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瞧见城中百姓安居乐业,物产丰饶。商贾交易,和颜悦色,行人接触,谦和尊卑。
使者感叹道:“余闻姬昌仁德之名,实见风景雍和,当真是太平盛世。”遂至馆驿,下马休憩。
翌日,姬昌聚群臣讲论治国安民之道。忽有传令官道:“天子使者前来宣旨。”姬昌随即率群臣接帝辛旨意。使者来到府前,姬昌带领群臣跪听开读:
“昭曰:奄国目无王法,纵意发动战争,百姓深受苦难之痛,群臣无所奉陪其策,寡人甚是忧虑。朝中缺乏辅佐之臣,外无协同合作之势,特命卿前来,共商国之大计,平息动荡之局势。诏书即颁布之日,卿当立即赴朝歌,切勿迟疑。万勿违背承诺。汝等务必敬遵!特此诏令。”
姬昌拜诏结束后,设宴款待使者。次日,准备好金银表礼,便送予使者。姬昌对使者言道:“大人,只需于朝歌等候,姬昌收拾就行。”听到此话,使者遂先行。
此时,姬昌端坐于大殿上,对散宜生道:“孤离开之时,内事交给汝处理,外事交予南宫适等人。”
姬昌还命人将姬考召到大殿,并吩咐道:“昨日使者传召孤,孤打开八卦灵圜,为己占筮一挂,结果乃是山地剥卦。虽然此次前去有些凶险,但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会有七年之大难。孤命汝在西岐,必须遵守法纪,不得随意改变国家政策,一律遵循旧章;兄弟和睦,君臣和谐,不可任意妄为。
凡有所为之人,须知老成稳重,以谋划成功也。西岐百姓心仁和睦,未配者男子赐以金钱,娶妻续房;贫穷未嫁之女子,予以金银,襟裾成婚;孤寂无援之人,每月赐以口粮,使其无匮乏之忧。待七年之孤独后,灾难必得满矣,必有归荣之时。汝等万勿派人来迎,切记!
姬考听父此言,跪道:“父亲既需经历七年之艰难,儿臣理应替父前往,父不可亲去。”
姬昌言道:“儿啊,为父面遇困难,岂能不知回避?但天命已定,决不能逃避,若逃避。只会引来更多麻烦。汝等专心在此守候,就是最大之孝顺,何必多生烦恼。”
姬昌匆忙整理行装,率领数名随从前往朝歌。至东路之际,群臣纷至。
散宜生、南宫适大将军、周公旦、召公奭、辛甲、辛免、太颠、和闳夭──四贤八俊,还有世子姬考和姬发,众军民百姓亦同前来送别。十里长亭已设侍席,群臣与世子共举酒相送。
姬昌开口言:“今日与诸位一别,七年之后,君臣将再相见。”拍拍邑考肩膀,继道:“儿啊,只要汝与兄弟和睦相处,孤可无忧矣。”酒过几巡,姬昌上马离去,父子君臣相互洒泪而别。
帝辛召姬昌至商朝都城朝歌,却未透露任何原由。姬昌被押至名为羑里之地,关押其中。
羑里,乃一阴暗潮湿之地,四周皆厚实石墙,令人窒息。
姬昌囚禁于狭小牢房,其内有一铜门与一高窗,遂关之此中。
在羑里,遇一名曰:刚毅之狱卒。初见,刚毅对姬昌与他人无异,以为天子所押之人定为罪大恶极之徒。然,时光向前,刚毅渐觉姬昌或与他人不同。
一日,刚毅趁着没人,偷偷来到牢房,好奇地问道:“陛下既是侯爵,为何会被关到此地?”
姬昌望了望刚毅,见其眼中流露诚恳,乃回答道:“孤命该犯此灾,故关押于此。”
刚毅又道:“闻陛下善懂占筮,若如此,陛下可不必来此,避免遭此牢狱之灾。”
姬昌言道:“天子乃九州共主,孤不得不至此,自身失名事小,然天子威严受影响才是更大之罪。”
刚毅闻姬昌言,心生同情,遂重新审视姬昌,发现其非自己所想之人。反而,见他是一位仁慈善良之人。
“陛下,在下原以为您乃恶人,然余今日见识陛下之行止,愿从此以后为陛下效力。”刚毅真心言道。
姬昌望着刚毅,未曾想到自己深陷阴暗之地牢,竟有一人如此友善待他,令彼感到一丝温暖。
随时光流逝,二人之间交情日深。刚毅除每日供给牢食与水之外,偶其还携私家膳食。尽管环境艰苦,然刚毅竭力使姬昌生活稍好。
日渐深厚之交情间,姬昌好奇询问道:“刚毅,孤观汝才情卓越,举止言谈与众狱卒不同,何以只为狱卒耶?”
刚毅遂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余昔日,乃领兵将军,因一战失利,被诬陷为叛逆,失去一切,故而成为此处之狱卒。”
姬昌凝望刚毅,能感受到其善良与正义,感叹道:“如此说来,原是个将军!”
二人对视一笑,同是命运不公待遇之人,在此狱中竟能相互倾诉,寻得知己。
日复一日,姬昌在其牢中缓缓度过。然,学习易理永未断,以避不必要之困扰,姬昌令刚毅助其寻得竹简,以刊八卦灵圜之符号于其上,凡有外人观之,则见竹简皆符号矣!
牢狱之生活,使姬昌形身渐枯,然精神则仍坚韧不屈。信奉五帝曾语彼云:“汝即为圣命之人也。”同时因受刚毅之恩,待其庇佑,故姬昌深信,必有一日离开此境。
闻得姬昌囚禁已逾时日,帝辛心生窥探之意,遂命狱卒刚毅前来,探问道:“彼姬昌犯罪之态度如何?居于其间之日,每举何事?”
狱卒刚毅禀告道:“陛下,姬昌自被囚禁之日起,未曾诉过怨言,更无对君王不满之语。每日皆摆弄着那些有奇异符号之竹简。”
帝辛闻之,大笑不止。谋心暗道:“姬昌若实将心思用于占筮之上,寡人也可放心了。”
遂交待刚毅曰:“告诉姬昌,只要其改过自新,与寡人同心协力,寡人决不会亏待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