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丽:“你知道什么,这叫互动,可以增进感情的,别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啊,他们都是有灵性的。”
刘淑英笑说:“你哥怎么可能会晓得这些,他就是个粗的不能再粗的人,那我就替孩子谢谢他们的姑姑了哈。”
魏佳丽:“钱多钱少不重要,这主要是带灾星的,给孩子们讨个吉利。”
回到县里,魏佳丽买了一大包糖分给补习班的孩子和李丽还有王媛,说是恭喜自己当姑姑。
王媛对于她家的事情多少了解一些,她问:“佳丽,我看着你特别高兴的样子啊,你跟你嫂子关系不是不太好么?”
魏佳丽:“那都是过去了,这经过生孩子后,我发现我嫂子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再说了,不管咋说,跟孩子没什么关系的。”
王媛对刘淑英的印象就是三个字:尖、抠、坏。
她提醒魏佳丽说:“她不会是知道你在开补习班挣钱,故意跟你示好,想要你的钱吧,你可别被表象给骗了啊。”
魏佳丽笑说:“我没跟家里说我开补习班的事。算了,都是一家人,不计较那么多,只要我哥一家子过的好,我爹心情也会好,我所做的一切,除了亲情,最主要的是考虑我爹的感受。”
王媛:“你真是孝顺的好女儿呢,要是以我的脾气,我估计早就跟嫂子干成仇人了。”
王媛是原生县城里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县城,但跟农村乡下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
在她看来,像刘淑英嫂子过去那种做派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一家人,哪有自家人坑自家人到处败坏她名声的,哪有自家人能骂人骂那么难听的。
她更不能理解,魏佳丽那种在外不吃亏的性子为什么要受嫂子那窝囊气,她又没吃她的没喝她的。
但是,所有这些,在魏佳丽和李丽这样的农村姑娘看来,可太正常了。
魏佳丽说:“媛媛啊,你要是了解了全国农村的情况,你就知道了。在我们农村乡下,别看小时候养孩子时儿子女儿是一样养的,一到大了,姑娘都是看哥嫂或者弟媳脸色的,像我这样敢于反抗的,已经算是奇葩了。”
王媛非常不解:“为什么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家也是我们从小长到大的家,为什么娶了个媳妇我们就得看他们脸色了呢。”
李丽说:“大概是因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吧,家里人都觉得姑娘迟早得嫁出去,会成为别人家的人,而,儿子才是最终留下看家护院的。而且,孙子才是根儿。”
王媛不屑道:“这说到底啊,就是因为孩子随男姓了呗,结婚成家后,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我觉得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魏佳丽:“那你还要不要回去看爸妈了,你看爸妈就得去兄弟家,不看也得看。我们那还有厉害的嫂子不让姑娘进家门的,是不是更气啊。”
王媛想的简单,她说:“我们可以将爸妈接到自己身边啊,为啥非得去他们家看呢?”
李丽又说:“关键是你爸妈愿不愿意跟你走啊,就算是他们现在愿意跟你走,那等到以后老的不能动,需要人伺候或者归天的时候,你不让老人回家,那他们会死不瞑目的,懂吗?”
魏佳丽见王媛一副气愤填膺又不可理解的样子,她笑着跟李丽说:“李姐,你别再说了,媛媛马上要气成河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