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了一眼跪着的贡士们,心想其中到底哪些人是仗义之人,又有哪些是道貌岸然之辈呢?
想完了这些,皇帝终于开了口:“平身!”
众人缓缓起身。皇帝的目光着重在前面一排的人身上扫了扫,最终停留在段书瑞身上。看着那微微垂眸但仍不卑不亢的省元,他不由得赞叹道:好俊俏的少年郎!空有一腔豪情却无半分傲骨,是个可造之材。
这么好的孩子,得多优秀的姑娘才能配得上。想到这里,皇帝心头的小算盘又开始“哗哗”作响了。
不过此时殿试才是重点,他随即跳过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正色道:“诸君皆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材,朕向来是求贤若渴,广纳贤才。今日殿试,还望诸君全力以赴,朕很期待你们的文章!”
“臣遵旨!”众学子齐声道。他们已经被大太监叮嘱过,知道该改口了。
周福海一摆手,立刻有太监们将小桌和垫子摆过来,放在众学子面前。
同时奉上的还有笔墨纸砚。
待到一切妥当,一旁的百官皆看向皇帝,似乎在等他拿个准话。
皇帝摆了摆手:“发卷吧。”
由礼部官散给各位贡士们一张策题卷,段书瑞等人再次跪接叩首。段书瑞感觉额头隐隐发麻,心道自己以前一年都没有这一天磕的头多。
虽然说皇帝是主考官,但殿试的题目大多是由翰林院学士制定的。皇帝会从数道题目中圈定五道作为考试题目。殿试只考一道时务策,一般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
段书瑞在案前坐定,他先在答卷最前面写上自己的履历,然后才开始看题目。
“欲使吏洁冰霜,俗忘贪鄙,家给人足,礼备乐和。善师期于不阵,上将先于伐谋;未待干戈,遽清金庭之浸;无劳转运,长销玉塞之尘,利国安边,伫闻良算。行何政道,可以至斯?明言政要,朕将亲览。”
题目大致翻译一下,就是“要使官吏如冰霜般清正廉洁,世俗之人忘却贪婪卑鄙,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礼仪完备、音乐和谐。善于用兵期望不战而胜,优秀的将领重在运用谋略;还未动用武力,就迅速清除了朝廷的隐患;不须劳烦转运,就长久消除了边境的战乱烟尘,有利于国家安定边境,期待听到好的策略。请明确说明施政的要点,我将亲自阅览。”
看到最后,段书瑞是又好气又好笑。晚唐时期宦官干政严重,皇帝如同傀儡一般被操纵。竟然还肖想着“人人生活富足,家家衣食充裕?”这不是笑话是什么?但是想到这是翰林学士出的题,他不由得朝高台之上的群臣望了一眼。也许,朝中还真有心系百姓之人。
可晚唐局势动荡不安,内有宦官干政,外有异族侵扰,国力早已一蹶不振,还谈什么“政通人和”?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自己眼下能做的也只有“纸上谈兵”了。
正在雪白的纸上打着草稿,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后站了一个人。不用去看都知道是谁,他执笔的手顿时停了一下。
*引用了武帝于公元685年出的殿试题目。
喜欢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