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意思?”
……
弥纪踏出木屋低矮房门,最后朝里窃视一眼,看到那个短发的女孩子手指点着下巴仰头思索起什么。
她时而微蹙眼眉,似乎伤口疼痛仍源源不断,血已经止住,她腿上的止血用紧绷布条也已经解开。
弥纪无声叹息,对于这个伤势,她实在有些无能为力。
她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转身,仰头前瞭,密林之上,阳光之下,远处高峰正毅然耸立,待人攀登。
身穿着暗红色粗布衣裳,穿戴木屐的紫瞳少女踩着遍地落叶枯枝,不太适应这种鞋子,生疏地缓步独身远去。
不过走了十几分钟,弥纪刚刚又用石头在树上刻了一个只有自己可以看懂的指明方向的记号。
便就见到面前,这满是干枯枝叶的山林地面,枝繁叶茂阴影覆盖之下。
每隔十几步,便有一具枯尸。
皮肤与衣着呈灰,身体破烂不堪,白骨森森外露,因为时间过长,甚至没了腐臭味。
尸身表面盖了一层落叶,像是与环境融为了一体。
弥纪皱着眉,刚想快步离开这里,却先看到尸体腰间落有一把未出鞘的匕首,刃鞘画有纹路。
就算有着神明大人的眷顾,自己是不是应该握着把武器才好呢?
弥纪这样想着,蹲下身,像是嫌脏般一点点用手把尸体腰间的匕首摘下来。
……
三百三十、弥纪心惊胆战
话说四海之内,浩浩神州,关山雄踞,大河纵横,沃野千里,气象万千。
有城洛阳,鸾翔凤集之都,中原通衢之地。
长子霈秋,生于书香之家,其上皆为文人学者,奈何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年少已早当家,念书习武之余承担家务琐事,关照弟妹。
镇内教书先生为易学传人,卜出其才,诵诗书后余,便专教霈秋易学,得真传。
后随先生指引,拜宗庙赵氏学习,以易经三书推演兵法——犹如人身有手、足、头五体。领有百万之众,但可协调一体,合为一人只用。
又因赵氏引荐,随裴氏修学剑术武术,少年不负众望,殿试中举武状元,一登龙门,声誉百倍。
独占鳌头,入部领军,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战事。
因其用兵见解颇惊奇,成效卓著,得将军赏识。
可霈秋生不逢时,大唐国泰民安,即便西北也少有战事,两三年来轻易平定之后,随大部兵员回京,得三品官,任职京城巡警总司。
国无战事,除每日事务,率兵训练外,便常于空处舞剑,以易经之理融于剑道,渐触及天人合一之境界。
其舞剑之姿,若涌云涛,如飞雪山,风生兮蒨斾襜襜,雷走兮彤庭煜煜,阴明变见,灵怪离猎,鬼神无所遁逃,万夫为之雨汗。
此姿常被人所见,霈秋渐有剑圣之名,许多文人赠其诗赋,赞其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更有侠情者厚礼拜访,望能学来一招两式。
这事传入皇上耳中,召霈秋来朝,观其剑舞,龙颜大悦。
同时,有日本国遣唐使来朝赠礼,其中一礼木料来自蓬莱山,随即便讲起不死之灵药。
神州近千年前,始皇帝便曾寻此物,终未能得,遗憾离世。不死之药便在浩浩神州便与皇帝相连,如今唐皇帝对此意兴盎然,知有此事,随召京城上百勇武之人,随遣唐使上船一同东去,霈秋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