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总督悄无声息地回到韶城,众人惊异于他折返速度之快,多心者不免起了猜忌,暗地里对殷总督的行程起了调查的心思,殷总督早有应对之策,命常勒放出消息,宣称是途中接到重要指令,不得不返回韶城处理紧急事务。”
“此消息一出,韶城的众位便将心思放在了‘重要指令’上,奈何消息封锁地严实,他们打探不到任何一点风声,看客们闭门寻思许久,个个不得要领,随后便也不了了之了。”
“殷总督成为戟山地区长官后,在其治下,百姓生活安稳富足,便这么过了几年,殷小姐也仿佛从儿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回到欢乐无邪的样子。”
“可时局的发展总是不等人的,在泽州之外,孟军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他们似乎是匹狼,专门掠夺,永远填不饱肚子。”
“那年,常勒接到消息,孟阆意欲卷土重来,几年前黔平城一战,孟阆失去一员猛将不说,自己险些丧命,而泽州地界一片看客心理,文人雅士手无缚鸡之力,财富与美女聚集,正是孟阆日思夜想的安乐之所。”
“殷总督早些年被毖王与无阙公子点拨,一直在做准备。”
“奈何,泽州与韶城崇尚文治,不诉武力,兵力更是少得可怜,尽管殷总督有意扩军填充,周围反对之声太盛,泽州长官曾私下写信提醒他道:‘一城佣兵,百城效之。百城佣兵,人人惶之。不可,不可。’”
“殷总督无奈,只好修书于菅陵大人,菅陵大人高瞻远瞩,必能体会他的筹谋之虑。”
“关于殷总督与菅陵大人交好,坊间早有传言,只是二人往来甚少,这虚虚渺渺之事,云里雾里地辨不清。”
“直至菅陵大人亲自来了一趟韶城,陪着殷总督检视防城攻略,检视河道与兵营……此一做派,无形中透露出了一些重要讯息:菅陵大人对攻防部署之事很上心!加上殷总督的筹谋似乎有一定道理,韶城内,见风使舵者摇晃了起来。”
“殷总督凭己之力所不达之事,菅陵大人做得不费吹灰之力,殷总督请菅陵大人登上韶城城楼,迎面微风扑来青草气,朝霞呈在日旭的东方,两人敞开来,畅言肺腑之语。”
“殷总督提道:‘孟军肆意妄为,君上为何不出动兵力去剿灭,昏聩如此,实在令人心寒。’”
“菅陵大人早已醒悟,说道:‘君上昏淫无度,他若能束缚其一二,大熙帝国的运势,恐怕还要强盛一些,也不会是这副混乱模样。’”
“殷总督唏嘘感叹:‘一、二十年毫无作为,这位君上也是让人刮目相看,而今再要出手掌控,恐是时日无多了。’”
“菅陵大人对道:‘大熙帝国地域辽阔,物产丰裕,各州、区各自为政,仅凭历任长辈墩墩教诲,勉强维持着局面,而今之势,泽州长官年迈,无力更改这时运,只求着安宁一日是一日。’”
“‘泽州长官……托我而来,亦是想看看这富饶和平之所,若有朝一日被战火毁坏,那百年承袭而下的器物珍宝是否还能留余后世子孙。’”
“殷总督沉默地望向了远处,他脑中想起了殷小姐年轻的面庞,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困难至极,能活着已是万幸,那些身外之物,有与没有,又有何分别。’”
“‘是了……’菅陵大人声息长叹,这源远流长的历史,说的不就是人命吗,人命亦艰难,器物之什……毁就毁了罢。”
“殷总督道:‘异域之外,曾有人言:黔平城的战火,在日后的年岁中,不过沧海一粟。你可有设想过,今后若是这般景象……’”
“生于平和之年,菅陵大人同泽州众多百姓一样,只在耳中听闻。”
“他说道:‘黔平城之战,是我疏忽了,贵襄侯府在黔平地区人心盛旺,由是……从未想过有人会叛变!’”
“‘迄今位为止,叛变者的改弦易张,仍众说纷纭,尤其是严韵礼的临阵倒戈。’”
“殷总督不由地纳罕道:‘你认为是叛变才使得黔平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