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老子提醒别做梦 > 第七章 与人为善 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第2页)

第七章 与人为善 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第2页)

二要有爱人之德。一个人如果只能自爱而不能爱人,那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狭隘的爱;人只有做到爱人如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才算有了爱人之德。正如古人所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三要有利人之行。在社会生活中,“爱语”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甚至有“回天之力”。但是,人们之间的相爱,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言语上,还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佛教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救人性命、出于纯正之爱的行动,比在侍奉佛祖的宗教活动中献祭大象和马匹而度过一生时光要更伟大。”

然而,人际关系也常常像自然界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正如墨子在《兼爱》篇中所云:“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现实生活中,许多宽厚的人,常有“己愈予人己愈多”的感受。在人们之间的交往中,总是有思想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把自己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奉献给他人,而自己的感情并不会因“给予”而

减少;相反,我们给予他人的愈多,那么自己所得的也会愈多,从而也就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更加丰富、高尚。

老子的琨醒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人间需要每个人都永存爱心,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敌人,善待我们这个和谐的世界。

230

最好的行善没有功利心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老子o第三十八章

【译文】

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具备了“德”;而下乘品德的人,从来不放弃形式上追求“德”,实际上没有真正具备“德”。真正具备“德”的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形式上具备“德”的人,顺应自然却是有心作为。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实际是说,一个人要求名求利,立功立德,必须首先要从不求名利做起,不能自恃有德。假如处处表现自己的有德,唯恐失去自己的“善”名,那实际上就已失去了德、名。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上德不德”,做善事是应该的,不要故意去做好事追求名声,也就是不为名声而故意去做好事,这样才能安心,心平则气和。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为了让人家去表扬,为了让人家叫我们好人而做善事,那就不算善事了。比如,有很多人捐款救助别人而不留下姓名,不企求任何回报,这就是“上德不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

有以为”,实际上是说抛开功利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善事,这样心灵

饭吃,我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希望你回报啊!“

这位老婆婆不是故意为善,而是出于慈母之爱心,决不望报,真是上德、上善!

老子主张”上德不德“,就是叫你不要逃避,真为善,也不要为了因果报应而故意求善,那样往往是无果而终。比如,常常碰到信奉宗教的一些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好多善事,磕了好多头,拜了好多佛,念了好多经,为什么还会遭遇不幸呢?这种心理就是为了一定目的,或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去行善,其结果往往让人失望。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与孙武齐名的吴起最善用兵。他足智多谋,士卒也愿卖命,故能百战百胜。《史记o孙子吴起列传》上记载:“吴起作为一个将领,他

的饮食与衣着,全都跟士卒中最下级的相同。他晚上睡觉的地方,不加铺盖,行军的时候,不骑马乘车,亲自背粮食,一切都跟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中有长皮肤肿烂病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脓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旁人不解地问:“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兵卒,而贵为上将的吴起亲自为他吸出溃疮的脓汁,你为何反而哭起来了呢?”那名士兵的母亲解释说:“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曾为我孩子的父亲吸过脓疮,孩子的父亲为报答他的恩德,在战场上格外卖力杀敌,结果就战死在沙场上了。而今,吴公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这孩子又会为他卖命战。死在哪里To想到这点,所以我禁不住要哭出来了。”

吴起对士卒好,还亲自为士卒吮吸疮疽的脓血,并非真心行好,而是为了让士卒感恩图报,战场上为他卖命,这便是“下德”。当然具有吴起这种“下德”的将军今天也几乎见不到了,有几个将军能与士兵同甘苦?

如果我们为老子的这段话作一个总结,那就是:不要故意行善,更不要为名或利行善;大错莫犯,小错要慎,最好别犯。小的迷惑,使人迷失东西南北,大的迷惑叫人失去天然性情。真正的聪明是安于自然常态,不可画蛇添足。顺着自然规律去做,就可以养护精神,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善始善终,得以安享天年。

“老子的槌應

■■■■■

盯着回报的行善,不纯洁。做善事是应该的,抛开功利心,自然而然地去做善事,这样心灵才能得到升华。没有功利心的行善是最好的行善。

做人一定要厚道

【原文】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o第三十八章

【译文】

所以,男子汉大丈夫,选择淳厚而不选择轻薄,选择朴实而不选择虚华。

老子很重视人的厚道,在《道德经》一书中,他反复地从各个角度阐述。老子认为,”道之华“为”愚之始“,即高尚的道德是纯真朴实的,如偏于奢华,则是愚昧的开端。

他还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他认为人要仁慈大度,多为他人着想,以诚信之心去感染转化他人,从而创造出一种同心同德的群体气氛。

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朴实的语言中。做人要厚道,无论讲给谁听都像是一句略显多余却又无可厚非的、充满乡土气息的俗话。认同归认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面无惧色地承担起“厚道”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呢?

其实,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

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