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道:“非私仇,乃国恨!”
曹操怫然道:“吾为汉忠臣,守土拒贼,尔悍然入境,取吾郡县,杀吾士民,谁负国恨?”
刘备一滞,不错,不能拿曹操未来之事来说他是奸臣,如今他确实处处表现得是汉室忠臣,只得道:
“吾为汉宗室,汉之天下,亦吾家之天下,君跨州连郡,欲行割据之事,且君有雄才,危汉室者必君也。
吾为朝廷除未发之祸乱,正出于忠心。”
曹操慨然道:“七国亦宗室,却为叛贼,平七国者忠臣,史书有载。
刘君郎在益州阴图异志,君出青州昭明不臣之心,不过意图提前剪除汉室羽翼、杀害英雄志士,何须再虚词掩饰?
吾虽不才,必扞卫汉室,不让君危及社稷,耿耿赤心,天日可鉴!”
刘备笑道:“形格势异,岂能一概而论。
向者七国之乱时,圣主在朝,海内承平,黎庶安乐,七国之王以‘清君侧’之名而行篡逆之事,海内弃之。
今天下分崩,帝主失所,奸臣窃命,盗贼蚁聚,人民流移,衰苦甚于秦世。
举凡忠臣义士,无不思有报效,上辅天子,下安黎庶——他人如此,何况宗室之人乎?
刘君郎虽怀二志,阴为不臣,然宗室帝胄,岂俱如此?
袁氏四世三公,家声显赫,今天下汹汹,四海扰扰,袁本初世食汉禄,不思保国安民,反阴图废立,又驱逐朝廷守牧之官,窃据大州,不臣之意昭然若揭,非篡逆而何?
君之所为,吾亦有所知也:
汝世居谯沛之间,世代簪缨,初举孝廉入仕,仗节敢为,忠良清直;倡举义兵,诛乱除暴,谁不敬仰!
吾本以汝为定乱之臣,将为朝廷柱石,何期阿附袁绍逆党,朋比为奸,未得朝廷恩命,徒倚强力而占据兖州,狼子野心,吾已知矣!
乱天下者,必本初与汝也!
君又何必故做豪言,图惹人笑!”
曹操大怒,冷笑道:“滔滔雄辩,难掩君擅入吾州之事实;
满嘴虚词,益显君欲图兼并之野心!
是非不自口中来,忠奸自有青史书!
君杀吾弟,不过私仇,君怀异志,却是国恨,吾与君必不两立于世!”
刘备笑道:“好一个忠奸自有青史书!
人皆言君英雄非凡、文胆武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立。”
曹操亦道:“昔日与君洛阳见过一面,君狼狈流落,凡人耳。
今日方知君真枭雄也。”
两人虽然对对方的品德相互不认可,但对对方的才略却有些惺惺相惜,暗自忌惮,视为劲敌。
既然今日分不出胜负,那就来日再战。
至于罢兵划界等小事,两人也不啰嗦,三言两语就决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划界只是个形势,一旦两方谁先腾出手来,那是肯定毫不迟疑撕毁盟约的。
借口还不容易找么。
最终结果还是以当前实际占据情况而来,兖州之泰山郡、济北国都归刘备。
刘备还占了东郡之临邑、东平之富成、章县。
刘备这次入兖州算是没有白来,过于富庶的地方没捞到,但所占郡县均处于交通要地,极有战略价值。
无盐被夏侯渊破坏,无法驻扎,刘备将大军移至章县,再次派人去劝降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