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青云之路最新章节 > 第15章 求师徐子谦(第1页)

第15章 求师徐子谦(第1页)

清晨,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山间的空地上,清风拂过草木,带来阵阵清凉。李青云站在练剑场地中央,双手紧握剑柄,目光凝聚,试图按照周凌风的指导调整姿势。

周凌风站在一旁,神情冷峻,双手抱胸,锐利的目光盯着李青云的动作,不时发出指点:“脚再稳一点,剑锋不能抖,力量要从腰胯发出,而不是只靠手腕。再来!”

李青云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再次调整动作,挥出一剑。他的动作虽然仍显得生硬,但剑锋已逐渐变得稳健,破风声也更加清晰。

练了近半个时辰后,周凌风挥了挥手:“好了,歇一会儿吧。”

李青云收起剑,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稍微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走到周凌风身旁坐下。他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前辈,我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周凌风挑了挑眉,目光从山林望向李青云,语气平静:“说吧。”

李青云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说道:“前辈,我想一边练剑,一边继续读书。村里的老村长告诉我,村东竹林深处住着一位辞官归隐的高人,他曾在朝中做过大官,学识渊博。我想去拜访他,请他教我。”

周凌风听后,目光微微一凝,片刻的沉默后,他微笑了一声:“原来是他。”

李青云愣了一下,疑惑地问:“前辈,您认识他?”

周凌风缓缓起身,走到空地中央,目光看向远处的山峦,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讥讽:“当然认识。那位辞官归隐的高人,当年可是朝中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名为徐子谦。我与他见过几次,也交谈过几次。他为人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的确是个读书的好先生。”

李青云听到周凌风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前辈,既然您对他评价这么高,那他为什么会辞官归隐?”

周凌风回过头来,目光中透着一抹冷意,声音中夹杂着几分愤慨:“为何辞官?因为他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和皇帝的无能。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只知沉迷声色犬马,却对百姓的死活毫不关心。他是个心怀天下的读书人,但却无力改变朝廷的现状,所以愤而辞官,隐居于此。”

李青云沉思片刻,又问道:“那您和他关系如何?您刚才提到曾经交谈过几次,是不是……”

“哼,”周凌风冷哼一声,打断了李青云的话,“我和他虽见过几次,也算认识,但并不算朋友。我们的理念不同,走的路也完全不同。他是个满怀理想的读书人,而我……不过是一介剑客罢了。”

李青云疑惑地问:“哪里不同?”

周凌风走到李青云身旁,低头看着他,语气中多了一丝认真:“徐子谦相信笔能胜过剑,他觉得学识与理想能够改变世界。而我知道,腐朽的朝廷,空有学问是行不通的。与其用笔写无用的谏言,不如用剑清理那些败类。”

李青云听着周凌风的话,心中一阵震动。他仰起头问:“那他怎么看您呢?”

周凌风冷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他觉得我不过是个武夫,成不了什么大事。但他没想过,在这乱世之中,只有剑才能真正守护所珍视的人。”

李青云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坚定地看向周凌风:“前辈,我想试试。我想既练剑,也读书。您说得对,剑能守护,但学识也能让人明辨是非。我不想放弃任何一种可能。”

周凌风盯着李青云,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默地望着远处的山峦,许久,他才开口说道:“青云,我不拦你去找徐子谦。但记住,学问可以让你更有见识,但别被那些冠冕堂皇的道理蒙蔽了眼睛。无论如何,你必须保持清醒,记住自己的初衷。”

李青云重重点头:“前辈,我明白了。无论学剑还是读书,我都不会忘记父亲的教诲,也不会迷失方向。”

周凌风转过身,拔出长剑,目光变得锋利:“既然你想兼修,那就更要加倍努力。剑术的路没有捷径,若想真正掌握凌风剑法,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现在,继续练剑!”

李青云立刻站起身来,握紧剑柄,站到场地中央。山间回荡着剑刃划破空气的声音,少年坚定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更加坚毅,他知道,无论是剑道还是求学,都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第二天一早,李青云将自己仅存的银钱掏出来,决定去买些简朴却诚意满满的礼物。他知道,礼物虽轻,但却是自己表达决心与尊敬的重要方式。他走进村中的小集市,精心挑选了一篮新鲜的鸡蛋和一壶村里最好的自酿米酒。他将这些礼物整齐地装进篮子里,背起行囊,朝着村东的竹林走去。

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竹林深处逐渐显露出一座幽静的小院。院墙是用青石垒成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依旧整洁。院门半掩,门前的小径两旁种着几株翠竹和几株含苞的菊花,显得雅致而脱俗。院子周围种满了翠绿的竹子,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地叫着。院门半掩,门前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两个遒劲有力的字:“静庐”

李青云站在门前,停下脚步,略微调整了呼吸。他放下篮子,整理了一下衣衫,心中默念:“礼多人不怪,先表达诚意再说。”

他走到主屋前,轻轻敲了敲门,声音中透着恭敬:“请问是徐先生在家吗?小子李青云,特来拜访。”

片刻后,门缓缓打开,一名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他身着素色长衫,身形略显消瘦,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虽深藏在皱纹之中,鬓边已有些微霜,但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他打量了李青云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你是何人?为何来此?”

李青云连忙深深一躬,将篮子放在地上,抬头说道:“先生,我叫李青云,听村中长辈提起您满腹经纶,心中仰慕,特来拜访,想向您请教学问。”

男子微微挑眉,目光扫过李青云放在脚边的篮子:“你带的东西,又是何意?”

李青云连忙解释道:“这是一些村里的土特产,不成敬意,只是表达小子的一点心意。”

男子没有立即接过,而是淡淡说道:“学问之事,岂是带些鸡蛋和米酒就能换得的?你这礼物倒像是用来求医的。”

李青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直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道:“先生说得对,学问是心诚之事,礼物轻重本不重要。但我是真心求学,希望先生能给我一个机会。”

李青云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恳切:“先生,家父常教导我,读书才能明理,学识才能治国。我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从未放弃追求学问的念头。今天冒昧前来,只希望能拜您为师,求您教我读书明理。”

男子看着李青云坚定而恳切的神情,脸上的冷意略微缓和了一些。他推开门,走回院中,挥了挥手:“进来说吧。”

李青云提起篮子,跟随男子走进小院。院子里栽种着几株古树,树荫下放着一张青石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泛黄的书卷和一盏青瓷茶壶,茶香袅袅。

男子坐下,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才开口问道:“我姓徐,名子谦。既然你想跟我读书,那就先说说你的来意。你为何想学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