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朝自幼帝登基直到现在,已经十余载,李御风少年有为,自小在帝王之道的熏陶下,养成了冷静自恃之风。
自他登基后,改国号为天承,万里江山,在幼帝的统治下,倒也繁荣富强。
朝堂文有丞相,武有将军,自幼辅佐幼弟,如今李御风年过十九,早将帝王学深悟其中。
九五之尊,修长的身子慵懒的坐在龙椅内,明黄的五爪龙袍穿在身上,长发束起,头戴龙冠,名贵宝玉镶嵌其中,更显尊贵气势。
朝堂下,百官躬身,肃然起敬。
虽然天下安泰,但仍避免不了天降灾害,杭洲境内,连降大雨,淹没万亩田地,百姓房屋冲毁,四处逃难。
朝堂上,也是一片愁容,百官纷纷谏言,提出治理方案。
李御风浓眉紧蹙,面露些许不悦,“杭州灾情如此严重,朕已经下旨从国库中拿出五百万两白银震灾,举国上下免税三年,为何百姓的生活仍旧凄苦无比?”
灾情刚刚上奏朝庭,身为帝王者,体恤受灾百姓,以仁慈之道处理,可他派去的心腹却在加急信中密报,杭州城百姓,目前状况仍未改善。
上朝之际,他开始一一质问朝堂众臣,却无一人能说出其中道理。
李御风不悦冷笑,“莫不是众爱卿也拿一个小小杭州城无法了,还是杭州知府自身有问题?”
“启奏皇上……”
老丞相躬身施礼,“臣以为,杭州此次受灾严重,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解决百姓重建家园之事,还请皇上息怒,待臣等彻查后,再奏明皇上。”
龙颜不悦,众朝臣皆惧,只能偷眼望向朝堂之首李庭琛,身为辅政大臣,手中又握着虎符兵权,在这朝庭内,众将臣无不看其眼色行事。
李庭琛不怒而威的走上前施了一礼,“皇上圣明,治理有道,急于解决杭州百姓的困难,实乃一代明君,但还希望皇上体恤官员难处。”
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言语间,也无半点恭敬之意,自从上次他提议要自己的侄儿任职工部侍郎一职被拒后,君臣之间的隔阂便越来越大。
李庭琛并不将这个少年皇帝放在眼中,他身为皇朝元老,受先帝追封,手握重兵权,虽言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众人皆知,当今皇帝,也要看着李将军的眼色行事。
上次搏了李将军的面子,私底下众臣都说皇帝年轻气盛,若是惹得李将军不悦,后果不堪设想。
金陵皇朝,并非表面那般平静,其中的暗潮汹涌,众人心底不言而喻。
皇帝只握皇权,却无半点兵权,皇朝上下,除了李将军手中一大半的兵权外,就要属皇六子李御逍的另一半兵权了。
众人都知道,皇六子英勇善战,才华横溢,只因是庶出,便失去帝位资格。
而皇六子和皇帝之间,虽是同父异母兄弟,但因六王生母莲贵妃在先帝驾崩时被迫殉葬,所以导致兄弟二人极不和睦。
如今身为威远大将军的皇六子带兵住扎边外守护,与皇室相接甚远,这样一来,朝堂上的真正掌权者,自然落到辅政大臣李庭琛的身上。
李御风当然知道李庭琛是个不可得罪的人,但这位年轻帝王,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傻子。
“既是这样,朕自会体恤官员难处,只不过……朕身为天下人父母,怜恤受灾百姓,所以朕决定,微服出宫,体察民情,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万万不可啊,皇上乃万金之躯,还望皇上保重龙体。”
众朝臣又开始一一上奏,惹得人心烦至极。
李御风身居高位,垂眸看着那班所谓朝庭元老,个个以道德伦理约束自己,好个讨厌,但他身为帝王,只能百般隐忍,含笑以对。
“朕意已决,众卿无需劝阻。”
堂下,李庭琛目光犀利,似有话要说,李御风与之四目相对,毫不避让。
“李将军,可有话要与朕讲?”
犀利目光一闪而逝,严肃面孔,倒变得及时,“臣……臣的确有事启奏。”
“李将军请慢慢道来。”
“金陵皇朝每年七月是选秀的季节,皇上后宫稀少,如今只有四位贵妃和几个才人,臣体恤皇上,所以召集天下美女,送入宫中,以充后宫,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李将军话一出口,众臣立刻接茬,“臣也以为皇上该多纳些妃子,想当年先皇才不到二十岁,后宫便已拥有佳丽无数,皇子皇女数名,而且后宫现在依旧无主,臣觉得,该是到了给后宫找位女主人的时候了。”
“是啊……”其它人也纷纷接口,“四位贵妃至今尚无怀有龙家子嗣,皇上虽年轻,也该遵守祖宗家法,为皇家传宗接待,至于皇后人选,臣倒觉得李将军的爱女李碧茹为上上之选。”
“臣也如此认为,李小姐如今年方十八,德才兼备,又是将军之女,立为皇后,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众人七口八舌,将李将军的女儿夸得天上有,地上无,李御风只觉好笑,却并不言语。
原来,这帮老臣今天谈灾是小,想逼他立后倒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