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回到明末当大帝 > 第117章 红楼梦之不易(第4页)

第117章 红楼梦之不易(第4页)

乾隆听了后,脸上露出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大声说道:“不可能!庄爱卿为官清廉,一直以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治理水患上,怎么可能与福寿膏有关?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绝对不可能!”

乾隆皇帝无法接受这样的指控,因为他对庄有恭有着很高的评价和信任。他认为庄有恭是一个清正廉洁、勤勉敬业的官员,绝不会涉及这种违法乱纪之事。然而,这位官员却提出了一些关于庄有恭的负面传闻,让乾隆感到困惑和不安。

乾隆陷入沉思之中,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虽然他坚信庄有恭的品德,但这些传言又让他心生疑虑。他决定进一步调查此事,并立即下旨宣庄有恭进京。与此同时,他也深刻地认识到福寿膏问题的严重性,决心要加强对各地书院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以确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不久之后,庄有恭来到京城,在乾隆皇帝的书房内觐见。乾隆皇帝严肃地看着他,说道:“庄爱卿,如今民间传言你之所以有如此才华,乃是因为吸食福寿膏所致。虽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但朕还是希望听听你的解释!”

庄有恭听完乾隆皇帝的话后,微微一笑回答道:“皇上,福寿膏本就只是一味普通的药物,且有医书明确记载。然而,却被一些人滥用了。臣确实曾经吸食过福寿膏,但在了解其危害后便再也没有碰过了。由于吸食时间较短,并未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此外,那些长期吸食福寿膏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牙齿发黄、精神不振等。但请皇上看看臣,是否有这些症状?”

乾隆听庄有恭说完后,眉头微皱,似乎有些不信:“庄爱卿,你曾抽过福寿膏,这东西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对学问有如此大的帮助吗?”他紧紧地盯着庄有恭,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和担忧。

庄有恭微微一笑,眼神深邃而神秘,仿佛看穿了乾隆心中所想。他轻声说道:“皇上,抽了福寿膏的人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幻觉,令人感到愉悦、满足,并有一种神游太虚之感。这种感觉或许能够激发灵感,让诗词创作出现神来之笔。然而,这东西的后遗症实在太大了,一旦染上便难以戒除。”

乾隆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但仍追问道:“那么,如何才能戒掉呢?”

庄有恭缓缓道:“皇上,能戒掉福寿膏的人都非常人。他们必须具备非凡的意志力和决心,方可战胜毒瘾。但这样的人毕竟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往往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即便一时戒除,也很容易再度吸食。”

乾隆皇帝微微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庄爱卿,那些贩卖福寿膏的人说只要不断抽,就能活到一百岁,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庄有恭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他轻轻摇了摇头,轻声回答道:“皇上,您这问题可是把微臣给难住了。微臣并未亲眼目睹过有人因吸食福寿膏而长寿至百岁。从古至今,人们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更别提那昂贵的福寿膏了。恐怕这世上,也只有您们皇室中人才能负担得起如此长久的开销吧。”

乾隆听了庄有恭天衣无缝的解释后,也不好责怪他,因为谁会坦诚自己曾抽福寿膏的过往。

庄有恭退出去之后,福康安快步走进来向乾隆皇帝汇报:“皇上,根据最新情报和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已经成功打击了沿海地区福寿膏的来源渠道。经过仔细审查,我们发现这些福寿膏大多是通过与西洋人的勾结走私进入国内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此外,我们还查获了一些关于福寿膏经营的账本。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福寿膏竟然有着高达百倍的利润!而更让人忧虑的是,这些福寿膏进来之后基本上都被卖给了我们满族同胞吸食,相比之下汉族人较少接触到这种东西。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神秘组织所贩卖的物品似乎是专门针对我们满族而来。而我们很多满人为了抽福寿膏变卖了不少资产给汉人。”

乾隆皇帝听后很是震惊,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着,手中的茶杯也不禁晃了一下,差点掉落在地上。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愤怒。他喃喃自语道:“什么?百倍利润?还专卖给满人?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开始来回踱步。他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仿佛每一步都带着无尽的压力。他的思绪飞速转动,试图理清眼前的局势。他意识到,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满族将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他停下脚步,凝视着前方,语气坚定地说:“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采取措施,遏制福寿膏的泛滥。首先,要加强对边境的管控,严禁福寿膏流入国内。其次,要加大对福寿膏的打击力度,严惩那些贩卖福寿膏的罪犯。同时,也要加强对满族人民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福寿膏的危害,远离毒品。”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另外,还要调查清楚这个神秘组织的背景和目的。他们为什么只把福寿膏卖给满人?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有,那些满人为了抽福寿膏变卖了不少资产给汉人,这会导致我们满族的经济实力逐渐削弱,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乾隆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决心要彻底铲除福寿膏的祸害,保护满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他转身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快去把刘庸叫来,朕要与他商量对策。”太监领命而去,乾隆皇帝则坐在龙椅上,继续思考着应对之策。

当刘庸进来听乾隆诉说后,他心里顿时明白了乾隆的心思。乾隆既想获得神秘组织福寿膏带来的百倍利润,又不愿背负骂名。而神秘组织曾用福寿膏来对付满族,那么他们可以以牙还牙,将福寿膏用于对付汉人中的富裕阶层。

刘庸思考了良久,终于开口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需从长计议。福寿膏虽能带来巨大利益,但也会引发严重后果。若我们利用福寿膏来对付汉人,可能会引起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此外,福寿膏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长期使用会导致身体虚弱、精神萎靡等问题。”

乾隆皱起眉头,面色阴沉,不悦地说道:“朕岂不知福寿膏有害?但如今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况且,只要控制得当,不会让福寿膏泛滥成灾。更何况明面上我是禁止抽福寿膏,而且还大力宣传它的危害,你明知抽了这东西会倾家荡产还抽,那能怪谁呢?有钱的人才会抽,穷人那里抽得起福寿膏。而且只要意志坚定者是能戒断福寿膏,虽然我族人很多沾染了福寿膏,可是经过这次后必然可筛选出有用之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强调自己的决心和信心。然而,他的话语中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妥协,似乎对于福寿膏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尽管如此,他仍然试图用各种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决策,以显示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刘庸深知乾隆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他心中暗叹,皇帝为了维护统治,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手段。然而,这种行为是否值得呢?他决定暗中观察局势发展,并寻找机会劝谏乾隆。

乾隆二十一年,江苏巡抚庄有恭的母亲不幸离世,他决定返回广东老家治丧。在离开之前,庄有恭将一起涉及泰兴县捐职州同朱路的案件移交给了他的上司——两江总督尹继善。这起案件中,朱路因殴打他人导致对方死亡,按照大清律例应该被判处绞刑。然而,朱路的家属却请求以六万两银子来赎罪。由于他已经得到了死者家属的谅解,庄有恭同意批准他向官府缴纳一万两银子作为罪银,并赔偿五万两银子给死者家属。但是,当朱路缴纳一万两银子获得自由后,他却对死者家属赖账,要求分期付款。尹继善嫉妒庄有恭在治水方面的才华和成就,因此将这个案件上报朝廷,企图让庄有恭陷入困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乾隆皇帝看到这份奏折后大为震惊,愤怒地说:“怎么能在没有经过朝廷复议的情况下就私自准许赎罪呢?如果这样都可以,那么外省的巡抚们就可以随意虚构罪名,然后通过复议用钱赎罪,自行了结案件!长期如此下去,外省巡抚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必然会财源广进啊!”

乾隆皇帝接到举报后,十分生气,立刻下令将庄有恭逮捕入狱,并责令两江总督尹继善严格审讯此案,务必查个水落石出。实际上,庄有恭擅自准许朱路赎罪一事,之前已通过文书向两江总督尹继善汇报过。然而,尹继善并未如实上报朝廷。

当曹雪芹得知庄有恭被逮捕入狱时,他感到十分疑惑。经过多方打听,他终于了解到庄有恭所审的糊涂案。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南方,设法获得尹继善的认可,并最终成为了尹继善的师爷。通过调查,他发现庄有恭审理的这个案件早已通报给尹继善,并且官府收取的赎款并没有落入私人腰包,而且是全部用于治理水利工程。

曹雪芹利用自己在京城的人脉关系,将相关证据呈递给朝廷。乾隆皇帝原本对庄有恭的治水工作非常满意,况且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地方尚未打捞宝箱,正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赦免庄有恭。因此,当这些证据呈上时,乾隆皇帝便顺水推舟地释放了庄有恭,并让他继续负责治水事务。

然而,此糊涂之案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乾隆心中那扇被贪欲遮蔽之门。自此以后,他竟认为官员如此行事并无不当,只要通过朝廷之严格审查,朝廷便可增添一笔可观之额外收入。那些善于察言观色之官员循循善诱,言道:“皇上,何人敢言自身无过?犹如皇上南巡时亦会犯下男子皆会之过错,难道皇上犯错,吾等尚要治皇上之罪乎?定然不可。故而皇上以赏赐些许财物弥补之,应无大碍。既然皇上可通过财物弥补过错,那官员为何不可呢?”于是,乾隆深以为然,说道:“爱卿所言甚是!”稍作思索,特为此行为赋予一独特之名——议罪银。这个名字仿佛给了贪污腐败一种正当化的借口,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们找到了一条看似合法的敛财之路。从此以后,朝廷中的风气变得愈发腐朽,贪污受贿之事屡禁不止,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曹雪芹听到庄有恭对自己说的话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庄有恭竟然能够未卜先知,预测到自己未来将会面临一个如此荒唐的案件!而且更令曹雪芹感到震撼的是,庄有恭告诉他要将这个案子记录下来,并写入《红楼梦》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