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青云之路最新章节 > 第5章 进士及第(第1页)

第5章 进士及第(第1页)

几天后,朝廷放榜的日子终于到来。京城的大街小巷早早就挤满了人,各地赶来的考生和家属将礼部的公告墙围得水泄不通。赵青云与薛逸风一早便赶到现场,远远便看到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薛逸风笑着拍了拍赵青云的肩膀:“青云,这次的榜上必有你,不用太紧张。”

赵青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激动的情绪,挤进人群中,目光快速扫过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当他的视线停在“赵青云”三个字上时,心中顿时一片激荡。

他转过身,快步走到薛逸风面前,声音因激动而略微颤抖:“师兄,我中了!贡士第三十五名!”

薛逸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果然不出我所料!师弟,这下你离实现抱负又近了一步。”

不远处,赵青云看到王廷山和苏文志也在人群中。两人神色复杂,显然并未找到自己的名字。他连忙走上前,关切地问道:“廷山,文志,你们……”

王廷山叹了口气,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青云,我们都没考中。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落榜也是常事,等候补上任后,也能为百姓做些实事。”

苏文志轻轻点头,苦涩道:“是啊,能走的路不止一条,我们终究还是可以做些有益于民的事情。”

赵青云看着两人,心中既有喜悦,也有一丝惆怅。他真诚地说道:“廷山,文志,你们千万别灰心。科举不过是实现抱负的途径之一,你们的能力和志向不会被埋没,总有一天会大放异彩。”

王廷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一笑:“青云,你中举了才是大事,别在我们身上分神。我们都相信你能在殿试中一举夺魁,到时候别忘了兄弟们。”

苏文志也附和道:“对,进了朝廷后,青云你可要替我们这些没进考场的兄弟争口气。”

赵青云郑重地点了点头:“你们放心,无论身处何地,我们的志向始终相同,为民为国。我会竭尽所能,不辜负我们的初心。”

王廷山向赵青云:“青云,接下来就是殿试了。以你的才学,一定能拔得头筹,为咱们争光!”

苏文志也微笑道:“不过,我和廷山兄就得回乡候补了,虽说没中贡士,但这条为官之路,我们也不会放弃。”

赵青云握紧酒杯,深情说道:“廷山,文志,虽说我们现在走在不同的路上,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我们都是同道中人。”

回到客栈后,王廷山和苏文志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回乡。赵青云与薛逸风送他们到城门口,依依不舍地道别。

王廷山拍了拍赵青云的肩膀:“青云,接下来的路可能更加艰难,但我们相信你能扛起这份责任。好好加油!”

赵青云郑重地点头:“你们也要保重自己,待我们再次相见时,或许已经是不同的身份,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赵青云回到沈府时,脸上还带着放榜后的兴奋与激动。他刚迈入大厅,便见沈正华正在灯下翻阅奏折。他快步上前,拱手行礼:“沈大人,我高中贡士第三十五名,特来报喜!”

沈正华闻言,放下手中的折子,笑容满面地站起身来:“果然不负众望!青云,恭喜你!这一步踏实了,下一步便是殿试,只要稳定发挥,金榜题名是必然的。”

赵青云谦虚道:“这离不开您的教导和引荐。学生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恩师和各位长辈的期望。”

沈正华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殿试虽是科举的最后一关,但其中门道却比前几场更复杂。我今日便给你说说其中细节和应对之策。”

沈正华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殿试乃皇帝亲自主持,分为三题。第一题多为治国之策,你要直陈心中所想,态度诚恳,但切勿过于尖锐;第二题一般为对策,需紧扣当前局势,体现你的智慧与能力;第三题是诗赋,展现才情便可。”

赵青云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记下。他问道:“沈大人,若殿试中涉及朝廷弊政,该如何回答才得体?”

沈正华轻笑一声:“此问极好。你可从侧面切入,以古论今,不必直接指摘朝廷弊端,但也要让皇上感受到你的忠诚与忧国之心。若能适当献上务实的建议,自然更好。”

赵青云恍然:“学生明白了,既要体现忠诚,也需讲究分寸。”

沈正华叮嘱道:“殿试不仅考才学,更考察你的态度与机敏。皇上喜欢直言,但更看重进退有度之人。此外,还有两点需谨记:一,不要表现得过于激进,以免引起权臣的忌惮;二,若皇上问及你的身世经历,回答时需慎之又慎。”

赵青云点头领命:“学生一定谨记。”

沈正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说道:“殿试中进士分三甲。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入朝为官;二甲与三甲则多为外放任职。若你被外放,可得一锻炼之机,但也要谨慎行事,切忌鲁莽。”

赵青云握紧茶杯,心中思索片刻,问道:“若学生外放,应如何平衡朝廷与百姓的关系?”

沈正华满意地点头:“你能问出此话,足见用心。外放任官,首要是扎根基层,了解民情;其次是审时度势,与上司保持协调。记住,治一方之地,不仅靠才学,更靠人情世故的拿捏。”

赵青云深吸一口气:“学生受教了。”

沈正华语气郑重:“青云,殿试乃你人生的重要转折,无论结果如何,记得莫忘初心,始终以百姓为本。”

赵青云回头深深鞠躬:“学生谨记教诲,定不负众望!”

清晨,天还未大亮,赵青云已从床上起身。他披上一身整洁的长袍,对着铜镜整理衣冠,目光中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今日便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殿试。

沈府门前,薛逸风为他牵来马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青云,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我等着你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赵青云郑重点头,翻身上马,随着一队考生向皇城进发。一路上,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他们目送这些身着儒袍的读书人,眼中满是期待与羡慕。

“殿试考中便是进士,直接为朝廷效力,可真是光耀门楣啊!”人群中有人感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