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一句话,却让大宗师差点拍手叫好,这句话让整首诗的格调都由此而升华。
从龙舟到忠臣再到国家,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也能让人体会到其中对国家的担忧。
至于为何而担忧?那自然是因为大昊如今的处境。
皇帝身体虚弱而太子地位不稳,只知道说空话的文官而武将衰落,北方蛮族入侵且南边齐、赵两国虎视眈眈,如此局势岂不是当年战国七雄的局面重现?
别说诸葛悝感到担忧了,就连大宗师本人也对大昊的未来没有把握。
至于在场的诸位世家大族的二代们,他们当然是忠诚的,但谁能给他们继续荣华富贵,他们才会献上自己的忠诚。
因此这首诗一出,所有人都感到震动无比,众人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吵到了回味此诗的大宗师。
一时之间,周围只剩下整齐划一的呼吸声。
见此情况,沈时也知道需要自己登场了。
这时候诸葛悝连续震动众人,说不定诗会结束就有大臣会举荐他做官,到那个时候,诸葛悝还会不会投靠自己就难说了。
毕竟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得。
自己这个时候定要抓住机会,一举让诸葛悝成为自己东宫的属臣!
“好,好诗!”
想到这,沈时脸上浮现笑容,顿时练练拍手称赞。
听到响声,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看过来,就连大宗师也不例外。
只不过他并没有出口责骂,反而是暗暗点头,这个时候就是收割声望之时,若是沈时再不站出来,他也要想办法将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这位太子殿下了。
“如此佳作,当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想不到流城归顺二十多年,竟能孕育出这般人杰,可见天下英雄并非只出自豪门望族。”
沈时走到诸葛悝身前,目光赞赏地看着这位面容冷峻的年轻俊杰。
而他说的这番话,确实让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倾听。
难道太子殿下准备提拔寒门?这对于世家大族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若要强行命令,恐怕沈时真的就成了所有人都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
至于沈时,他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昊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提拔那些寒门士子的。
当然,诸葛悝是例外,他能被大宗师当面赞赏,又压得众多世家大族子弟抬不起头,自然是有资格特殊对待。
“所以孤打算上奏父皇,将东宫属官的任命交由孤来处理。”
“今日能吟诗作对者,不论其身份地位均可进入下一轮由孤亲自考校。”
“若能回答得让孤满意,则可直接进入东宫为官!”
沈时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他相信自己的这个提议绝对会被这些世家大族们接受。
而自己的那位父皇,只怕也不会太多的反对。
毕竟自大昊开国,这东宫就像是一个小朝廷,太子在属官人选上有很大的自主权。
他沈时不过是跟进一步,像文昌帝请求自己做主罢了,这对于文昌帝来说不算什么事。
听到这话,下方世家大族的二代们纷纷面露笑容俯首再拜:
“殿下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