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音乐节现场不远有一座砖石建筑,是周边海域的救援中心,目前作为临时音乐节的临时指挥中心。
今天的音乐节还没开始之前,组委会的一群人就聚集在这里,考虑一件事情。
这最后一天,要不要安排寒国本土的歌手拿一次舞台冠军。
釜山国际音乐节从1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十四届。
每年都会诞生一些冠军乐队或歌手,以欧美那边居多,樱花多也有,寒国本土只有一位。
那一次,他们也用了一点小手段,不多,只是在歌手给力的情况下,小小推了一把。
所以,总的来说,釜山音乐节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这也是为什么能吸引一些国际大牌乐队参加的原因。
如果可以的话,组委会其实也不想自砸招牌。
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华夏人已经一连拿了两个舞台冠军。
如果不是今年额外加了两个舞台,他们这个时候就该糟心陆晨会不会拿到大满贯的荣誉了。
“都说说各自的想法吧。”
权宇顺是釜山东方虎文化观光株式会社的社长,也是音乐节最大承办方。
该公司大半的营收都来自釜山音乐节,从自身利益出发,他是不愿意主动破坏音乐节的信誉的。
但同时他又不得不考虑来自官方的意见。
音乐节背后也有寒国文化部的支持,否则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
例如这次为电子核心铺路就是文化部的指示。
“我认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大寒民国举办的活动,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华夏人出尽风头,该打压还是要打压一下。”
说话的是来自寒国文化部的一名公务员,叫柳洪哲,年纪不小了,脸色古板。
权宇顺皱了一下眉头。
柳洪哲是官方的人,寒国文化部主要考虑的是向外界推广寒国文化娱乐,音乐节挣钱与否对他们来说关系不大。
怎么有影响力,自然就怎么来合适。
但他可是要挣钱的。
举办一次音乐节,场地的租赁,对外的宣发,歌手的邀约,安保人员的招募,方方面面,哪一样不要钱。
音乐节口碑砸了,这些官员拍拍屁股走了,他怎么办?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他在心里暗骂,朝副手使了一个眼色。
副手秒懂,咳嗽一声,说道。
“说是这么说,但也考虑外界的看法,做的太明显,很容易被国民责骂,也不受其他国家的认可。”
“再砸了音乐节的名声,会更麻烦。”
其他人也纷纷认可,现场除了柳洪哲,都是要从音乐节挣钱的。
柳洪哲脸色难看,冷哼一声。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你们不要忘了,音乐节的营收大头还是广告资源,而这些都是来自本土,让一个华夏人风光,你们让那些品牌商怎么看。”
权宇顺和底下人对望一眼。
这确实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