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了,就是要让乡亲们看一看。这种炫耀乡里的心态,固然显示出的是无大志无见识,但是浅薄之中,还是能显出对乡里的情意的。
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乡土观念,其表现之一就是对同乡人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尤其是到外地上学或谋生之时,这种同乡感情就愈发强烈。
在大学里,经常可以见到有某地学生组织有同乡会性质的"联谊会",有人觉得这些人落后狭隘;后来发现有些教师也参加其活动,更感到不可思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那"抱成团"的宗旨确实给大多数同乡带去了"实惠",解决了不少困难。再后来,这种同乡会性质的团体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形式虽是松散的,但"亲不亲,故乡人",这种同乡观念,有一定的凝聚力,它在"对外"上要保持一致性。对内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对外则团结一致,抵御困难和外来的威胁。
在一个地区中,出过一个显赫人物,往往就会带出一大帮。到了近代,这个现象似乎特别明显。大批的同乡做了官,形成一定的势力圈之后,这个地方自然要被说成是"人杰地灵"。
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制约着用人制度,影响着用人之风。既然"人治"的痕迹还很深,任用人才还不得不靠少数人举荐的形式,那么出于保证行政效率,保证意见比较集中。一句话,保证权力不被其他势力所威胁,任用同乡就成为非常现实的事。只不过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给时代打下"乡党政治"的落后的烙印。
某人顺便问起一位干部的籍贯,不想,问一答百,引出他一番自豪的陈词,他掰着指头数:某书记是我们县的,某副省长是我们县的,某厅厅长、某市市长、某局局长……都是我们县人!一口气数出百十个。
既然同乡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足以影响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人际关系态度,那么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就不可忽视它。
最起码,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搞歪门邪道,没有到"结党营私"的程度,则完全是可以用的。
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原籍东北的张先生由于兵荒马乱,定居在山东。新中国成立后张先生经营一家工厂,经过努力,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后更是如鱼得水,发展势头强劲。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张先生的思乡之情日渐浓厚,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
这时,张先生家乡为了创办一个特色工厂需要筹措一笔巨额资金,想到了原籍东北的张先生,便派人去拜见他,希望能得到他的资助。
张先生听说家乡来人了,心中欣喜万分,但也有些许疑惑,因为与家乡中断音讯几十年了,突然有人来了,该不会是骗子吧?张先生便带着一丝防备之心接见了家乡来的业务员王强。
王强一见张先生,就先说起了家乡的话题,从新中国成立前的家乡旧貌讲到改革开放后家乡的新景象,从人文讲到地理,张先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特别是王强那浓浓的乡音,更是使张先生备感亲切,张先生仿佛回到了童年,仿佛又回到了那松花江畔的故乡,想起了那时的乡亲近邻,想起了那时的儿时玩伴……张先生听着耳畔熟悉的声音,不禁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就这样,王强和张先生用家乡话交流着彼此的思想,一直说到了当晚深夜。在此过程中,王强对要求资助之事只字不提,只是陪着张先生回忆故乡,回忆过去。
末了,在要走之时,张先生不等王强开口,便主动提出了要为家乡捐款2000万元,要资助家乡盖学校,建工厂……
王强最后含泪接受了张先生的资助。
王强正是利用张先生的思乡之情,与张先生用乡音交流,引起了双方的共鸣,在一种"非为家乡做点事不可"的心情的支配下,张先生让王强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6。和朋友交谈的十个禁忌
和朋友交谈也不能有啥说啥,以为你的朋友了解你就无所顾忌。你要明白,你和你的朋友也是普通人,不是可以承受一切的,所以交谈中有所禁忌,会使友谊更加长久。
1。出现争辩时,不要把对方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将要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之中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它。针相对,咄咄逼人的争辩只能屈人口,不能服人心。被你的雄辩逼迫得无话可说的人,肚子里常会生出满腹牢骚、一腔怨言。不要指望仅仅以摇唇鼓舌的口头之争,便可改变对方已有的思想和成见。你争胜好斗,坚持争论到最后一句话,虽可获得表演胜利的自我满足感,但并不可能令对立方产生好感,所以在交谈中,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2。不要说大话,过于卖弄自己
夸口、说大话、"吹牛皮"者,常常是外强中干,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不能办到的事,胡乱吹嘘会给人以巧言令色,华而不实之感。
过于卖弄自己,显示自己多么有才华,知识多么渊博,对方会觉得相形见绌,感到难堪,这也不利于双方的交往。
3。不要喋喋不休地诉苦,发牢骚
内心有痛苦、积怨、烦恼、委屈,虽需要找人诉说,但不能随便地在不太熟悉的、不太亲密的人面前倾诉。一是对方可能没有多大兴趣;二是不了解你的实际情况,很难产生同情心;三是可能误解你本身有毛病、有缺点,所以才有这么多的麻烦。你的发泄若招致对方的厌倦,就极为不妙了。所以,要保持心理上的镇定,控制自己,力争同任何人的谈话都有实际意义。
4。在朋友失意时,不要谈自己的得意事
处在得意日,莫忘失意时。朋友向你表露失落感,倾吐心腹事,本意是想得到同情和安慰。你若无意中把自己的自满自得同朋友的倒霉、失意相对比,无形中会刺激对方的自尊,他也许会认为你是在嘲笑他的无能,这样的误会很难消除,所以讲话千万要慎重。
5。不要用训斥的口吻
朋友、同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盛气凌人的训斥会刺伤对方的自尊心。这种习性将使你成为孤家寡人。人类有一种共同的个性,没有谁喜欢接受别人的命令和训斥。不要自以为是,请让别人保住面子。
6。不要扬人隐私
任何人都有隐私,在心灵深处,都有一块不希望被入侵犯的领地。现代人极为强调隐私权。朋友出于信任,把内心的秘密告诉你,这是你的荣幸。但是你若不能保守秘密,则会使朋友伤心,同事怨恨。隐私是人的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易激怒、最易刺痛的角落。当面或背后都应回避这类话题。
7。交谈时,不要伴随一些不礼貌的动作
为尊重对方,必须保持端庄的谈话姿态。抖腿、挖鼻孔、哈欠连天等都是不礼貌的。尤其不要一直牢牢地盯住别人的眼睛,这会使对方觉得窘迫不安;也不要居高俯视,这会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要目光乱扫,东张西望,这会使对方觉得你漫不经心或另有他图。
8。不要只关注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