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常慧慧抓住一个急跑的人问道:“孩子们呢?他们都回来没有?”她一时慌乱,等意识到自己是随便抓的人时,有些懊恼,便立刻放开了他。
她担心孩子们有危险,就让他们在部落附近的地里看谷场,驱赶鸟儿什么的。这会儿也不知道他们进了部落没有。
而这个族人却没有急着跑,看常慧慧急得团团转连忙说道:“酋长,他们早就回来了,还把院子里的红米抱进木屋里,现在正在那儿呢”
他手朝部落门口的方向一指,常慧慧顺着看去。九斤儿正领着一队小萝卜头拽马缰绳,马背上托着几捆红米。
常慧慧连忙跑到门口,帮忙把几十个牲口拉进来,问九斤儿:“你这是从哪儿弄的红米?”
“妈妈,妈妈,这是我们看谷场的时候在地里捡的,阿强叔叔把牲口借给我用呢。”九斤儿笑嘻嘻地说道,又招呼小伙伴们艰难地把红米卸下来,他还有模有样地顺毛安抚牲口不让牲口乱动。十几个腿脚不太方便而进了放牧队饲养牲畜的族人也在一边帮忙控制牲口。
常慧慧稍微放心,有些部落里的孩子还没学会走路就学着剥米壳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看到小孩儿们这么乖巧听话,她没觉得惊讶。
“这里人来人往的,你们先进部落里去,不要再出去了,马上就要下雨了。九斤儿,你带着小朋友们在院子里把散落在地上的谷子捡起来。知道了吗?”
她说得又快又急,看见一众小朋友们点头应好,她才飞快离开去安排人手把外面没办法及时运回部落的红米秆子集中到一起,再在红米垛上遮茅草席。
“酋长,下面的红米可怎么办啊?雨水会浸坏红米的。”陶拄着拐杖在地里跑来跑去,着急地常慧慧说道。未去壳的红米遇到雨水和土壤就会发芽,这是几年来的经验,大家都知道的,所以陶分外忧心。
陶回来的时候部落已经开始收割,常慧慧召开部落大会的时候她不在,虽然没有时间,但是常慧慧还是耐心地解释,以便她做好安排:“我已经让人提前准备了竹筏,把竹筏用石头什么的支起来,再把红米放上去盖上草席就不会发芽。你放心好了。”
陶果然见到每亩地里都提前放了几个竹筏,顿时放下心来,感慨地说道:“去年你没回来,没看到一下雨浪费了多少红米……”
她话未说完,常慧慧已经走开,跑到邻近的地里呼喊慌乱的族人动作麻利点,继而她自己也加入抢救红米的行列中去。陶行动不便,只得催促族人。
不到一个小时,大雨瓢泼如注,闪电像一只有力的大手把天空撕裂一道口子,骤雨就顺着这道口子呼啦啦地落下来,长久闷热干涸的土地泛着白色的泡泡,像是开水翻滚,而骤然扬起的灰尘仿佛滚水上的白烟。
雷声滚滚而来,常慧慧搭好最后一道草席,看看红米垛也遮得差不多了,身上湿淋淋的,正要让族人们赶紧回部落里避雨,却听到有人喊:“啊草席刮跑了”
她这里盖草席的人也发现不对劲,不顾雨水顺着脸颊滑到嘴里,冲常慧慧喊道:“酋长,不行啊草席要被风吹跑了”他一边喊,一边用手压住草席一角。
常慧慧当机立断道:“用石头压住用石头压住边角”她猛然想起忘了告诉族人这个,她以为既然用到了茅草席,大家应该能想到压边角,没料到还是有些人没经验不开窍。
这风刮得她有些站不稳,草原上又没有什么屏障,她心里慌慌的,还是跑到别处让人把草席的边角压住,又检查之前的红米堆,直到确定没什么问题才和族人一起往回跑。
一进门她就问:“霍虚,孩子们的名字有没有点过?”
“点过了,点过了,一下雨九斤儿就把小朋友们聚到一起,我还在忙,他就拿着竹简点名了。”霍虚也是一身雨水,忙忙地对常慧慧说道,忍不住打个冷战。
常慧慧点头,扫视一圈,见族人们都缩着肩膀从窗子里看外面的雨幕,她先说道:“族人们,先去点篝火暖暖身子吧,别图一时凉快受凉了。”众人相继散开,她镇定了些,问九斤儿:“有没有缺人?”
九斤儿正等着她问,不慌不忙地递上干燥的兽皮衣服给她换,笑道:“都回来了,妈妈,我不会弄丢小朋友的。”
常慧慧拧他小鼻子:“人小鬼大我还怕你把自己给弄丢了。”
九斤儿皱皱被她一手雨水拧湿的小鼻子,不满地说道:“我才不会丢”
“小石头呢?”
“他和如花在婴儿房里给小dd***捏泥巴。”
“你爸爸呢?”常慧慧拉起帘子,在里面换衣服。
“爸爸在帮阿强叔叔找牲口。”九斤儿跳到竹地板下面,生起几堆篝火,别的小屋子里的人感受到温暖,夸九斤儿是乖孩子,九斤儿咧出一口小白牙笑嘻嘻的。
常慧慧听到动静,跑出来一看,果然九斤儿正在收取大家随手给的小零嘴,他都给装到衣服上的小口袋里。
她跳下来和他一起生火,点他额头说道:“就你会装乖长老阿姨没给你吃饱饭吗?”
九斤儿丝毫不受她影响,仔仔细细地拍了拍小口袋,小大人似的说道:“我吃饱了,这是给小石头他们准备着,我可不是小孩,我不吃零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