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回到明末当大帝 > 第119章 小试牛刀(第1页)

第119章 小试牛刀(第1页)

乾隆三十四年,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这一年对于钮祜禄·和珅(庄有恭)来说意义非凡。他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抱负,踏入了京城那庄重肃穆的考场,参加了令人瞩目的院试。

要知道,和珅可是一个与众不同之人。他不仅自身聪慧过人,更是凭借着独特的机遇,融合了好几个人积累下来的渊博知识于一身。这些知识犹如一座宝库,在考场上被他运用得游刃有余。

当考试结束,榜单公布之时,和珅毫无悬念地名列其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生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那一刻,他心中满是喜悦,但也深知这只是漫漫仕途的第一步。

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只要在九月再次参加乡试,如果能够成功中举,那么便可以参加次年春天京城举行的会试。一旦在会试中脱颖而出,高中进士,便能踏上为官之路,从此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那些在会试中表现极为出色的学子们,则还有幸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届时,他们将有幸当面见到乾隆皇帝,接受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亲自选拔出状元、榜眼和探花等殊荣。

考到生员之后,内务总管冯英廉那可是喜不自禁啊!他满脸笑容地对着和珅说道:“和珅呀,真是不错不错,居然考上生员啦!这可是个好兆头呢。那对于下半年的乡试,你心里可有底儿?需不需要老夫帮衬着点儿什么?”

和珅听了这话,胸膛一挺,脸上露出无比自信的神情来,大声回应道:“老爷子,您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凭我这一身才学和本事,区区乡试又算得了什么呢?依我看呐,这次乡试简直就是手到擒来之事,根本难不倒我。只要不出意外,比如有人故意捣乱、暗中使坏之类的情况发生,那我必定能够金榜题名,高中举人!”说完,他还得意洋洋地扬了扬下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迎来了令人瞩目的乡试。早已摩拳擦掌、做足充分准备的和珅胸有成竹地踏入考场。

考场上气氛凝重而紧张,但对于学富五车的和珅来说,这些题目都不过是小菜一碟。只见他奋笔疾书,文思如泉涌,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就已经完美地完成了整张试卷。做完之后,他从容不迫地轻轻敲响了桌旁的铃铛。

听到铃声响起,负责监考的人员赶忙走过来询问发生何事。和珅礼貌地问道:“大人,我已答完所有试题,不知可否提前交卷?”监考人员闻此言语,不禁面露惊愕之色,心中暗想:这才过去多久啊,竟然有人如此神速且自信满满!于是,他不敢擅自做主,急忙前去请示此次乡试的刘主考官。

刘主考官正端坐在主位之上,全神贯注地监督着考场内的一举一动。听闻监考人员的禀报,他先是一愣,随后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说道:“竟有如此张狂之人?究竟是谁这般自负?”待得知是和珅请求提前交卷时,他微微颔首,表示允许。

很快,和珅那精心作答的试卷被呈递到了刘主考官的案前。刘主考官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卷面上方的姓名——和珅。然而,当他的目光移至试卷中的具体内容时,却不由得为之一惊。只见这字里行间不仅笔迹端庄秀丽,而且答案更是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堪称完美之作。

就在这时,刘主考官突然回想起自己儿子之前的嘱托。原来,他的儿子刘海涛也是此次咸安宫考生之一,并且是冯霁雯的众多追求者之一。儿子曾千叮万嘱,一定要想尽办法阻止和珅金榜题名。想到此处,刘主考官冷哼一声,暗自思忖道:“哼!你和珅就算答得再好又如何?终究还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随即,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桌上的毛笔,狠狠地在和珅的卷子上涂抹了一个大大的墨点,并高声下令:“这份卷子弄脏了,作废弃处理!”

就这样,尽管和珅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在考场上更是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发挥得极为出色,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最终还是未能逃脱那如同恶作剧般的命运捉弄,在这次对其人生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科考中,竟然不幸地名落孙山,只能怀着满心的失落与不甘,黯然地看着自己的名字从榜单之上滑落。

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务总管冯英廉急匆匆地找到了和珅,满脸疑惑和不解地问道:“和珅啊,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你的才学和能力,怎会落榜呢?这实在是没有道理啊!要知道,在咸安宫的众多学生当中,数你最为出众,可为何那个处处都不如你的刘海涛能够金榜题名、高中举人,反倒是你却名落孙山了呢?”

面对冯英廉那咄咄逼人的质问,和珅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他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低沉地说道:“老爷子呀,这里面的情况您可真是不太清楚呢!实际上,我的卷子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暗地里做了手脚。这次负责监考以及阅卷工作的刘主考官,恰恰就是那个刘海涛的亲生父亲呐!哎呀,我老早之前就已经察觉到这科举制度当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漏洞和问题,但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们这对父子竟然能够如此厚颜无耻、不择手段,完全将公平正义抛到了九霄云外,肆无忌惮地公然徇私舞弊!”说到此处,和珅不由自主地紧紧握起了自己的拳头,双目之中更是闪烁着愤怒的火花,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喷薄而出一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旁的内务总管冯英廉听到这番话后,气得满脸通红,胸膛剧烈起伏着,怒不可遏地吼道:“这世上难道就没有王法了不成?简直是无法无天!和珅,你尽管放宽心好了,等老夫进宫面见圣上的时候,必定会替你讨回一个公道来!”

然而,和珅却只是微微一笑,宽慰道:“老爷子,您先消消气儿吧,犯不着为此事大动肝火。再说了,就算科举这条路走不通,我也并非就无路可走了。我可是有着世袭三等轻车尉这样的职位可以继承呢。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们这般胡作非为、徇私舞弊的行径,迟早都会有东窗事发的那一天。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嘛!”

乾隆三十四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在内务总管冯英廉的精心策划与巧妙运作下,年轻的和珅终于得偿所愿,顺利地继承了世袭三等轻车尉这一职位。然而,他深知自己所面临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难险阻。

和珅心里清楚,沈上达和庄有恭各自藏匿着令人垂涎欲滴的宝藏。那些宝藏数量之巨、价值之高,足以让人一夜暴富,但他更明白“怀璧其罪”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若想将这些宝藏真正地物尽其用,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后盾,一切都只是空谈罢了。

与此同时,江湖中的天地会也正蓬勃发展。为了确保帮会的安全以及维护帮会的坚定信仰,他们立下了严格的规矩:每一名帮会成员都必须虔诚地拜祭关公,并以义气为重。一旦有人不幸被清廷抓捕,无论遭受怎样的酷刑折磨,都绝不能出卖兄弟,更不可牵连他人。若是不幸英勇就义,帮会则需给予其家人丰厚的补偿,以慰藉英灵。而且,任何想要加入帮会之人,都必须在关二哥神像前郑重起誓,表明忠心不二。

然而,那些负责打理帮会生意之人,务必谨遵邬氏家训中的各项规矩行事。这其中所提到的“不贪”并非意味着禁止谋取利益,而是强调绝不可贪图、侵吞帮会的财物;至于“不借”,实则亦非全然拒绝出借之意,而是存在着明确的“十不借”原则。例如,嫖娼者不得借款,赌博成瘾之徒不予借贷,吸食福寿膏(鸦片)者同样无法得到资金支持,诸如此类还有许多具体情形被纳入了禁借之列。这般规定既保障了帮会财务的安全与稳定,又彰显出邬氏家族对于道德规范和社会风气的重视。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戒律,帮会得以在复杂多变的江湖环境中立稳脚跟,并赢得各方人士的尊重与信任。

和珅深知若想获得乾隆皇帝的绝对信任,那么首先就得深入探究乾隆所撰写的那些诗词歌赋。因为只有通过这些文字作品,才能真正洞悉乾隆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一旦成功地模仿这种风格,便能够与乾隆产生强烈的共鸣。毕竟,对于一位帝王而言,能够遇到一个理解并欣赏自己文学造诣之人,无疑会令其心生欢喜。

正因如此,和珅只要稍有空闲时间,便会一头扎进乾隆的诗词歌赋之中,如痴如醉地研读起来。他仔细分析每一句诗词的用词、意境和表达方式,试图从中捕捉到乾隆的思维脉络和喜好倾向。有时,为了弄明白某一首诗中的某个典故或者隐喻,他不惜翻阅大量的古籍资料,不辞辛劳地追寻答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