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李纯还提拔了多位理财能臣,如李巽、程异、李鄘、王播等,有效的缓解了沉重的财政危机,使得朝廷能够专心的应对藩镇割据的问题。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唐宪宗不仅巩固了皇权,还开创了“元和中兴”的辉煌局面,使唐朝在形式上重回统一,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削平藩镇大展宏图
1。讨伐刘辟
永贞元年(805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病逝后,支度副使刘辟自称为留后,率兵固守,并向朝廷提出兼领三川(即西川、东川和山南西道)的要求。唐宪宗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刘辟发兵围攻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公然对抗朝廷。
面对刘辟的叛乱,宪宗迅速作出反应,命令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率领五千步骑兵作为前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率领两千步骑兵作为次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共同讨伐刘辟。同年,高崇文成功攻克成都,擒获刘辟,并将其押解至长安。最终,刘辟连同其族党一起被消灭。
2。除李锜
元和二年(807年)夏季,在夏州杨惠琳和蜀中刘辟被平定之后,各藩镇因为害怕而多数请求入京朝见。镇海节度使李锜,作为淮安王李神通的后代,也深感到不安,提出了入京朝见的请求。唐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然而,当入朝时间临近时,李锜上表声称自己身患疾病,请求将其入京时间再延缓至年底。宰相武元衡主张削藩,认为不应对这事放任不管,宪宗也认同应施加威令。
十月五日,宪宗颁诏征召李锜为左仆射,并任命御史大夫李元素为镇海节度使。但李锜拒绝接受这一安排。于是,唐宪宗决定削除李锜的官爵及属籍,并任命淮南节度使王锷统率诸道兵马为招讨处置使,集结宣武、义宁、武昌等军力,加上淮南、宣歙的军队从宣州出发,江西军从信州出发,浙东军从杭州出发,多路兵马共讨李锜。
随着官军逐渐的逼近,镇海军内部出现了分化。兵马使张子良等人这时候倒戈,率部攻入镇海军治所京口(今江苏镇江),活捉了李锜。随后,李锜被押往长安,并在街市上被腰斩。朝廷还将已没收的李锜家产全部赐给了浙西的百姓,用以抵充当年的租赋。
3。讨成德
元和四年(809年),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逝世后,其子王承宗继位。唐宪宗闻讯后,便计划派人接替王承宗,若王氏不从则准备派兵去征讨。他这样做也是革除河朔诸镇世袭的弊端。然而,宰相们认为河北诸镇的问题由来已久,各镇势力盘根错节,劝皇帝不要轻举妄动。但宦官吐突承璀为了争取权力,利用王承宗进攻德州(今山东陵县)一事,说服了宪宗下令进行征讨。
谁知战事进展的不顺利,朝廷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久攻不下。此时的王承宗也感到了资源紧张,于是提出愿意向朝廷缴纳贡赋、以接受朝廷派遣官吏作为妥协条件。面对这种情况,唐宪宗见继续征讨无力取胜,便以此为台阶,正式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并撤回了征讨部队。
在淮西之乱平定前后,唐宪宗准备再次对成德镇采取行动。这次王承宗主动表示了悔过自新,并遣送质子到长安,交割两州版图作为谢罪条件。宪宗接受了这些条件,避免了新的军事冲突。
王承宗去世以后,军中推戴其弟王承元为留后。王承元不愿继承兄长的职位,主动请求朝廷更换节度使,并因此被授予义成军节度使之职。这一系列事件展示了宪宗在处理藩镇问题上的策略调整,以及部分藩镇将领对中央权威的重新认可。
4。定义武
元和二年(807年)十月,义武军节度使张茂昭入朝,请求担任朝中的闲散官职,并希望由朝廷另派他人接任节度使一职。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朔地区的藩镇割据严重,不仅断绝了对朝廷的贡赋,还形成了父去子继的局面。然而,张茂昭却与众不同,请求举家迁往京城,归附中央。
面对河北各藩镇交相派来的使者劝阻,张茂昭坚持己见,不予理会。起初,唐宪宗并没有同意张茂昭的要求。但在张茂昭连续上表了几次之后,宪宗最终在元和五年(810年)十月任命左庶子任迪简为行军司马,前往替代张茂昭的职位。
张茂昭入朝后,受到了宪宗皇帝的厚待,被任命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并授予河中节度使之职。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李纯对张茂昭忠诚的认可,也体现了他对主动归顺中央的地方势力的支持。
5。收魏博
元和七年(812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怀谏被任命为副大使,负责军务。然而,田怀谏年仅十一岁,无法有效掌控军队,军政事务实际上由家僮蒋士则等人决定。
唐宪宗与宰相商议如何处理魏博事务,他计划任命左龙武大将军薛平为郑滑节度使,以加强对魏博的控制。李吉甫建议出兵讨伐田怀谏,这一提议得到了宪宗皇帝的支持;但另一位宰相李绛则持不同意见。李绛认为,田怀谏年纪尚幼,肯定无法稳定局势,因此朝廷无需采再取军事行动,而应当厉兵秣马,“坐待魏博之自归”。他主张一旦魏博内部发生动乱,对胜利者给予爵禄奖励,以促使各镇主动归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唐宪宗听取了李绛的意见,没有出兵。
不久后,魏博军内果然发生了哗变,士兵们拥戴田兴(即田弘正)取代了田怀谏。田兴主动率领魏博六州之地归顺朝廷。十月,宪宗接到魏博监军的报告后,立即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十一月,他又派遣知制诰裴度携带一百五十万缗钱前往犒赏魏博士兵,并免除六州百姓一年的赋税徭役。据说,当魏博军士受赐之后,“欢声如雷”。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魏博的问题,也展示了宪宗在处理地方藩镇问题上的灵活性和策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