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你的素质决定你的人品 > 第五章 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第3页)

第五章 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第3页)

忠诚是公司的需要,也是个体的需要,个体依靠忠诚立足于职场。忠诚不是一种纯粹的付出,忠诚会有丰厚的回报,个体是忠诚的最大受益人。虽然你通过忠诚工作所创造的大部分价值并不属于你个人,但你通过忠诚工作所树立的声誉则完完全全属于你个人,你将在人才市场上变得更具竞争力,你的名字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具含金量。

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员工能够遵守忠于企业的职业道德操守,是企业赢得顾客并在竞争中取胜的前提条件,更是决定公司兴衰成败的关键要素。一个无视职业道德的员工,是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的。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杜拉克认为,正直的品格是人才的基础,没有责任心和良好职业道德操守的人成为不了企业管理者,甚至也成不了合格的普通员工。

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好事。能力有高下之分,做人却不能有差距。一个人格上有瑕疵的人,很难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有时,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很难重来。道德和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和方法,做事如做人,产品如人品。如果一名员工的人品没有过关,那他做事的水平也不可能太高。

踏实肯干,不偷懒耍滑,不做表面工夫,这些都是忠于企业的基础。工作上为人要诚实,办事要扎实,这样,别人才能信服你。靠一时的小聪明或许能够赢得暂时的成就,但终究难有长远的大发展。有些人渴望成功,希望成为社会精英,可又想走捷径,投机取巧,极尽钻营之能事,甚至干出违背良心的事来。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即使有人“成功”,也很难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当有人向《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问起什么是成功之本时,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相信,有时候,关键的不是你的技术,不是学识,而是人品。特别在做一些生死攸关的工作时,我觉得一个善变的人和一个忠厚的人,我宁可要一个忠厚的人。”

人之交,信为本。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使别人愿意与你交往,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信誉。一个人只有品德端正,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赢得合作的机会。

在过去晋商的票号中,对那些违反了行规的员工的惩罚是很严厉的。不管是票号的掌柜,还是普通的伙计,凡是犯了事而卷了铺盖的伙计,其他任何票号都不会再录用他。也就是说,犯规除名等于宣告这个人经商生涯的终结。晋商的这些规矩虽然有其特殊的社会条件和道德环境,但对现在的我们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在许多人眼里,职业道德显得抽象而模糊,不过是一个空泛、不切合实际的概念罢了。其实不然,员工的职业道德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涉及社会、企业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利益。许多大企业的倒闭或形象的损坏,往往是因为员工在职业道德上犯下了难以饶恕的行为,像私收回扣、贪污舞弊、亏空公款、产业间谍等损害企业的行为时有发生。

陈杰供职于一家公司,负责做一些采购办公用品的工作。有一次,公司要采购几台打印机,当时市面上每台打印机的价位在2~3万元左右。经过公开竞标,公司跟一家经销商谈妥了价格,签订了购买合约。

那家经销商签完合约后,便想以致谢的方式请陈杰吃饭,被陈杰婉言谢绝了。经销商临走的时候,趁陈杰不注意,偷偷留下了一个鼓鼓的信封。后来,陈杰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5000元钱,当时这些钱相当于他半年的薪水。可陈杰并没有把这些钱据为己有,而是不假思索地向总经理汇报了这一情况,并上交了那笔款子。

订的货如期送到了,陈杰打开外包装逐个仔细验看,结果发现这几台打印机都有很大的问题。原来,这几台打印机完全都是二手货,价值连公司所付的定金都不够,这也是那个经销商要送回扣的真正原因。于是,陈杰便要求对方调货,经销商却说这些都是新货,手续一应俱全,不会有问题的。但陈杰还是坚持让送货的人把那些二手打字机搬了回去,并且拒付货款。

经销商恨透了陈杰,认为他是拿了回扣却不为自己办事。于是,他亲自打电话给陈杰的总经理:“贵公司有—个姓陈的年轻人在采购过程中故意找茬,刁难厂商,索取回扣,这样的员工应该严肃处理。”

不料,总经理对经销商说:“这件事情我当时是知道的,5000块钱在我这里,你可以随时拿回去,不然,我将把这笔钱转做员工的福利基金了!”

试想一下,陈杰当初若是收下了这5000元的回扣,他在这家公司就不会有将来,也不可能在5年后当上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任何时候,一个员工都应该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自己的声誉,绝不做出卖公司利益的事情,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容忍员工背叛公司的行为。要知道,对于那些出卖公司利益以换取个人私利的人,即使是从你手中获益的人,也会在心底对你产生鄙夷!

在任何时代,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组织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虽然说,能力是做好事情的关键因素,但是,如果不能以品德为基础,那么,你的成就终究是很有限的。

一个视企业为生命的人,会忠诚履行自己对组织的承诺,会一丝不苟地完成领导交代的各种任务,并千方百计维护组织的利益,做到“不利于单位的话不说,不利于单位的事不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拥有更光明的职业前景。

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为自己的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对存在的问题向公司提出一个相关的建议,这既是每一位员工的权利,也是每一位员工应尽的义务。

一般在企业培训时,培训老师都会问员工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身为企业的一员,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这对于个人以及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美国鞋业大王—罗宾·维勒的工厂里。当时,罗宾的事业刚刚起步。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最好的效果,他组织了一支研发队伍,制作了几种款式新颖的鞋子投放市场。结果订单纷至沓来,以至于工厂生产忙不过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想办法招聘了一批生产鞋子的技工,但还是远远不够。这可怎么办,如果鞋子不能按期生产出来,工厂就不得不给客户一大笔钱作为赔偿。于是罗宾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对策。主管们讲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行。这时候,一位年轻的杂工举手要求发言。

“我认为,我们的根本问题不是要找更多的技工,其实不用这些技工也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

“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提高生产量,增加技工只是手段之一。”

大多数人觉得他的话不着边际,但罗宾却很重视,鼓励他讲下去。

他怯生生地提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做鞋。”

这在当时可是无法想象的,当即就引起哄堂大笑:“孩子,用什么机器做鞋呀,你能制造这样的机器吗?”

虽然小杂工羞愧地无地自容,但是他的话却深深触动了罗宾,罗宾说:“这位小兄弟指出了我们的一个思想盲区。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问题是招更多的技工,但这位小兄弟却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问题是要提高效率。尽管他不会创造机器,但他的思路很重要。因此,我要奖励他500美元。”

于是,老板根据小工提出的新思路,立即组织专家研究生产鞋子的机器。4个月后,机器生产出来了,从此,世界进入了用机器生产鞋子的时代。罗宾·维勒也由此成为美国著名的鞋业大王。

著名的“柯达建议制度”也是这样产生。可以说,没有员工的进言献策,柯达公司是无法成为这样一家跨国企业的。

八十年代,乔治·伊斯曼创建了柯达公司。

1889年的一天,乔治·伊斯曼收到一名普通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内容不多,字迹看起来也不优美,但却让他眼前一亮。这个工人建议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乔治·伊斯曼以前看来,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但是,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他笑了,这正是员工主人翁精神的表现。

这个建议很好!乔治·伊斯曼立即召开表彰大会,发给这名工人奖金。同时,“柯达建议制度”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柯达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接近20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超9万个:目前,柯达公司员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在150万美元以上。在1983年至1984年,该公司因采纳合理建议而节约资金1850万美元,为此,公司拿出了370万美元以奖励建议者。

现在,柯达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员工已达数万人。谁敢说,这没有“柯达建议制度”的一份功劳呢?

如今一些员工认为,给公司提建议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比如受到领导的猜疑、同事的排挤等,至于还需要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更有一些人认为,公司发展得是好是坏与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一旦公司遭遇到各种危机,这些企业员工不是躲在一边说风凉话,就是安于现状,听之任之,更不可能提出解难的“妙招”。

古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企业如果面临危机,那员工的岗位机会岌岌可危,的事业发展也必将遭受重创。虽然在企业林立的现代社会,当自己所属的公司出现重大危机时,其员工可以有很多重新就业的机会,但是这种建立在公司遭受重大创伤基础之上的重新选择对于每一个有着较强事业心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无奈,而且,当我们积极地为公司眼前遭遇的难题或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心力之时,我们与公司的事业都将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