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活”、“死”二字号,都得要“大字号”把毒研制出,而研制出来的毒和运用方式,就由“小字号”来收编发配。与是,“死字号”和“活字号”的人都尊重“大字号”,因为没有“大字号”对毒力的创造和研究及发明,他们就像军队中有兵有卒但无兵器盔甲可用。同理,他们也力图巴结讨好“小字号”的主事人,希望能取得最新毒力的传授和调配方法,增强自己“号”里的实力。
“毒步天下”温蛇就是“大字号”里的一流人物,是主事人之一,他所创的“花生堂”更一度是“老字号”代表重地,他所辖的“知不足斋”更是武林中无人不惧、莫敢不从的“用毒圣地”。
由于他所发明的,不管活人还是杀人的,都很有威力,杀伤力奇巨,所以,不但武林中人都不敢招惹他,江湖好汉也处处结纳贿赂他,连号内的同门也多方示好,希望有温蛇提供威力强大的毒方和援助。
直至温蛇研制出“山字经”之后,曾宣称他已:找到毒力和功法的配合与运用,二合为一,天人合一了。“不过,不久之后,他却心态大变,脾气燥烈,下手歹毒,杀了几个不该杀的人,得罪了几个强大的帮派和势力,而他,好像也受到“小字号“的反映和警告,自行宣布暂隐江湖,而且还表示”山字经“乃”应无其事。创发明无功,已将药方制法全毁,以免误人误己”。
未几,温蛇也离奇逝世。
他一撒手尘寰,立即有人在他灵堂“花生堂”前展开争夺战,后闻说是由一道人用毒计及炸药杀伤了竞夺者,得手而去。
()
这个下毒手的人有传就是三鞭道人。
(全文请看“山字经”)
少年无情 … 第二章 武林那末远,是侠也断肠
这是诸葛先生告诉无情的武林传奇。
诸葛先生、大石公、哥舒懒残、舒无戏这些“自在门”好手或好友,常常都跟无情谈很多江湖事,他们的目的,无非是除了怕无情不便行动,心情闷,供以消愁解困,同时,也有悉心培植,让他在未涉江湖之前,先行多了解一些江湖风雨,武林风霜,以免日后真的行走于黑白道上,万一应付失当,坏了大事,误了性命!
更重要的是,无情也愿意听。
想听。
他常眨眨黑亮亮的眼珠怀想:真的有一日,他也能参与涉足入那一个多风多雨、多险诈多险滩,多激|情多侠情的江湖上,那又会是怎么一个局面?他会迷失其间?还是逆水勇进?或是中流砥柱?抑或溺毙其中?
他人在轮椅上,只能怀想江湖。
可是人近青年,只能遥想江湖,那多花多柳、多仇多煞、多刺客多杀手多侠侣多梦想的江湖……武林那末远,是侠也断肠。
诸葛先生看到无情的眼神,心中就痛了一痛:
(不行,就算余儿无法行动自如,也一定让他去江湖上闯一闯,要偿他夙愿,这才不枉他这一身智谋才情、坚毅心情!)
——如果要达成他这愿望,就一定要心忍、心狠些才行。
忍心些才能调训他和其他弟子们武功。
狠心些才能让他和其他子弟可幸免于江湖鬼魅魍魉的魔爪中。
——如果能让这些亲如儿女的门生能够遂大志、能保福安,他宁可作严父,而不为慈父。
那是诸葛正我当时的感触,无情并不得而知。
他只是沉醉在他所响往的江湖里:相形之下,武林中赤裸裸刀光剑影你胜我负的斗争,还是远比宫室里党同伐异你虞我诈阴森森的陷害来得清脆俐落、痛快淋漓多了!
他从诸葛小花口中得悉:原来世叔与温蛇也是世交。
温蛇原本是有志于研究一种毒力,或是一种功法,能够冠绝天下,只要他能掌握了,或找可托重任的传授予之,就可以号令天下,同时也震慑皇土,让奸臣惧而乱贼诛,使逆将忌而贪宦畏,平盗寇而?叛徒,平靖天下,无有不从。
而温蛇的志愿,也是要光大“老字号”温门,同时要使得“老字号”温家人马步向正途,为国尽忠,为民除害,为人谋福,为世所用。
诸葛正我本来就看好温蛇。
因为“毒步天下”温蛇,本来就大气大慨,而且才气纵横,堪称大智大慧,独步天下,博学旁通,故寄望甚深,甚至,诸葛神侯和懒残大师乃至天衣居士,都分别将自己武学上和药物上的启悟及知识,皆提供给温蛇,以期他早日达成宏愿。
开始,温蛇殚精竭智,出尽浑身解数,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不是输在运命多舛,就是在重要关头,无法打通要害,冲开关节,到头来还是有小发现,而无大成就。
过程可谓甚为艰辛。
温蛇为研究“山字经”(原为“三字经”:即毒经、内经与脉经共振合运三次为第一境,“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为第二境,“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是第三境的层层推进,易名为“山字经”)之际,很惶恐的发现世已几近无“英雄”矣,暗器、流矢、火药的发明后,连将军的作战能力,已不受重视了。学界的理论,发明的也早给人发展了。要独创一格、独树一帜的成大事,恐已不容易,哪怕是诗歌辞藻,亦已为古人写满了,后续无人了,更何况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温蛇所创毒法,不是过毒,与世有害,就是过高,当世无人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