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生活如是禅
什么是禅?这又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禅宗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既如此,我们就不要勉强回答。且看故事:
唐代的马祖禅师,是继六祖慧能之后南禅一派最为风云的人物。经典上记载,马祖在悟道前,也是个“痴和尚”。他像当时的大多数不谙参禅真谛的人一样,每天坐在南岳衡山般若寺外一块大石头上禅定,用功至深,却一无所得。
般若寺的住持怀让禅师见到后,有心点化马祖,就趁他参禅时问:“你整日坐禅,为的是什么?”
马祖说:“当然是为了成佛。‘’
怀让听了,没说什么,而是随手捡起一块砖,在马祖盘坐的大石头上用力磨了起来。磨砖的声音非常刺耳,让马祖无法静下心来,又觉得好奇:“您磨砖干什么?”
怀让一边磨一边说:“我把它磨成镜子。‘’
“砖怎么能磨成镜子呢?”马祖更好奇了。
怀让扔掉砖,盯着马祖反问:“既然砖不能磨成镜子,坐禅又怎么能够成佛?”
道一心有所动,便请教道:“如何才能成佛?”
怀让开导说:“禅是坐不出来的,佛也是坐不出来的。参禅,不参生活;修佛,不修做人,都是白费力气。‘’
尽管我们无法对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每当提到禅,大家的头脑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僧人,盘腿坐在地上,微闭双目,敲着木鱼,念念有词……受此影响,很多人认为出家人就是一天到晚打坐、念经、敲木鱼,除此之外,啥也不做。其实,这种想法并没有错。因为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以及传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生活上都是乞食于人,依靠信徒或帝王、大臣们供养,才得以维持生活。
但是从马祖开始,这种状况开始转变。马祖与他的得意弟子百丈禅师,对禅宗最大的贡献,就是身体力行地倡导”农禅“生活,说白了,就是做僧人,也要种田,尽量自给自足,而不能光靠信徒的布施与化缘。当代高僧净慧法师,则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倡导”生活禅“。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活方式。因此,包括我的一位朋友在内的很多人,尤其是都市人,都非常向往并做出切实的行动,努力追求有禅意的生活。
当然,向往是一回事,结果又是一回事。别人不敢说,我的那位朋友,非但没有活出禅的风釆,反倒因此平添了不少烦恼。有一天,朋友的爱人甚至跑去找到朋友学禅的老师大闹,让他”还给“自己一个从前的老公。原来,我这位朋友自从学习参禅之后,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做功课“,家事不做,孩子上学也不接不送,老婆下班回到家,辛辛苦苦做完了饭,他还不吃,要吃素食……如此,以往和谐的生活不再,禅意的生活没来,吵架的日子倒越来越多。
毫无疑问,这不是参禅的问题,而是具体到每个人如何参禅的问题。前者说过,即使是出家人,也应身体力行”农禅“生活,该念经了念经,该种田了种田。对于业余人士,更应明白,参禅也好,学佛
也好,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成为生活的负担。
参禅代替不了吃饭。对于身在红尘中的普通佛学爱好者,也即通常所说的”居士“来说,参禅首先要在生活中参、工作中参,其次要学会与家人一起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到自己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夫、为人妻的责任,先将家庭照料好,再参禅。只有这样,才能无挂碍地体会禅学之妙。否则,不仅自己烦恼,家人也跟着烦恼,连带着禅学在世人眼中也变得乌七八糟。
尤为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像在前面故事中提到的马祖禅师一样,为参禅而参禅,搞形式主义。禅是什么?禅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参禅为了什么?为的是智慧--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质问题的智慧。而智慧,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这些,既不可能通过打坐、诵经之类的固定形式求得,也跟用多少功无关。禅这种东西,有点类似于文人的灵感,有时候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但去外面走走,散散心,没准一下子就福至心灵。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拘泥于形式。有时候,想得太多,做得太多,只会起反作用。
我们很久不曾提到的”静心“一词也是一样。表面看来,一本以”静心“为书名的书,肯定应该把”静心“尽可能地体现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其实不然。回顾前面各篇,在很多章节中,我们连提都没提”静心“,但哪一篇又不是在讲”静心“呢?
关于静心的具体实践也如此。真正的静心,并不等同于那种强自忍耐、刻意压制出来的心平气和,当然更不是指身体状态方面的安静。很多人的共同误区,就是以为静心必须安静下来。安静下来的未必是静心,或许是麻木、发呆,或一潭死水。真正的静心,是一种心情上的自在流转,智慧上的圆通无碍。
至于静心的方式,更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生活中有
些人遇到事情,会不由自主地在屋里踱来踱去,这属于明显坐不住的一类人,让他们静坐下来,心情只会更烦乱。但踱一会儿,没准就能想出办法。此外,他们的烦闷之气,多半也会在踱步的过程中得到发泄和缓解。所以,对这类人来说,遇到烦心事,到外面走走,远比坐在屋里更好。而对笔者来说,静心的方式既不是坐着,也不是踱步,而是躺在床上--睡上一觉,一切都会过去。
还有人认为,静心就是想办法让人摆脱情绪的困扰,以为没有情绪就是静心。其实又不然。正如同谁也没办法让狂风暴雨瞬间停止一样,一个人也很难做到让烦乱的心情瞬间平静下来。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慢慢放松,处理好情绪,在此基础上挖掘问题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能改进的就改进,能改变的就改变,不能改变的就接纳,着手当下,放眼未来,而不是注目于不良情绪本身。
2。人生处处皆道场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讲过一个故事:台南某寺院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拜佛,忽然她的儿子跑过来,说:“妈妈,我要吃雪糕。”妈妈没理睬儿子,继续拜佛。儿子以为妈妈没听见,又说了一次,妈妈还是没理他。儿子急得嚷起来:“妈妈,我要吃雪糕,你快给我买!”妈妈怒气冲冲地转过头来,说:“真不懂事!没看见我在拜佛吗?等拜完佛再买雪糕。”谁知儿子反驳道:“等买完雪糕再拜佛吧!佛像每天都在这儿,可卖雪糕的一会儿就要走了!”
林清玄总结道:这位妈妈可能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信佛--真正的信佛是心中有佛,而不是在佛像前虔诚地磕头。
何地,做些什么,都不重要。
古时候,有个教书先生去某寺礼佛,烧完香,他信步来到寺后的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人)正埋首整理花草,便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只见园头僧或是用剪刀将花木的枝叶剪去,或是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外一个花盆,或是对一些看上去将要枯萎的花木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
教书先生不解,问:“这位师父,为什么好好的枝叶您要把它剪掉呢?为什么枯萎了的反而要浇水施肥?为什么这一盆要搬到这一盆里?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说:“当然了。照顾花草,就像先生教育你的学生一样。人要怎么教育,花草也是。”
教书先生不以为然,说:“花草树木怎么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一边忙活,一边说:“照顾花草,一定要把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的枝蔓杂叶剪除,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整个植株才能发育良好,这就如同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而将花木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膺,接触沃壤,这就如同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好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之所以要特别照料那些病弱的花木,是因为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死了,但里面还蕴藏着生机。教育学生,千万不要认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的就对他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料得法,他们还是可以重生的”
教书先生听得连连点头,最后说:“师父,您的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啊,谢谢了!”
人生处处皆道场,这话同样适用于静心实践。有人认为,如果能够每天抽出固定的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好好地打坐、冥想,必定对静心大有裨益。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这并不是说静心就等于打坐与冥想。打坐与冥想,都只是一种静心的形式。静心,无非是一种身心调解。只要掌握了规律和本质,那么坐卧行走,无处不能静心。
比如,早晨排队进地铁站时,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前进不能,后退不行,好不容易进了站,车一来,人群又像疯了似的拥挤、抢座,这一过程,其实是最好的静心修行过程。具体做法是,排队时,尤其是队伍前进缓慢时,慢慢地吸气,缓缓地呼气,最好是用鼻吸,用口吐,同时双眼微闭,不去看身前身后密密麻麻地人头。或者干脆闭上眼,想象自己是在空旷的大草原上独自散步,天上有白云,草间有小鸟,空气中有花香。看到拥挤的人群你争我抢时,要微笑,要理解人们都是为了生活奔波,都不容易。在自己不是很累的情况下,要尽量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人。如果这一趟车太挤,就不要跟人们挤,少安毋躁,等待下一趟列车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