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龙吟诧异问:“蝶儿,你怎么知道龙荣雪的身份可疑,我所想的计划,还有黑岭的阴谋?”
萧玉蝶思绪眉头,皱皱道:“去年的冬天,皇上召见我见一幅《对雪》图,有题无诗。如不细看,以为是一幅雪景美亭图,若是细琢,那亭下站着一位女子,一袭白衣,潇洒仙逸,侧侧的面庞,也足矣让人一见奢望,一顾倾人城,再顾倾国。当今皇上虽与我说的是谈话叙诗,属实为的画中的女子之谜,后来江公公上前探视,吓的面容失色,魂不守舍,他却说是你的母后,而皇上口中却说,皇后娘娘虽长的天姿国色,却及不上画中女子的几分,何况从面容上也可看出他们的年纪相差相远,又怎会是皇后娘娘呢?”
荣龙吟似乎明白了,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父皇、母后从未想过与我选太子妃。那日,是我想错了,不想意境却用于此。”萧玉蝶分析道:“不错,皇上不正是为了柔妃的事吗,不巧的是,皇上又不让再查,当时我很诧异,直到遇见了龙儿。”荣龙吟接着萧玉蝶的话说:“所以,你惊醒明白,画中的女子像极了龙姑娘,然后你进宫又假装错走‘景依苑’,要看看龙姑娘与母后长的是否相像,结果你却撞见了一桩艳遇,后来还挨了鞭子,哈哈哈。”
萧玉蝶见荣龙吟那挑眉谐趣,调笑他,便笑骂道:“去你的,没有一点君主德礼。”
荣龙吟兴趣极高,问道:“那后来呢?一见钟情,不过钟情的不是千诺公主,却是江湖那个倾国倾城的小妞也。”
萧玉蝶将手中的蝶褐竹笛砸向荣龙吟,萧玉蝶故意仍偏,坐在凳子的上荣龙吟伸手去接,人连同凳子跌落在地上,荣龙吟白了一眼萧玉蝶,做了一张鬼脸。萧玉蝶大笑,柔声道:“后来便暗暗清查,不料的是龙儿一直被人追杀,她四处零落,无家无居。然而,事情越来越棘手,直到轩公子的出现。一日,他将我约出,要我停止手中的动作。当时,我不解,一心一意只为龙儿。那轩公子说: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希望我能帮他照顾龙儿。轩公子的至情至深,如此诚腑之态,使我敬佩。他告诉我,希望龙儿的身世永远成为一个谜,不要掀起,不然,于龙儿、于国家都会不利。轩公子那迷离的双眼,一时恍惚一时邪冷,眼角余眉却不曾有的笑容紧皱着,声音柔情万分,希望龙儿远离恩怨情仇,愿她永远冰清玉洁,冷傲无双。”
荣龙吟起身,跳坐在凳子上,不偏不倚,坐的位正板直,又是逗笑萧玉蝶:“那轩公子与你交代的像是后事一般,不过轩公子真是无私,情愿把心爱之人放手于你,艳福不浅哦。轩公子有没有说龙姑娘的母亲是不是柔妃,那她的父亲又是谁?”
萧玉蝶呆了呆:“轩公子只说龙儿的母亲正是柔妃,至于父亲,他说当年的柔妃进宫时怀有身孕,直到产下龙儿,皇上怀疑不是他的龙种,而后大怒,下令将柔妃诛死,将其刚出生的龙儿火刑。龙儿是被人从宫中调换救出来的。”
荣龙吟紧皱眉头,愤怒道:“父皇好狠的心,无论是不是他的亲生骨肉,可视为天下黎民,怎会如此残忍,何况还是刚出生的婴儿,如此无情无义。当年的事,我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那轩公子也许是想让你停手,不再查下去,只说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实情可疑,想必那轩公子也是个人物。”
萧玉蝶赞同荣龙吟的说法,点点头。
荣龙吟站起,目光深邃,飘悠道:“看来事情已到了顶峰,收不回来了。”
萧玉蝶悲伤道:“我却没有好好的照顾龙儿。”
荣龙吟忽然问:“你为何会在途中昏迷?”
萧玉蝶苦涩,一脸愁容,便一一说了途经丞相府邀请。
荣龙吟愁眉:“父皇将我调离这儿,原来是让我暗做准备,误会了父皇,可当年的残忍……”
天地风起,狂如狂乱,雷电交加,硕大的雨滴急速而来,满地的积水淹没了整个世间,像似悲怒的怨恨一并发泄。
☆、第四十六章 计谋和亲施法还血冷王子
“雪夜国”的宫殿白玉如座仙宫,美幻的鲜艳无比,变幻莫测,玉白的宫墙,瓦璃似魔幻一般,无比亮华,溢彩丽眼。
朝堂上文武百官整齐有序,大殿上坐着的是一国之主,君名:敬明新鹤。金黄色的皇冠,一身黄袍显得宫殿靓丽春生。圣君微长的脸,黑银色稀散的短胡须只有两寸长,长着一张和蔼温情的脸,慈善、明稳明镜的气势,身旁端坐着一位丽人,便是帝后文晴程,一脸的笑容,长的秋水芙蓉馨静,岁月却未掩盖她的容颜,美貌依旧如往。
帝王和蔼说道:“今日是逢‘荣迎国’和亲的到来,以我国的习俗,是看未来的新主与新人的见面之后,二人是否情意相投,再定夺太子的婚事。朕的意思是即刻定下,按‘荣迎国’的惯例,三日后,为太子举办婚事,各位众臣可有意义?”
众臣行礼:“帝王圣明,恭贺吾主。”
殿外传来一个顽皮稚童的声音,大喊道:“我大仙第一个不同意。”一蹦一跳来到了大殿上,瞪吹着胡子,两手掐腰,直板着身子,众臣都乐乐一笑。
帝王与帝后也不介意,随后笑出了声。
帝王敬明新鹤,和善道:“童稚大仙,那依你的意思该怎么办?”
童稚大仙想也不想说:“解除和亲。”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帝王毫不在意:“唉,大仙言过了。两国一向和善,怎能解除和亲,岂不成了我‘雪夜国’毁约,失了面子,后果不堪设想啊,再想想别的办法?”
童稚大仙噘噘嘴:“那这么说是不能毁婚了?”
敬明新鹤笑笑:“毁不得。”
童稚大仙一时没了办法,干脆坐在大殿上闹了起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么做才好呢?”
众人见童稚大仙那孩子般天真,大殿一时成了家堂说笑的地方。
帝王一脸和气:“大仙稍安勿躁,孤王知道你担心何事,朕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