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渡背着挎包,在腰间斜挂着斧钺。这斧钺皮革套还是财务部的老者送的,他也没推辞,就收下了。
杨玄渡走上了街头,看着四周来来往往的人流,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这个世界独有的感觉充斥着周围,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
天空仍然是漆黑无光的,最多也只是看见镇中心高楼上,那闪耀的光芒
杨玄渡看着中心照射四方的光,也终于明白了之前在竹筹村看到的铁塔和金色木头是做什么用的了。
杨玄渡拦下了以为走过的脚商,询问道。
“老哥,请问这里有什么买书或者藏书的地方吗?”
被拦下的脚商也没有生气,而是和和气气的回答道。
“这我倒是不清楚。老爷您看,就我们这样的求个买卖的,哪有时间去看什么书啊。”
“不过吧,鄙人倒是直到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书,不过就是要您亲自去谈一下了。”
“您从这条街走到头,然后右拐过三条道,然后右手边第六户,那里是镇上先生的学堂,镇上的小孩现在都在那里学习。”
“那个张先生是刚来几年的的,当时直接豪掷一大笔钱买了个院子。”
“那位本来是不怎么跟镇上的人有交流的,直到两年前那位先生才突然在那开了学堂,将院子当讲室,说给娃们上课。”
杨玄渡听的很是满意,也知道了一个有大量藏书的地方,要是想了解些东西,还是要去那个先生的学堂拜访一下的。
等脚商讲完后,杨玄渡掰了半个指节的秘银扔给了脚商。脚商恨不得跪在地上给杨玄渡叫爷爷。
实际上普通百姓的交易根本用不上秘金秘银,这就是帝朝推行的兜底货币。
依靠着秘金秘银极其良好的传导特性,是可以作为大部分术法,阵法传导媒介,本身就是有较高价值的。
所以帝朝选用这两种货币,依靠其本身价值进行经济稳定,确保帝朝的经济运行情况。
正常来说,一个普通的村民年收入也就三到五颗秘银。
刚才杨玄渡给的这半指节大小的秘银足足抵得上脚商跑上两三个月了。所以脚商才说的这么详细,表现的这么卖力。
杨玄渡点了点头后,开始沿着脚商所说的路寻找那张先生学堂。
杨玄渡才走过三条街,就听见了有小孩读书的声音隐约传来。
杨玄渡跟随着孩童的声音来到了一间院子前,此时院子正敞着大门。从门外站着向里看,就见十多个孩童围绕着一个老者朗诵。
并不是杨玄渡印象中的传统学堂,反而是如同爷爷与孙子孙女般的既视感。
杨玄渡就在院子门口一侧战力,看着屋里的景色,双眼充斥着孩子们兴奋的画面,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进来吧,后生仔,你不是来找老夫的吗。”
突然,一阵苍老的声音传入杨玄渡的耳中。
“嗯?”
杨玄渡突然抬头看向院中孩童环绕的老者。此时,老者也抬起头来,与杨玄渡的视线对了起来。
杨玄渡双手一合,对着老者遥遥一拜,接着踏进了院子中。
此时,老者也从躺椅上起身,对着孩童们一笑,说到。
“走吧,你们今天先回家吧,就和你们的父母说先生接下来有事,所以提前放了。”
孩童们一听今日要早放,接着一个个的手舞足蹈起来,好不快活。一个接一个的跟先生打了招呼就想着家里跑了。
镇子里就这些人在,孩子也基本都是周围的,孩子出去了也都能看见,不怕丢。
杨玄渡则是向着院子里走,路上碰见一个个小孩甚至还会打个招呼,满脸的笑容。
他并不讨厌这种感觉,反而十分喜欢,有种弥补童年的遗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