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改变世界的100个瞬间 > 第十二章 坚持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第3页)

第十二章 坚持的人才能笑到最后(第3页)

你会觉得他的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这个故事肯定会让很多高校毕业的骄子们不服气,我当初听了也是不以为然,这些事谁都会做,没什么技术。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我们的一个外来打工仔取得的成功归结于机会和运气。后来有位朋友的一句话,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事是很简单,换了你去做可能比他做得更好,但你会选择这件事,并坚持做下去吗?”

是啊,这样的小事我们能坚持做下去吗?敢拍着胸脯说能的人,怕是没有几个。其实说白了,任何事情都在于坚持,有坚持才有卓越。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残疾,他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的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帮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就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母亲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最后,巴雷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毕生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任何成功都需要坚持并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在完成一件艰巨的工作时,面对困难,一定不要放弃,因为坚持的下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霍华德·卡特,是第一位发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今天开罗博物馆珍藏墓中的那些贵重文物。那是1922年的冬天,卡特几乎放弃了可以找到法老坟墓的希望,他的赞助者也即将取消资助。卡特在自传中写道:“这将是我们待在山谷中的最后一季.我们已经挖掘了整整六季了,春去秋来毫无所获。我们一鼓作气工作了好几个月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有挖掘者才能体会这种彻底的绝望。我们几乎已经认定自己被打败了,正当我们准备离开山谷到别的地方碰碰运气时,要不是我那最后的一锤,我们永远也不会发现,那些超出我们梦想的宝藏。”

坚持让我们成功,让我们卓越,也因为有了坚持,我们的人生又多了许多的奇迹。坚持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药,它挽救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第六节过程曲折并不预示结果失败

逆境并不可怕,逆境也击毁不了一个想成大事者的进取心,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有不服输的信念,对生活的前途充满希望,勇往直前。

成大事者常常能从生活的小事情中挖掘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挖掘自我也是重新塑造自我,因为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也许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愿望而活。

挖掘自我、实现自我就是使人的愿望得到最大的满足,正是这种愿望才使得人们追求成功,得到有意义的人生。

全球著名武打影星成龙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是一般的打工族。

成龙不喜欢读书,成龙能够成为集编、导、演才能于一身的世界电影巨星,是成龙在漫长的时间里摸索和挖掘自己优势的结果。

成龙小时候的理想并不是当演员,他的最大兴趣是练一身好武功,当个大武术家,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8岁时父亲就不得不把他送到香港著名武师、京剧武生于占元的门下。进了于占元办的中国戏剧学校,成龙的兴趣完全不在学戏,只是想学武功,为此经常受到师傅于占元的严厉体罚,但成龙毫不在乎,只要能学武,什么代价他都愿意付出。10年的时间,成龙练就了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并且锻炼出了坚强的体魄和意志。

成龙8岁时因和师傅到夜总会表演特技开始接触电影圈。他从10岁开始当小童星直到20岁,演了不少角色,但是始终毫无名气。成龙揽镜自照,认为自己属于那种“在别人面前晃一千次也晃不出印象的人”。他对自己在这一行业里究竟有什么优势,究竟该怎么走也不清楚。

1975年,成龙失望地告别影坛去了澳大利亚,在那里,他白天当建筑工,晚上当演员。

1976年,成龙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名导演罗维的《新精武门》一片中担任主角,影片上映后,赚了350万港元,但成龙还是没有红起来,此后成龙在罗维的公司拍了9部影片,一直扮演冷面彪悍的“硬汉”形象,但一直没有走红,罗维导演很奇怪:“成龙功夫好,身手又漂亮,凭哪样不走红?”

就在罗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香港思远公司的名导演袁和平看中了成龙,让他主演喜剧影片《蛇形刁手》。

袁和平认为成龙身材魁梧,性格粗犷,但没有那种冷峻、刚烈的肃杀之气,不适合演那类叛逆型的悲剧英雄,也不适合演英俊潇洒的正面英雄形象。袁和平从成龙偶尔的展颜一笑和克敌制胜的得意神情中发现了成龙的憨厚、调皮、可爱等因素,他认为成龙扮演喜剧性的人物一定会成功。

就从袁和平对成龙进行一番分析的这一时刻起,成龙终于发现了自己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蛇形刁手》上映后,成龙一鸣惊人。

1978年10月成龙主演的《醉拳》一上映,成龙便大红特红,被称为“李小龙第二”。接着成龙自导自演了《笑拳怪招》,19天票房便高达544万港元,他彻底走出了“李小龙”的阴影,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

成龙在演《蛇形刁手》之前,已经在电影圈呆了16年,就是这16年成龙结交了一批文化高、有见识的朋友,给自己出谋划策,弥补了自己文化不高的弱点,然后在一次次的演艺实践中,在一次次失败中改正了自己的种种“不可能”,逐步缩小与成功的距离,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优势。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愿望。成龙就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克服了失败,走向了成功。

可见,一个人“持之以恒”奋斗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发现并且塑造自己优势的过程,而不应当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铁杵磨成针”的过程。

只有那些使优势更优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如何挖掘自我也就是在这种愿望中实现的,这种发现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完成,也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完成。

米老鼠的作者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20多岁时,还是个无名的穷小子,一直到了30多岁时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全世界的人们都热爱米老鼠卡通片,在阿拉斯加的影迷甚至还组织了“雪屋米老鼠会”。

沃尔特·迪斯尼,一个艺术创作家,借着卡通作品带给世界欢乐,他也成了巨富,而他的灵感和兴趣乃是起源于生活中一只不起眼的小老鼠。

少年时沃尔特·迪斯尼的志愿是成为一名艺术家。起初他到某报社应征,该报主编看过他的作品以后,认为缺少新思想而不予录用,这使他万分失望和颓丧。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可是,由于报酬非常低,使他无力租用画室,他只好借用一个车库做临时办公地。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后来认为这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对他的影响至少价值一百万美元。

有一天,他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带了一些面包屑给它吃,渐渐地,他们彼此混熟了。有时候,那只老鼠竟敢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有节奏地跳跃着,这为他后来的创意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不久,沃尔特·迪斯尼被介绍到好莱坞,摄制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卡通片。不幸得很,他失败了,不但因此穷得身无分文,并且再度失业。

正在他潦倒不堪的时候,他突然记起了车库里那只爬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那只老鼠的轮廓,“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谁能想到在车库里的那只老鼠,竟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卡通人物的原型。总之,沃尔特·迪斯尼设计的卡通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沃尔特·迪斯尼终身致力于动物卡通片事业完全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赚钱,但他却因此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大事业。

人生的目标很容易设立,而实现目标的路却很难走,只有那些认准目标义无反顾的人,那些意志坚定、决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各种考验,受挫和失败是难免的。很多人就是在这种考验中败下阵来,并不是说所有的失败都孕育着成功,成功只是留给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只要坚持到底,才能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也只有坚持,才能让曲折的过程成就最终令人满意的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