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让宋青书心动的还是其中的武功秘籍。元朝主宰中原,先后灭了金,西夏,大理,宋,在西方如波斯等地也是收刮一空,得到的武功秘籍浩如烟海,对于一个习武之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震撼的呢?
要知道少林寺之所以威震天下,誉传天下武功出少林。还不是有一座藏经阁,七十二项绝技。逍遥派虽然声名不显,但是剑湖宫底,后来被搬走的琅琊福地,天山缥缈峰上,西夏王宫之中哪一处不让人癫狂,便是姑苏慕容除了名传天下斗转星移,不是还有一个还施水阁吗?
所谓的财帛动人心,其实动人心的又岂是区区财帛,知道里面有那么多诱惑之后,宋青书那里还忍耐得住。当即便来到元顺帝在这里的书房,找到书架的第三行第三列,在其中轻轻的敲了三下,然后再找到书桌旁的一个花瓶轻轻一拧。
卡卡卡,轰!
只听得一阵机械转动,然后书架缓缓滑开,露出一道一人多高的门墙。
宋青书眼见得机关开启,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欣喜,连忙钻了进去,跟着又是一阵卡卡卡的声响,机关自动关闭,书房中一切如常,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其实这间宝库乃是当年元世祖忽必烈遍请天下能工巧匠修建的,里面机关重重,杀机四伏,可谓是巧夺天工。修完之后,也如同那些为皇帝修建陵墓之人一样,统统被他杀死灭口,除了历代皇帝,无人知道正确进出方法。
虽然宝库无人守卫,似乎给人可趁之机,可是要是真的有人胆大包天想要闯上一闯的话,那绝对是九死一生。
但是有了元顺帝的指引,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进入宝库之后,虽然心中有些迫不及待,但是宋青书却是更加小心谨慎,完全按照元顺帝讲解的前进,不敢错了一步,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一旦踏错了地方,触发了机关,就算是不能够伤害自己,但是引起动静那就是肯定的了,到时候万事皆休。
一路走来,虽然只用了一炷香的功夫,但是宋青书额头上却已经稍见汗珠,最后他在一处大厅外停了下来。
在外面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厅中堆满的金山银山,要是换一个不知情的,或者是贪婪的,恐怕立马变冲了进去,但是殊不知这样你就真的前功尽弃了。
这也是当初修建之时的人的高明,所谓是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是到了后面人们的心情,警惕也就越低,这个时候也就越容易犯错,要是再加上一点诱惑,多少英雄好汉就倒在上面。
宋青书来到左边守卫大厅的狮子前,伸手在其嘴中含着的石珠子轻轻扭动,然后便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但是四周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显然不是触发了机关,而是关闭了机关。
宋青书见状这才放心的走进大厅。虽然宝库建立在地底,但是显然通风效果不错,并没有那种闷人窒息的感觉。
进入大厅,首先看到的便是如同垃圾一样堆在一起的金银珠宝,珍珠玛瑙,虽然看上去金光闪闪,珠光宝气,但是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多了之后也就不那么珍贵了,对于坐拥四海,富甲天下的皇室来说,显然这些东西不过是一些玩物罢了。
当然对于宋青书来说,也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而是将注意力投到了大厅后的几道石门上。其上分别标注着书,药,兵,杂等字样。
宋青书没有忘记自己来这里的最初目的,当即便朝着标注有药字的房间走去。
进入房间,里面并没有宋青书想象的那么大,只有几个金丝楠木做成的架子,上面零星的摆放着一些玉盒,玉瓶。其实也是要是屋中真的像大厅中一样堆满了千年人参,宋青书说不得就要怀疑是不是赝品了。
东西不多,而且每样东西下面还有着一张小纸条简单的介绍了物品的种类和作用。
宋青书有了元顺帝的告知,很快便从中挑出了半步仙人倒的解药,到此宋青书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这次来这里的目的终于达成了一半,只要再将它安全的带出皇宫,便大功告成了。
第三百四十章收刮珍宝
第三百四十章收刮珍宝
解药找到了,也就意味着宋青书可以立刻离开这里,而且外面杨氏现在还正在遭受着众多大内高手的围攻,宋青书在里面多耽搁一会儿,她的危险便多增加一分。
可是让宋青书眼睁睁的看着眼前这些珍宝而无动于衷,让他入宝山而空回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没时间了,也只能够随意挑选一些了。”宋青书最后还是没有按捺住心中的贪恋。决定将眼前的东西收刮一番才出去,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耽搁下去,不只是杨氏,便是他自己距离危险也是越来越近。
于是宋青书连忙跑出药房,重新来到大厅之中,在角落找到一匹绫罗绸缎,用剑划了八仙桌大小的面积,又匆匆的返回药房。
宋青书四下一扫,也不管具体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将所有体积小的玉瓶玉盒全部收集起来扔到绸缎上,毕竟这里不只是一个药房,还有书房,杂房等地方,要是这里占的空间太多,其他地方可就没有地方放了。虽然这里的东西很是珍贵,但是宋青书也只好咬咬牙放弃了。
匆匆了扫荡了一番,宋青书又闯进书房之中,和药房一样,这里也只有几个金丝楠木做成的架子,上面依次摆满了书籍。
“到底应该挑选哪些呢?”看到眼前这一幕宋青书觉得有些棘手了,现在时间不多了,他没有时间去细细的挑选。哪些书籍珍贵。而书籍基本上大小重量都是差不多的。这里的书籍肯定也只能和药房一样,只能够带走一部分。而宋青书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肯定不想带回去一些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
“算了,只有赌一把了。”最后,宋青书咬了咬牙,暗道,“一般来说在密室之中,放在越上面的东西越珍贵。”
宋青书扫了一眼书架最上面一层。虽然很是不确定,但是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最后还是挑选了最上面一层。
几个书架虽然只是最上面一层的书籍,但是林林总总也有数十本,再加上在药房收刮的,堆放在一起,宋青书拉着绸缎的四个角打了一个结,也是满满的一包。
走出书房,看了看兵器库和杂房,宋青书稍微犹豫了一下。便朝着杂房而来。兵器库中虽然可能有着神兵利器,但是却要自己慢慢挑选。而且神物自晦,想要短时间内找到神兵利器很是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宋青书已经有了一柄三尺青锋剑,在多来些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宋青书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而宋青书之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杂房,除了上面的原因,是因为他听元顺帝隐约提到过一句,好像传国玉玺就在里面。
春秋有一天材地宝,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钟灵汇聚,名曰和氏璧。秦扫**,始皇即位,取材于“和氏璧”,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传闻,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