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任以虚面无表情,缓缓说道:“人人都知晓读书可以翻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明朝的普通百姓家里,有多少人,真的读得起书?”
“书是读书所必须的,但是读书所必须的东西,难道就只有书吗?”
“十年寒窗固然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十年寒窗,吃什么,喝什么?”
“更何况,大明本质上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如果家中需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就意味着,这户百姓的家里,会失去一个劳动力。”
“纵然即便如此,按照一个,五口之家的规模,供养出一个读书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为什么没有?”
“因为压在穷人家上面的担子,是可以调整的!”
“除了田赋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叫地租!”
“而土地的主人,便是士大夫!”
“他们自己或许都没有意识到,但是人的贪欲是无穷的,他们会本能的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高。”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士大夫越有钱,后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新的士大夫。”
“而穷人则是生计维艰,活下去都难,更何况是供后人读书了!”
“如此一来,虽然时而有零星的穷人家的孩子,会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成为一时美谈。”
“但是绝大部分的土地,财产,仍旧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那些零星的“寒门贵子”不过就是挂在穷人面前的一块饼罢了!”
房间里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士人皆以,耕读传家为荣。
何为耕读传家?
不就是收租,读书。
“砰!”的一声,朱元璋拍案而起。
“对!就是这么回事!”
对于任以虚方才所说的那些事情,朱元璋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就是朱元璋当年在凤阳,所遭遇的一切。
难道佃户就不知道,供孩子读书,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吗?
知道!
但是读不起!
你村里的地主,看着你家的日子稍见红火,就会上门来通知你,明年涨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