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咱们就开始行动吧!我先给大家讲一讲玉米、土豆、红薯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接下来的几天里,吴龙白天在地里指导大家进行田间管理,晚上则在营地的空地上,给战士们和老百姓们讲解农业知识。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深受大家的欢迎。
“……玉米要合理密植,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行距60厘米,株距30厘米……”
“……土豆要深耕细作,起垄栽培,每亩种植4000株左右,垄距70厘米,株距25厘米……”
“……红薯要选择健壮的种苗,斜插育苗,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垄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
……
吴龙不厌其烦地讲解着,战士们和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认真在心里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吴教员,您讲得真是太好了!我种了几十年地,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科学、这么系统的种植方法呢!”
“是啊,吴教员,您真是我们的‘农业大救星’啊!”
“大家过奖了。”吴龙谦虚地说道,
“这些都是现代农业科学的成果,我只是把它们带到了这里。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一定能够掌握这些技术,种出更多的粮食!”
“好!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决不辜负吴教员的期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吴龙的带动下,南泥湾掀起了一股学习农业技术的热潮。战士们和老百姓们纷纷向吴龙请教种植技术,吴龙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大家。
“吴教员,我按照您教的方法,给我家的玉米地进行了间苗和定苗,您看这样做对不对?”
“吴教员,我家的土豆秧子长得太旺了,是不是需要打顶?”
“吴教员,我家的红薯叶子上出现了一些黄斑,是不是生病了?”
……
面对大家的各种问题,吴龙都一一耐心地解答,并亲自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
在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战士和老百姓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他们的种植水平也得到了显着提高。
“吴教员,真是太感谢您了!今年我家的小麦,长势比往年好多了,亩产至少能增加一二百斤!”一位老乡激动地对吴龙说道。
“是啊,吴教员,多亏了您教给我们的新技术,今年我家的玉米也丰收了,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另一位老乡,非常感激。
“大家不用谢我,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好!我们都听吴教员的,继续努力!”战士们和老百姓们齐声回应,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随着试验田的丰收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吴龙在南泥湾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他不仅赢得了战士们和老百姓们的尊敬和爱戴,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吴龙同志,你做得很好!”
三五九旅的旅长亲自来到南泥湾,对吴龙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你带来的现代农业技术,为南泥湾的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喜欢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