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在一旁恭敬地道:“阿迦大师,是否要让宁公子回房,再行诊治?”
这位大活佛名阿迦梅林,是上代大活佛的转世灵童,现在已届七十高龄,却是鹤发童颜,平和冲淡。在此次赛马节的盛大法会上,他向信众示期,言明自己已功德圆满,将在八十寿诞之日圆寂归西,此事轰动整个大草原,不但北蓟尽人皆知,就连西武也是家喻户晓。西武的大活佛已派使节前来向他道贺,恭喜他得证大道。而他却依然故我,继续在草原上四处游走,讲经说法,治病救人。
此时此刻,他站在宁觉非的卧榻前凝视着他,宁觉非也平静地看着他。在云深的眼中,他们两人的年龄相差了五十年,可目光深处的那一点亮光却几乎一样。
澹台牧一直沉稳如山,这时一言不发,只在一旁仔细观察。
过了一会儿,阿迦温和地道:“不用,这里风和日丽,花香鸟语,环境上佳,正宜问脉。”
云深立即吩咐始终不声不响跟在一旁侍候的总管,搬来椅子、几案,又送上了香茶、水果、点心,在旁边围了一圈。
阿迦拿过宁觉非的双手,仔细地把了脉,又看了看他的眼睑、舌苔,然后将他全身上下按捏了一遍,探察得滴水不漏,这才坐了下来。
云深担心地问道:“阿迦大师,宁公子的病……怎么样?”
“风邪入骨,元气大伤,寒气纠结于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散入神髓,看上去确实凶险。”阿迦沉思道。“是过去落下的病根吧?公子受伤后失血过多,压制不住,这才发作出来。”
这些症象云深也略知一二,闻言立时大急:“还请大师妙手回春。”
“国师医术匪浅,当知养心甚于养身。”阿迦伸手接住飘过身边的一朵落花,神情悠然地微笑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只要心态平和,则正气存内,便可抵御外邪,恢复康健。”
这个道理云深自然知晓,却不知与宁觉非的病情有何关联,又不敢妄加盘问。在圆融通泰的大活佛面前,这位一直深藏不露的年轻国师到底沉不住气,一时面露焦灼之色。
宁觉非看着拈花微笑的大师,又看了看七情上面的云深,也是唇角含笑,目光晶莹闪亮。
阿迦看着他,缓缓地道:“公子心胸开阔,性情豁达,病根虽险,却无大碍,本应渐渐痊愈,此时病势缠绵不去,当是心结未消。”
云深一听,面色大变,转头看了过去:“觉非,你真的有心结未能消解?”
宁觉非略一犹豫,点头道:“是。”
“为何不告诉我?”云深面露不愉之色,却又不便深责,只得勉强忍住。
宁觉非平和地道:“我自己没想明白,不知该从何说起。”
云深眼神复杂,欲言又止,半晌才道:“觉非,其实无论你以前是什么人,做过什么事,我都无所谓,你又何必再放在心上?”
宁觉非一听此言,自然明白他已知晓自己当日在临淄的遭遇,听他说不计较,心下倒也感动,对他微微一笑,却摇了摇头:“云深,我的心结不在于此。”
“那是什么?”不知不觉间,云深已挪到他的面前,将他的手紧紧握住。
阿迦却笑了起来:“国师关心则乱,倒也不必急在一时,且听宁公子细说究竟。”
云深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红了脸。
澹台牧在一旁沉稳地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
阿迦看着宁觉非,眼中又闪动着那种奇异的光采,缓缓地问道:“公子可是转世而来?”
宁觉非不再隐瞒,毫不犹豫地点头:“是。”
云深和澹台牧都是一惊,随即耸然动容。
阿迦眼中的神彩更浓:“难道……公子不是投胎转世?竟是中途而入?”
“是。”宁觉非又点头。
云深和澹台牧顿时愣在那里,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公子可记得前世之事?”阿迦又问。
“清清楚楚。”宁觉非缓缓地道。“从死到生,我都非常清醒,一睁开眼,就来到了这个世界。”
阿迦长长地吁了口气,赞叹道:“原来公子前世修的是夺舍大法。”
“什么?”宁觉非没听明白。“什么法?”
云深立刻向他解释:“夺舍大法是传说中的一种仙术,肉体乃灵魂暂住之房舍,修成此术的人可以在死后将灵魂进入其他合适的身体,所谓人弃我取,一旦那个灵魂离开,便可夺舍而入,此乃长生不老之无上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