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个小猪搭把粮,喂来喂去喂了狼;俺娘哭一场,心里好悲伤。
俺娘和大哥上绥滨找舅舅去了,俺家来东北三年多了,三年里舅舅家杳无音信,这回得到信了,总算有地方找舅舅了。
舅舅在绥滨北岗永城,俺娘和俺大哥去找到了,找到了舅舅,看望了姥姥。姥姥可高兴了。俺娘在姥姥家住了两天,就往回来了。
往回来,姥姥挽留,舅舅也不让走。俺娘说,不行啊,这季节立夏过去几天了,还有十一二天就是小满了,现在正是生产队里农忙地时候,你姑爷天天起大早上队里种地,给人家赶犁杖,你说,老娘,我这个时候,就在这住起来,是不显得没正事了。
俺娘一说,给俺姥说笑了。俺姥说,那你们就回去,等着冬天不忙的时候,你再来,也叫俺姑爷来,你们一起来,把几个外甥都领来,到这叫我看看,也多住几天。
“姥啊,多住几天,那就就多预备粮食吧?俺家哥四个,都可能吃了。”
“能吃怕啥?能吃就能干,年头就这两年不好呗,老天爷也总不能不好啊?”
“姥姥说道对,那我们回去,就要多干活了。”
”那你们就走吧,快回去去干活吧。”
“好的,姥姥,俺回去了,回去挣工分去了。”
“是啊,外甥,这一年,家家都是在队里干活,俺这也是,你舅舅,在队里干活,一天都不舍得待着,这一年家里从队里分点啥,吃点啥,全指望着挣的这点工分呢。”
俺娘和大哥告别了姥姥,踏上了回来的路,回来的路,一条宽阔的大道,直通绥滨县城,两天前,来的时候,是那样陌生,今天再走,是那样的熟悉,可爱。大哥可高兴了。看着两侧的大壕沟,壕沟里的水泡,水泡子周围长出的小柳条子,随风摇曳;听着青蛙蛙蛙的叫声,望着两边的田野,远处的麦苗绿了,玉米,大豆,都供出了地皮,露出一排排嫩芽,一副春气盎然的景象。大哥情不自禁的唱起来:麦苗儿青来菜花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啊,好像那春雷响四方。
“绥滨了,绥滨县城了?娘,你看这儿,绥滨县城的大街多宽呀?咱还在这城里溜达吗?”’
“宽好啊?它是新成立的县,街道就得留宽点呗。”
“咱还溜达不,娘?”
“溜达?不溜达了吧,孩子,咱溜达,咱遇到啥了,要想买啥,咱也没钱呀。咱还是直接上船站吧,看看绥滨这船站的摆渡在哪靠站,在哪上船?咱买张船票,上船要紧啊,咱只要过去这个大江了,咱到富锦县城了,那就算是到家了,那咱就不用慌了,咱要是往家走,那就是咱自己说的算了。”
“好,娘说的好。那咱就不在这溜达了,溜达就得有钱呀?等着吧,等着今年咱家菜地种的土豆子丰收了,要是能再买十几麻袋土豆子,咱就有钱了。”大哥和俺娘说着走着。
“走啊,快走啊,快八点了,就差一两分了,摆渡八点十分就上船了,八点半就发了。”后面来了几个人,追了上来,跑在前面的,超过俺娘,回头向后面的喊道。
“哎呀,我这不紧的走吗?我不的走不动吗?”
“哎,同志?摆渡往富锦发,是八点半吗?”俺娘问道。
“八点半。从这往富锦发是八点半,富锦往这来是八点,它们时间是差半个小时。”
“好,孩子,家德,那咱们也得快走啊。千万不能晚了。要是晚了,那还得等俩小时呀。”
“对,这摆渡是两个小时发一趟。”那个走路的人说道。
“对,是两个小时一趟,我们从富锦来的时候问了。走,娘,你看,你说这老四这小子,这爬我肩膀子上,好像是睡着了。”
“睡着了,我看看。啊,是睡着了。哎呀,我这个儿子,哈喇子都淌出来了。来我给擦一擦。”
去往船站的路上,屡屡行行,来船站的旅客很多,都是赶这趟摆渡的,一个一个都紧的往船站走。到了船站,大家并没有进船站,而是从船站院里直接穿过去,奔那边停船的地方去了,有提包的,挎包的,扶着老人的,拎着小孩的,抱着狗的,背着猪崽子的,扛着行李的。
“上船了,上船了。买票啊,上船就走了。”负责上船的人戴着个红胳膊箍,站在的跳板头上喊呢。售票的屋,是一个小铁房子,人们在那排队开始买票了,买了票,船就在跟前,转身就排队上船了。
俺娘和俺大哥赶到了。
“来,老大,家德,我抱着孩子,你弟弟,上那一边等着,我给你拿钱,你去排队买票去。”
“好的,买票,娘,买票的钱,船票钱还够吗?”
“够,还有两块多钱呢,咱来时,咱给你姥买东西,我留出来了。”
“留出来,对。要不,咱去看我姥姥,咱走的时候,也不能跟我姥要钱呀?哎,哪位买票的哥们,船票多少钱一张啊?”大哥看一个小伙买了票,拿着走过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