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观想《道德经》第五十章,参详圣人老子的大道言行。自然是孜孜不倦,深受教诲。他浸润其中真我升华,每每福智由灵心而至,感悟所得丰厚体会,便是法则力量增益大辅助,自成其天道酬勤之功德。
圣人老子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万物生灵之命“出生入死”,大体概括了生灵从生到死的全过程。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表明了不同的生命状态及所占生命线比例,让修者聆听明白,坦然面对生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道至简之声。
一个生命体的意义,不在其长短,而在于其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要知道,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无限的德行操守,积极作为创造更多生者意义,拓宽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方是修者休养生息的重中之重。
修者若过度地去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体欲望,虽得满足,却会损害生命意义。
圣人老子在“以其生生之厚”中指出,部分修者因过度养生、贪欲索取生命力量等等手段,终成导致早亡崩道的主因。
于此启示修者,当要克制自我不良欲望,保持住内心的平静和淡泊,遵循自然法则,规律有益生活,才可得道基固本,心态中正。
一个真正善于养护生命的人,自能避开面临危险“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就说明顺应天道,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能使真我处于“无死地”之状态,也于此体现了遵循自然法则,对生命体养生之重要性。
修者在红尘俗世里生活,始终要保持警惕,谨慎行事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危及生命的风险。但也不可过于保守固执与畏缩不前,当要勇时,敢于尝试,善于突破。慧智灵心去,以真我实在丰富的道基意志,拓展真我生命力量。
修者要会知足常乐,珍惜当下所拥有,不过分贪恋非己之福与身外之物,着重关注真我内心的真正需求,从而获得实际意义上的幸福与满足。
一个有道修士,应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以包容理解的心态,对待红尘俗世中其他人,自可增进彼此的信任和了解,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稳定的世道。
《道德经》第五十章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章之意是“人之一生,自打生出来,就已然进入了死亡之路。人以四肢九窍为体活着,人亦以四肢九窍为体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为载体,将自己的生命送到了死亡之地。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道中,世人太过于贪婪今生的享乐了!我曾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正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凶猛的老虎,打仗不会受到披甲猛士的伤害。
在他们的面前,猛牛都不知道怎么投射自己的硬角,猛虎亦不知道怎么张牙舞爪,敌兵也不知道怎么挥舞他的战刀。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已然脱离了死亡的范畴,进入了不死不灭之境地啊!
时空长河幽幽,无尽时空位面万向,太虚幻境似无又有,却真实在于意识境界。多少岁月里亦是虚无缥缈过往去!未来或可期,却是古时月照今时天。
一切一切皆如梦似幻,物是人非处,斗转星移。当掌真我命运数,握大道至简真理自在。
话说从前,从前这个时空位面,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而是在大世界的某个地方,寰宇大世界中。
民间传说,在七个星辰大洋里,几个彼岸花开处,比之须弥山更为遥不可及之地。有一个炉壁都没有的炉火小世界。
若在意识里捉摸,摇摇欲坠的炉子后面,便有个“莫名其妙”的梦幻地。
在这方小世界山的山脚之下,流淌着一条黑漆漆的时间河。河埂两边,有座弯弯的石桥,石桥右边长着一棵歪歪扭扭、疙瘩满树的古杨柳。
古柳上的每一根柳枝,都爬满了怪哩咕咚的尖嘴儿跳蚤!
要知道,若是让一只这样的跳蚤逃了出来,它会变成嗜血的复仇者,让许多人成为牺牲品,若谁个一不小心被它们其中一只给咬死了!嘿嘿!那是不能再转世重生的哦!
而在那么危险又诡异的小世界里,却住着一个非常非常年老的老太婆。她就住在那时间河畔,弯石桥边,赖皮古柳下的红砖青瓦房里。
若说她的年纪嘛!应比小世界里的群山更为老了吧!甚至于比这个大世界里的普通人,那意识形态形成时期,还要老上许多许多。
可这老太婆,她从来就没有想过死。她满口的牙齿几乎全掉光!独留上下两颗门牙还在,她的身板也岣嵝了!她还在不停地干活,干活!她干呀干,干呀干。。。!盼望着有那么一天,自己会因为辛勤而地富裕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太婆整天忙个不停,笨手笨脚,不是绊倒这个,就是踢翻了那个!然但凡是她指尖能碰到的东西,都被她给捡拾了起来,藏好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