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马力克却对那个商人说:“向真主发誓,原先我是不来清真寺的,但是在我看到你太无知太迷误,无缘无故地伤害过路人,正是为了你我才来这里的,我为你而痛心。所以我来清真寺,想要祈求真主让他引导你走正道,我并没有像你猜测的那样想严惩你。”
只有宽容的人才会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在面对困难,或是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能够遇难不惊,头脑冷静,凡事都以大局为重。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去把别人心田的冰雪融化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愚蠢,大概也会苍老得快;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忽视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难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因为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失之时,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邻居也觉得很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
(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说邻家的污秽不堪。有一回她故意地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地待人,而是去轻易地指责呢?即使脏的真是邻家的衣服,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不会给自己造成任何损失。
大凡有影响有魅力的男人,都具有宽容这一良好的品质。他们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7.得体的幽默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催化剂,也是松驰自我的调节剂。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适时恰当地运用幽默,不仅可以让双方消除距离感,还还可以消除尴尬的场面。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一个幽默风趣的男人,一定是一个备受青睐的男人。在芸芸众生中,你想成为受欢迎的男人吗?那么你就必须拥有超越常人的幽默感。
有一次,一个从俄亥俄州来的人前往拜访林肯总统,当时,正有一队士兵站在门外,等候林肯训话。
林肯请这位朋友随他外出,并继续和他交谈。当他们行至迥廊时,等候的士兵们齐声欢呼起来。那位朋友本应该识趣地退开,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于是,一位副官走到那人面前,嘱咐他退后几步,他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失礼,窘得满脸通红。但是,一边的林肯却立即微笑着说:“白兰德先生,你得知道他们也许分辨不出谁是总统呢!”在那难堪的一瞬间,林肯用他的幽默化解了这一窘迫的局面。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幽默,它不是天才、高智商者、喜剧演员的专利品。只要你常看一些笑话故事、歇后语,学习让嘴角向上翘,换个新鲜高度欣赏事物,必能找到幽默和学会幽默。
使人欢笑,使人快乐。你做喻快的事、说愉快的话,就会把欢乐散布到四周。如果你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那么你也治愈了自己,因为欢乐是—剂精神良方,能超越一切障碍,也会伴你成功。
幽默虽好,但不能滥用,滥用幽默不光使自己陷入尴尬和困境,而且导致别人轻视你,使你丧失人格价值。在众人的目光中,喋喋不休者仿佛如小丑一样可笑,故作幽默者更胜过小丑。因而我们运用幽默时,千万要注意时机、场合和对象。
(1)幽默,要讲究时机
英格兰人常说:尽管幽默力量很重要,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时机恰当的时候,你就去用它。
西方4月1日的愚人节,是捉弄人的节日,这一天,如果一个足不出户的小伙子突然接到姑娘约会的电话;一个姑娘突然接到不是父母的父母来信;一个人到澡堂洗澡,衣服不翼而飞;一个学生去上课,教室里却空无一人。谁都想在这无所顾忌的节日里高高兴兴地捉弄别人,而被捉弄的人发觉上当后也为实实在在地被人捉弄而高兴。
愚人节,一个人在街上散步,突然背后传来吆喝:“请让开,便桶来了!”他急忙闪开,一辆自行车匆匆而过,上面是一个小伙子带着个漂亮姑娘。
如果上述事情不是发生在愚人节,而是发生在其他的时候,可能不但收不到幽默的效果,还会使他们觉得无聊,甚至引起他人的反感。可见,幽默不是随时都可以抛洒的,随着文明的进步,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幽默要讲究时机。
(2)幽默,也要讲究场合
如果你仅仅把讲究时机作为幽默语言的准则,那就太狭隘了,因为要想成功地使用幽默,在讲究时机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大环境。
毫无疑问,讲究场合,才能把幽默运用得更加恰如其分。
在发生重大事件的严肃场合,或者在葬礼上,不合时宜的幽默话语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甚至怨恨。比如朋友正为失去亲人而伤心,你对在灵前落泪的朋友说:“去世的那位先生一定是个个性强硬的人,你看,他现在从头到脚都是僵硬的。”这番幽默几乎可以肯定会受到痛斥。
在庄重的社交活动中,任何戏谑的话语都可能招来非议,在庄重场合,如果你幽默起来没边没际,太过夸张,为追求效果而手舞足蹈、脱离自己的平常个性,也会让人反感,人家会觉得你虚伪浮躁,不够稳重。这会严重影响你的个人形象。
(3)幽默,还得注意对象
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能对乙开,也不一定能对甲开。
一般来说,晚辈不宜同前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在同辈人之间开玩笑,则要掌握对方的性格特征与情绪信息。对方性格外向,能宽容忍耐,玩笑稍微过大也能得到谅解。对方性格内向,喜欢琢磨言外之意,开玩笑就应慎重。对方尽管平时生性开朗,假如恰好碰上不愉快或伤心之事,就不能随便与之开玩笑。相反,对方性格内向,但正好喜事临门,此时与他开个玩笑,幽默的氛围会一下突现出来,效果也会出乎意料地好。
曾经不止一位幽默理论家这样告诫我们:观察对方的个性、好恶和心情,乃是成功施展幽默的窍门。的确,俗语说:“一种米养百样人”,社会每个成员的性格、心理、教养都不尽相同,意趣更为千差万别,假如你对幽默参与者的个性不够了解,那么你苦心经营的幽默必会报废不少。
因此,在社会交际中,要视对象的不同,注意把握分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一些关于盲人的幽默,对于真正的盲人就不适宜了。在社交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对象和氛围,采用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出恰当的幽默。
所谓顾及听众,当然不是一种姿态,一种态度,而是幽默作为交际的艺术天经地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幽默的群体性和共娱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又由于群体是由个人构成的,因此能够娱乐甲的一句话,可能在乙听来是侮辱。如果你忽视了这飞点,一味地强调自我的兴致和偏爱,丝毫不放弃个人的思路,那么,你的幽默将黯然无光。有关种族的幽默是最微妙、最难处理的。当你和一群人都是流着共同祖先的血液时,说说种族的幽默可能会减轻每个人心头的负担;但当一群人分别来自不同的种族时,使用涉及到种族的幽默则会有很大的危险性。
注意对象,了解对象,才容易找到合适的幽默话题;适应对方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分而治之,是现代幽默的最为完美的战术。
最后要说的是,一个真正的幽默家首先要愿意接受他人的信息。当他人幽默地发表意见时,你有义务报以微笑,而不是冷言冷语来泼他一头冷水。因为,幽默并非某一个人的特权,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笑,具有传染性,为他人捧场,你的合作态度会得到由衷的感谢,只要气氛活跃了,该你施展幽默时,也会一路绿灯。
8.不要与陌生人太亲近
既要亲近陌生人,又要和其保持距离,这话似乎有些矛盾。既然要亲近,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吗?
亲近陌生人是不容置疑的,但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如果与陌生人过分亲近,也不一定是好事。这不仅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因为离得太近,使陌生人失去对我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