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便是程铭处心积虑为李达康精心准备的一份投名状。
在地方官场错综复杂的权力架构体系之中,专职副书记这一职位堪称是货真价实的三把手,其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和所能施加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从肩负着监督执纪重任的纪委书记,到掌管着干部选拔任用大权的组织部长。
从把控着舆论宣传导向的宣传部长,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政法委书记。
再从统筹经济发展全局的常务副市长,到分管各项具体事务的常委副市长,以及负责协调各方工作的秘书长等等。
这些身处不同关键岗位的市委常委们,无论是谁,内心深处对于专职副书记这一职位都会抱有强烈的向往和觊觎之心。
毕竟,一旦成功晋升到这一职位,便意味着能够踏入一个更高的权力层级,进而拥有更为广阔的政治发展空间和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
而在这激烈的职位竞争角逐中,谁能够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到机遇,并迅速采取行动进行精心谋划和巧妙运作。
谁就能够在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抢占先机,从而大大提升自己最终成功上位的概率。
程铭此刻的这一行为举动,无疑是将这个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消息拱手奉送给了李达康,这简直就像是送上了一份价值连城的天大恩情。
当然,他也并非没有其他选择,比如他完全可以选择直接去找某位市领导,将这个消息私下里透露给对方。
但正如他自己之前所说的那样,他与其他市领导之间的交情仅仅是泛泛之交。
彼此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紧密的联系,对于他们的真实想法、政治抱负以及背后的势力关系等情况都知之甚少。
所以根本无从判断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位市领导作为消息的告知对象才是最为合适的。
即便他运气爆棚,阴差阳错地选对了人,可由于双方之间并没有足够深厚的利益关联和稳固的情感基础作为支撑,他也很难从对方那里获得实质性的回报和好处。
毕竟,在官场这一现实而又复杂的环境中,没有哪位市领导会仅仅因为他所提供的一个消息,就贸然地选择与势力庞大的秘书长祁同伟公然作对,从而将自己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之中。
然而,李达康却与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李达康在官场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人脉资源网络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他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个消息,巧妙地与各方势力进行周旋和交易,将其潜在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和发展机遇。
于此同时,李达康的脑海中正马不停蹄地对有可能接替柯文哲担任京海专职副书记的人选进行着细致入微的筛选与甄别。
祁同伟毫无悬念地率先被排除在外。
李达康与他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激烈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完全是水火不容的态势。
李达康曾多次展现出了隐忍和退让的姿态,试图缓和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然而祁同伟却毫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步步紧逼,没有丝毫收敛的迹象。
在这般严峻的局势下,莫说是让祁同伟去角逐专职副书记这一至关重要的职务了,就连他现有的秘书长职位,李达康都坚定地认为他已不再具备继续担任的资格和条件。
因为倘若让祁同伟继续留任,只会使得局面愈发混乱不堪,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侯亮平同样也被李达康从候选名单中剔除出去。
侯亮平背后所拥有的强大家世背景,犹如一座坚实雄厚的靠山,给予了他在官场中一定的优势和底气。
再加上他目前担任的常委副市长这一职务,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
若他有意向去争取专职副书记这一职位,理论上来说并非毫无胜算的可能。
但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侯亮平从省里调任到市里仅仅才过去一个多月的短暂时间。
在官场严格且复杂的人事调动规则和不成文的惯例约束下,如此短暂的间隔根本不足以支撑他迅速开启第二次职务调动的程序。
这种过于频繁且不符合常规的职务变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