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忌口头禅不离嘴。
有些人讲话脱不了“口头禅”,什么“这”、“那”、“对不对”、“是吗”等等,差不多句句不离口,虽然演讲者并非有意,可对听众来说,不但全是无用信息,而且令人生厌,所以必须戒掉。
4.情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
真情实感是演讲的灵魂,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演讲者必须借用一定的形式,否则感情的表达就不畅快,效果也不会很好。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这里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话语真诚。所谓“真”,是指不矫揉造作,不言辞虚浮,能够保持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所谓“诚”,就是真心真意、不掩盖、真情流露。
一次余秋雨先生在四川大学作演讲,述及他的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朋友之死的情景,他深情地讲道:他的两个学生正在国外,听说老师病危,中止合同,飞回上海,为老师临终演出。那一天,有着许多毛病的上海人,正如我曾多次写过的一样,都激动起来、崇高起来,好多不懂音乐的人也买票去听。小学生们的家长对记者说:“带他们来,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音乐,什么叫老师……”几天后,这位教授死了,龙华附近花店的花一售而空。病房里堆满了鲜花,楼梯上一层一层地叠满了鲜花……
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感人的一幕,使听众分明感受到,那曾经在上海的带了几分悲怆和崇高的气氛,此刻就弥漫在演讲会场。听众的灵魂在演讲者动情的讲述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要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一位作家曾说:“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而遭遇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的时候,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曾经作过一次著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
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词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作一声道别也认为耗费了时光。他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感慨地说:“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
感人心者莫先呼情。惟有炽热的情感,才会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演说如果感情不真切,是逃不过成百上千听众的眼睛的。
美国著名政治家林肯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真诚的品格。
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无哗众取宠之心,有实事求是之意,才能取悦于你的演讲对象,使他们接受你的思想。一个演说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取不到听众的心。因为心弦是不会随随便便地让人拨动的。若要使人动心,必先使己动情。著名演说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惟真情,才能使人怒、使听众信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次演说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
真情是演说最好的技巧。在演说中,唯有真诚的情感,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才能唤起群众的热诚,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美国有位小说家说得好:“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而每位演说家都应当是一位艺术家。这是一个公开的秘诀。这如同英雄的本领一样,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无以得到别人赞同。
有位大学生发表演说时有这样一段话:
“在生活中有棱角的人常常遭人非议;而我认为,一个不被争议的人,是个近乎平庸的人。世界在非议中被认识,真理在非议中被确立。一个真正干事业的人,往往由于被激烈地争议,反而更强烈地闪耀出心灵的光辉!”
这段谈论受主观感情的支配,不需要交待论据,也不需要论证,它在抒情中洋溢着演说者或悲或喜、或憎或爱的情感,流露出演说者的思想,因而获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
演讲中的情感抒发固然十分重要,但感情是受理智支配的,这个理智,就是要表达演讲的主题。演讲时要时刻牢记演讲的主题,时刻把握感情的阀门,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有的演讲者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一到伤心处就涕泪交流,泣不成声;一到愤慨时就语不成句;一到高兴时又笑得前躬后仰,手舞足蹈。结果,听众只知你在台上喜怒无常,根本听不清、弄不懂你在哭什么、气什么、笑什么。这样,又怎么能与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呢?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联合国大会上作过一次演说,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本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他在激动之中忘乎所以,竟脱下一只鞋拿在手里,在讲台上使劲代替手掌拍打,一时全场哗然。
赫鲁晓夫的例子留给人们深刻的教训,它启示人们,说话时必须善于控制感情。真情流露并不等于放肆,坦诚也必须有度。如果不加节制,感情表现为“过分状态”,别人就必然将它与虚伪轻浮联系起来。心理学家卡洛·塔维斯说:“不仅应该认识坦白的必要,而且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坦白,坦白到什么程度。”同样真情流露并不等于不加节制。
5.培养应变和控场能力
在演讲当中,常会遇到不同的情况,这就要求演讲者要学会控制会场的氛围,具备调配互动的能力。
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说效果,还应该具有应变和控场能力。即善于临场察颜观色,以便把握住听众的心理变化、兴趣要求,及时修正、补充自己的演讲内容,为演讲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著名演讲家刘景斓讲述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一次在三峡演讲,那是多年前,那个地方会场非常简陋,糟糕到什么程度呢?下大雨,那个楼底下开始漏雨了。有人提出后面开始淋雨了,也就是说有20个人的那块区域,人根本没法听课。这个时候,我首先把大家调整到前面,后面呢?采取一些方法,把它修补。
还有一次在西郊宾馆,现场50多人,突然停电了,夏天7月份,天气非常炎热,没有空调了。大家很担心,这么多人,万一有什么状况怎么办?
我开始大声讲了。“在座的各位,停电是考验一个人自我情绪控制的最佳时机。从现在开始,我们开始计时,训练每个人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坐在这里不要动,做深呼吸,然后开始思考,这一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东西,并且不用在灯光下面,找一页空白的纸,把它写下来。”20来分钟以后,电突然来了,每个人打开纸发现,写了好几页,又学习,又成长,又体验。
对于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大多是我们事前没有预料到的,这就需要演讲者临场发挥,避免尴尬局面。
美国大律师赫尔有次为当事人辩护,不小心摔倒在台角,衣服撕开了口,帽子也掉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律师的不幸,本来听众应该安静,寄予同情,可下面却爆发出笑声、掌声和口哨声。这时,赫尔很镇静地走到中间,微笑着向着听众:
“对不起,各位,此时此刻,我太激动了。一是为我的当事人;二是为了大家,激动得使我手足无措。衣服破了不要紧,帽子掉了不要紧,只要真理在心中。”
律师面对听众的嘲讽,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及时化解。话一出口,台下掌声乍响,此时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
那么,一个成功的演讲者需要哪些应变与控场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