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全文免费阅读 > 第22堂课诚信为本受用终生(第2页)

第22堂课诚信为本受用终生(第2页)

我国古代人交朋友,强调一个“信”字。在小孩子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专门有讲交友的章节,而且有种种概括:“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刎颈之交相如与廉颇,总角之好孙策与周瑜”,这些都是说友情的深厚,而诚信是深厚友情的源泉。

相传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分手时,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忙拉着他的手,劝说道:“兄弟,不要悲伤,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偶闻长空一声雁叫,引起了情思,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到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啊!他怎会来呢?”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而已。

范式果然在约定的日子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异常亲热。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事情为后人传为佳话。

顾炎武曾以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以表达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讲信用、守信义,它不仅体现对人的尊敬,也表现对己的尊重。

在社交中,能主动帮助朋友办事的精神是可贵的。但办事要量力而行,不要“言过其实”的许诺,说话要掌握分寸。因为,诺言能否兑现不仅是个人努力的问题,它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平时可以办到的事,由于客观条件变化了,一时又办不到,这种情况是时常发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朋友面前,不要轻率地许诺,更不能明知办不到的事,还打肿脸充胖子,在朋友面前逞能,许下“寡信”的“轻诺”,当你无法兑现诺言时,不但得不到友谊和信任,反而会失去更多的朋友。

有位车间主任在招标竞选厂长演说中,许下一条诺言:保证在他任期内,全厂干部职工在生活福利、工资待遇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位同志上任后,不用心治厂,沉迷于拉关系走后门,企图以此来挽回厂子的生产效益,到年终不仅工人的福利待遇未见改善,差点连职工的工资也发不出。因此,工人们再也不信任他,将他赶下了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诚信待人是一种美德,而且只有这种美德的人才能感动别人,才能纵横交际。反之,在社交上不以信待人或许能获得一时之利,一旦被揭穿,会连原有的都失去,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一诺千金

在社会交往中,虚伪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真诚才是人际关系最宝贵的财富;失信可以毁坏一个人的名声,守信才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和信任。

任何人要想获得长久的成功,都必须随时随地想办法加强自己的信用。但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诚实守信这件事不以为然,不肯在这方面花费心血和精力。这种人肯定不会长久地发展,即使偶然获得了成功,也会很快失败。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为了改变现状,就利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

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天,商鞅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并立下约定,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

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老百姓,他们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其中一个人说:“这根木杆谁都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呢?真不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另一个人说:“大概是跟我们开玩笑吧,不会是真的。”围观的人都认为商鞅的立约不可信,所以无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见状,便把赏金增加,说道:“如果有人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我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商鞅的话音未落,围观的百姓又议论开了。有人嚷道:“大人真会开玩笑,这么简单的事,哪会赏那么多黄金呢?”现在,人们反而更加怀疑了,谁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怕被捉弄。

又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我可以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只见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迈开大步,直奔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们也尾随着他,想看个究竟。

那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沸腾了,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

这事轰动了全国,谁都知道商鞅言出必行,因此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了富强,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人就要讲信需用,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人到头来害的还是他自己。

有一个商人,非常富有。一次,商人渡河时翻了船,他抓住浮在水面上的一捆枯草,眼看就要淹死了,恰巧这时,有一艘渔船经过,商人忙大呼救命,并对船上的渔夫说:“我是大富翁,求你救救我,我一定用百两黄金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渔夫将商人救到船上,并给他找来干净的衣裤,又把他送到岸上。直到分手时,商人也不提酬金的事。渔夫耐不住了,就对商人说:“您答应我的酬金在哪儿呢?”商人回答:“我答应你的十两黄金分文不会少,到我家去取吧!”渔夫忙问:“当初您答应的是百两黄金,怎么现在却说是十两?”商人说:“我说十两就是十两,你一个打渔的,一天能赚多少钱?而现在突然在一天之内得到十两黄金却仍不满足,可真是贪得无厌啊!”渔夫听后非常生气,拿了十两黄金闷闷不乐地走了,

过了几个月,商人又乘船顺流而下,船碰到礁石又翻了,商人又一次浮在水面上火喊救命。恰巧还是那个渔夫驾着小船经过。商人喊:“救救我吧!我愿出百两黄金!”渔夫驾船来到商人身边,看清原来是上一次欺骗自己的人,于是说:“我是个臭打渔的,不想在一日之内得到百两黄金,我实在不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啊!”说完,驾着小船走了。

凡事讲信用的人,他的朋友遍布天下,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广泛交际圈;而不讲信用,凡事为自己考虑,说话不算话的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算计来算计去倒把他自己算计进去,陷入众叛亲离的死胡同无法脱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