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说,佛陀为什么要讲这么重的罪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要我们末世弘法观机。就是你今天不要说,我觉得学《法华经》很好。对你是很好,但是你不能随便地不看根机就弘传。这第一个,弘法观机。第二个,令知避祸。让一般人知道避祸。我们对于甚深微妙法,你即便不相信都可以,但是你要怎么样?你要批评之前,请你谨言慎行。
在菩萨戒,对于甚深微妙法提出两点的说明。就是说,在我们菩萨修学过程当中,遇到一个甚深微妙法,我们没办法理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说没关系,你做两件事,你就可以安然的度过。
第一个,自处无知。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是有所不足的。就是这个法门太深了。为什么说一念心性又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就是非空非有。这种中道思想的确深妙,但没关系,我们站在谦卑恭敬的心,自处无知,就是我的水平太低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仰推如来。很多时候我们对法的信心来自于对人。我们对佛修皈依,我们相信佛陀说的话是真理。很多人说修学佛法依法不依人,其实我们现在这种水平没有资格讲依法不依人,我们是依人又要依法。我举一个例子。
很多的学者对佛教很多批判,蕅益大师跟印光大师对佛教有很多的开导,这两个你怎么判断呢?当然没办法判断,我们只能相信。你想相信谁?我们为什么相信古德?因为古德是有修有证的,学者他是找资料的。所以我们是因为相信智者大师、相信蕅益大师,我们是先相信人,然后再接受他的法,一般是这样子的。你说我相信佛,佛的境界太高了,所以我们先相信菩萨也可以,以菩萨为善知识。
总之,遇到甚深微妙法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谦卑,第二个皈依。这两种情况,你就能够闻大不谤。这是菩萨戒教我们的两个方法,第一个自处无知,第二个仰推如来。
子二、约大慈门应为善人说分二:丑一、明五双善人可为宣说;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前面是约大悲门,约大悲门莫为恶人说。这以下是约大慈。就是说这个人大乘善根成熟了,那你应该要及时为他宣说,让他增上。
丑一、明五双善人可为宣说分五:寅一、过现一对;寅二、上下一对;寅三、内外一对;寅四、自他一对;寅五、始终一对
这以下有五双,明五双善人。五双就是有十种人,有十种情况是可以跟他说大乘妙法的。五双等于分成五科。
寅一、过现一对
第一科,过现一对。看经文。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过现一对,第一个是讲现,现世的慧根。说这个人“若人利根”,具足大乘善根。怎么知道呢?它有三个判断点:第一个,“智慧明了”。他对于中道的实相有清楚的理解。第二个,“多闻强识”。他不但对中道实相,他对于唯识、中观这种权法也能够通达,他还广学多闻。第三个,志求佛道。他有远大的目标,菩提愿。
这种人就是他今生栽培非常充足。智慧观照力、誓愿力,这个大乘佛法的两大指标,一个智慧,一个志向,这两个都具足。那这种人当然是你直接跟他讲《法华经》,他一定会马上信入的。就是今生的慧根深厚。
第二种人,他一开始可能因缘不具足,他可能亲近的道场是一个做事的,做义工的,但是对他也可以讲。为什么呢?这个人虽然慧根不够,但是信根具足。这个人过去生曾经亲近过亿百千佛,也不一定说一定是亲近到正法,也可能像法,也可能末法,总之他过去生曾经学习过佛法。而且植诸善本,他对大乘善法栽培过善根的,而且这种善根深心坚固,这种信心特别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就是说这个人今生可能懂得不多,但是过去生有善根。
蕅益大师说,怎么知道这个人过去有善根呢?“闻深妙法,欢喜信受。”
我就遇过这种人。我以前在新西兰上课,有一个人坐在前面,我讲《弥陀要解》的理观,我看他听得很专注,下来以后我说,你听得怎么样?他说他都听不懂。他坐两个小时,他说我听得很高兴,但是听不懂。信根具足!他觉得这个法好,就是他这个人有信心没有智慧,但是也可以,这种人也可以讲。就是说,过去生有栽培善根,但今生栽培不够,但是这种人他可以闻大不谤,也可以。今生善根栽培圆满的那当然最好,或者说今生智慧栽培不够,但过去生有栽培善根,而且善根坚固,也可以,这两种人都可以。今生的慧根、过去的信根,其中一个都可以。
寅二、上下一对
我们看寅二的上下一对。
若人精进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上下,就是这个人对上恭敬三宝,对下慈愍众生,这个人是修福修慧的,也可以宣说。
先看对下,对下慈善。这个人对下特别精进。怎么精进呢?“常修慈心。”这个人大悲心特别重。重到什么程度呢?“不惜身命。”为了利益有情,乃至于可以牺牲生命,“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这悲心能够重到这种情况,是可以宣说的。
看第二段。
若人恭敬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对下,这讲对上,对三宝。若人对三宝具足恭敬心,而且是“无有异心”,特别的虔诚专一,绝不动摇。第二个,“离诸凡愚,独处山泽”。他不喜欢跟那些凡夫俗子一天到晚种种的戏论,所以他喜欢远离愦闹,好乐寂静,来修学佛法。这种人“乃可为说”。
蕅益大师说这一对是什么呢?就是福慧一对。精进修慈表示这个人福德广大,离诸凡愚表示这个人修学智慧精进。要么修福,努力地修福,修到不惜身命,常修慈心;或者修慧,“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等等。这种人福德、智慧,具足其中一个都可以宣说。
寅三、内外一对
看寅三的内外一对,看第一段。
又舍利弗若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