来石大爷心地善良贫富不嫌,三来也能省钱。石大爷最拿手的是医治跌打损伤,碰着磕着砸着摔着,用他自己配的药内服外疗效果非常好,最绝的就是他配制的药的接骨功能特别高。石大爷为人非常厚道,也很仗义,不仅医道上继承了父辈的精髓和技艺,做人也传承了上辈们淳朴豪侠的传统。他治伤治病视看病人的情况收钱,对来看病的穷苦百姓从不收钱,但是病人病好以后,必须给他送些草药来,以此代替他的治病费用。在这一带,不管是让他治过病还是没让他治过病的人,经常给他送草药,这也是石大爷家的传统。因此,山民们不管是上山打柴,还是打石狩猎,凡是采到药不管多少,都要给他送一些来。由于附近村民大都住在山区,出门就是山,整天跟石头打交道,免不了有个磕磕碰碰的,轻者碰伤摔伤,重则伤筋断骨,天天都有找他治伤看病的。远道慕名而来的,他不但给人家看病,还要管人家饭,被周围村民称为“石菩萨”。人们对他既敬重又推崇,经常有人给他送些山珍野味,好酒好烟,他不但不收还把人家猛训一顿:“你家是大户有钱是吧,再拿东西来我就给你扔出去!”“连锅都揭不开了还拿这玩艺儿来。拿回去到集上卖了给孩子扯块布做件衣服!”他对山民这样,但对地主老财却不是这样。有一年黄山镇镇长黄大鼻子的老爹摔断了腿,派人请他去给那老混蛋看伤接骨,石大爷以要上山采药配药为名躲在山上四五天,把个黄大鼻子气得蹦高骂娘,最后把石大爷的家给砸了个精光。对找上门来看病的有钱人家,他就多收些费用以补贴穷人看病的费用。

石大爷看到杜子华伤势这么重,心里既着急又心疼,恨不得明天就把他的伤治好。但是石大爷心里也明白,伤筋动骨是很难治的。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想想特战队舍命救村庄的事,他心里越想越急,他起身点上一袋烟,抽啊抽啊,想个什么办法让小杜的伤能好的快一点呢。哎,对了,以前听爷爷说过一种叫“接骨草”的野草治骨伤很有疗效,这种草石大爷见过,因草叶上长着像竹节样的节而得名。听说这种草只有野雕岭上才有,野雕岭离小柳庄有三十多里的山路。想到这里石大爷不再犹豫,点上灯准备采药的工具,待天刚刚蒙亮,他背上放置多年的竹篓,拿上采药用的小镐小铲和绳索,到野雕岭采药去了。

杜子华经过梁大娘一家人几天的精心照料和石大爷的细心治疗,体力恢复的很快,伤也有些好转。在床上躺了几天,浑身感到难受,他瞧了瞧梁大娘不在院屋里,就偷偷地下床活动一下腿脚,虽然头感到有些晕眩,但是他还是坚持着走出屋子,抬头望望天空和村后的山岭,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他深深地呼吸几口温热而带有泥土芳香的空气,想着这几天梁大娘对自己的照料,石大爷的治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特别是石大爷,六十多岁的人了,还爬山越岭几十里去采药为他治伤,自己滚下山来摔伤,不顾自己的伤痛和疲劳,把采到的药连夜炮制,为自己擦洗伤口,涂药包扎,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这就是乡亲们对一个普通战士的情怀!杜子华暗暗下决心待伤好后,一定要加倍努力打鬼子灭汉奸,以实际行动报答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关爱和养护。

梁二嫂背着一捆柴禾进来,看到他呆呆地站在院子里,擦着头上的汗嗔怪道:“小杜,你在这里干么呢,谁让你出来的?”

杜子华用食指放在嘴上“嘘——,小声点,别让大娘听到。”

其实梁大娘从他一出门就看到他了,只是感到今天天气不错,让他晒晒太阳对他有好处,再说年轻人光躺着不活动没病也躺出病来,所以就没有让他回屋去。梁大娘笑着走出屋子:“这孩子,你把大娘当成聋子瞎子啦?”

杜子华一看到梁大娘转身就往屋里走,梁大娘却拿来凳子说:“别装了坐着晒晒太阳也好。”

杜子华笑着说:“还是大娘疼我。”说着对梁二嫂做了个鬼脸。

二嫂笑笑说:“还说呢,不知刚才吓成什么样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