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桂和乔福互相看了一眼,两兄弟突然点点头,疾步到了垛口。乔福笑嘻嘻的说道:“恪哥,既然没啥好怕的,让我们哥俩也去见见世面吧!”
张恪哪里不知道他们是担忧自己,欣然说道:“好,就让他们看看咱们兄弟的本事。”
哥仨前后到了城外,大踏步向着人群走过去,张恪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亲切而不失庄重,乔桂和乔福亦步亦趋的贴身保护,警惕的看着四周。
岳子轩终于露出了一丝赞许的笑容:“没想到大明的官员还真有好汉!”
“哈哈哈!”张恪大笑道:“好汉不敢当,就是有点胆子有点肥!不过比起你们带着同胞从异域杀回,一路上突破重重险阻,战风雪,斗严寒,拼鞑虏还是差得太远了。你们才是真英雄,好汉子,请受我一礼!”
张恪一躬到地,岳子轩一见,这个铁汉子眼圈竟然泛红了,一股酸楚的液体在涌动。
“这位大人,我第一次听到这么说我们,一路上我们都被猜忌,都被指指点点,有人还骂我们是二鞑子,是败类!总算是到了大清堡的城下,又是当头一棒。心里头的火灭了,身体的血冷了。朝廷是容不下我们的,岳某也未必看得起这个没用的朝廷!刚刚马兄弟说要去落草为寇,我也是这个意思,大人你还是请回吧,我们心意已决,别浪费吐沫了!”
张恪上下打量了一下岳子轩,他的个子不过一米七左右,但是格外的粗重,浑身像是肌肉山一样。语气之中带着难掩的愤怒,手指的关节噼里啪啦的作响。
“哈哈哈哈!”张恪突然仰天狂笑,指着岳子轩说道:“说得好,我问你,你还自认是大明的人吗,身体里流的还是汉人的血吗?”
“怎么不是,老子一万年都是汉人!”
“那好,我再问你,受了一点委屈,遇到一点挫折,就让你退缩了,你对得起在路上死掉的弟兄吗?还配当铁骨铮铮的汉人吗?”
“你!”岳子轩咬着钢牙,像是受伤的野兽一样,大声的嚎叫:“是朝廷对不起我们,是朝廷容不下我们,我们这些人就是弃民,当官的骗了我们,除了落草,还能干什么?”
历经千辛万苦的人们都委屈地涌出了泪水,不知不觉间哭声一片。
张恪环视了四周,眼圈也红了。
“回家!”
两个字,一下子触到了最脆弱的神经。
有人泪眼婆娑的抬起了头,痴痴的问道:“还有家吗?”
“当然,就算没有,一样可以重新建一座家园!欢……迎……回……家!”
第四十章 千里之行始于村长
岳子轩清楚的记得三年前,父亲临死的时候,嘴里喃喃说的两个字就是回家!被鞑子掠去二十年,每天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饭,看着一个个同伴死去,那个顽强的汉子都硬撑着,熬着,为的就是能再看家乡一眼!
岳子轩的眼睛也模糊了,他紧紧盯着张恪,这个年轻人或许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大人,请您说实话,我们还能不能回家,这里还是不是我们的家!”
张恪并没有急着回答,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所有的男女老少也都把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肩头无形的担子比什么都重。
张恪最后坦然的面对着岳子轩,叹了口气:“说实话我的把握也不大,关键还是要看你们自己!”
听到张恪的话,在场不少人都低下了头,反倒是岳子轩突然哈哈大笑,咬着牙说道:“好,还算老实,你要是大包大揽,满口哄人的大话,我现在就宰了你去当山大王!”
张恪挑了挑眉头,傲然的说道:“我的方法再差,也比当山大王强!夹在大明和蒙古中间,或许还有建奴,你觉得自己有本事在刀尖上跳舞吗?真要是落草为寇,只怕七成以上的人都过不了这个冬天,就要冻饿而死!”
残酷的像是,岳子轩终于低下了头,脸上痛苦的挣扎着,他猛地单膝跪地。
“请大人为我们指一条活路吧,只要乡亲兄弟能有活路,岳子轩愿意任凭处置,绝无怨言!”
这条汉子面对着鞑子的追杀都没有低头,此时却跪在了地上恳求,所有人都眼含着泪水,默默的跪在了地上。
张恪走到了岳子轩的面前,突然也跪在了地上。
“说起来张某不过是半个读书人加半个生意人,还不是大明的正式官员。我没本事给大家活路,只能跟着大家伙一起拼,一起闯!从出城的时候算起,咱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相信我?”
“愿意!”听着张恪诚恳的话,岳子轩差点脱口而出,他最后还是忍住了,说道:“有好办法我们就听!”
张恪点点头,说道:“好,既然这样,我就把想法和大家说说。你们这次回到大明,说实话朝廷并没有准备好安顿你们,就算是想准备,眼下的朝廷也是有心无力。所有的粮饷都用在了对付建奴之上。为了安顿你们,大清堡的官不得不征用老百姓的房舍田地。大过年的没了家,恐怕谁都一肚子怨气!城中百姓对你们有反感,还请大家将心比心,多体谅一二!”
岳子轩一听,顿时一脸的无奈,忍不住说道:“大明不是金银没脚面,怎么连千八百人都安顿不了,这还是天朝上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