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的立场并不是非常激烈,对于阿尔伯特亲王也有足够的敬畏,所以导致在谈判上他对苏曳很难高高在上。
但是在来之前,他也得到任务,必须完成换约,必须让清廷履行天津条约。
不过因为政局出现了一些动荡,所以这一次谈判,在某一些细枝末节上可以稍作退让。
甚至,态度上也可以软化一些。
但是,核心条件一条都不能动。
比如关税百分之二点五,不能动。
比如一次性税百分之五,之后西方商品进入中国内地销售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这一点坚决不能变。
比如十几个通商口岸城市,比如长江航道权,比如传教权,比如教区内部裁决权,比如领事裁决权等等等,所有的条件绝不更改。
任何人来谈,英方都不会退让。
所以,苏曳来谈判的时候,就专挑那些听上去很牛逼的条款先谈。尤其是一些清廷非常在意,但是英方不在意的内容。
就是要让朝廷觉得他和英国勾结的架势,就是要让朝廷害怕英国人要扶持他并且制造南北分裂。而苏曳谋求两江总督,就是关键节点。
果然,清廷那边意志直接崩了,直接罢免了他。
比苏曳预想中的还要早一些,因为他还准备了能够成功的两三个条款。
而且关键时刻巴厦礼和包令都可以出面和普鲁斯密谈。
总之,万无一失。
结果,后招完全用不上了。
桂良主持谈判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之前谈成的条款,还算不算数?
也就是想要侵吞苏曳的谈判成果。
英国公使普鲁斯本想说不算数,因为你们已经换人谈了。
但是,他又害怕清廷再一次招苏曳来谈。
所以,双方唇枪舌战了好几天,英国公使普鲁斯表示,之前的条款,依旧算数。
于是,接下来桂良兴致勃勃地进行了接下来一项谈判。
“在天津条约生效之前,请贵方清理掉长江航道的贵方舰队,将九江贵国人员全部撤离,将贵国在九江的产业,全部撤离!”
很显然,朝廷还是不愿意放弃借刀杀人的希望,想要借英国人之手灭掉苏曳的长江舰队和九江产业。
这话一出,普鲁斯立刻跳了起来。
伱疯了!
额尔金伯爵就是因为这个被赶回伦敦的,你觉得我比额尔金伯爵强硬?
你觉得我的靠山和政治根基比得上额尔金伯爵?
九江产业是阿尔伯特亲王的逆鳞,谁碰谁死。
顿时,普鲁斯直接猛地站起来道:“这件事,一个字都不能提,一个字都不行!”
“你要是再提这件事情,直接中断谈判。”
而对方这个态度更加让桂良判断,眼前这个人,绝对和苏曳是一伙的。
看看之前额尔金伯爵,直截了当就同意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消灭苏曳一事上,我们和额尔金伯爵的意志是一致的。
哼,我桂良稍稍一试探,就试出来了。
接下来,桂良迫不及待向皇帝上奏章,说明了此事。
走海路从上海到天津,只需三天不到,然后从天津到京城一天。
……………………
几日之后,皇帝收到了桂良的奏章,大呼道:“看看,看看!”
“这个新的英国公使果然是和苏曳是勾结在一起的,现在英夷内有两股势力,一股是打算扶持苏曳的,一股是反对苏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