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在爪哇国谈判,然而爪哇国却连一丝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这也没啥,爪哇及南洋诸国的国王们如今很是庆幸。
还好投靠了大明啊!
否则的话,就现在这些个欧罗巴人必然将他们全灭了。
大明来了,至少还保证了他们的王位和收益不是。
而由大明皇家货殖主导的“南洋联合货殖总会”,第一笔分红也下来了。
这一笔分红和欧罗巴人的刺激之下,南洋诸国的国王们对大明忠诚度高涨。
欧罗巴人也不傻,尤其是这一批来的几乎全是欧罗巴的精英。
谈判有了眉目之下,他们便开始在南洋四周围悄悄的打听大明的全面情况。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几乎让他们绝望。
广袤辽阔的国土,数万万的国民。
高达百万以上的军队,还有数百万鞑靼归附、至少二十万的鞑靼铁骑。
大明帝国的海军不仅在恢复建制,而且还在扩张。
数个大型造船厂、数万名工匠,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舰。
这尼玛……打个锤子!
跟他为敌,就是死路一条啊!
顿时,这些个欧罗巴人偃旗息鼓。
谈判进展的极为顺利,很快的双方便签署了初步的意向。
但最终的决议,还需要到大明京师去。
通过弘治皇帝的亲笔批复,及内阁的批红才能够生效。
红衣主教和诸国特使,随着五十艘战舰离开了南洋北上。
而大明的一百艘战船,则是在水师总帅戚景通的率领下随行。
这既是护送,也是威慑。
毕竟五十艘战舰进入了大明境内,若是不对其行程进行监控谁也没法放心。
倒是海因里希留下了,因为欧罗巴联合舰队即将抵达。
他需要在这里,引导那些前来交流的贵族。
一方面加深双方的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尽量的避免冲突。
毕竟玉螭虎留下来了,若是跟这位发生了冲突……
能够说得上话的,大约也就只有海因里希了。
于是,海因里希被留下来作为斡旋。
万一真有个啥事儿的话,好歹他能跟玉螭虎对上话。
换个其他人,玉螭虎可就未必给这个面子了。
水师留下了三十艘战舰,每十艘一个编队巡航海峡。
二十艘驻扎在爪哇,并调遣了五千国防军负责爪哇安全。
那些个前往京师的欧罗巴人,在第一眼看到津门炮台的时候差点儿腿一软就给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