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双株的事,对于农家子弟来说,并不稀奇。
其实李辰之所以执着于这些,是因为他忽然发现,只有被“地书”滋养过的“灵物”所结出来的果实,才具有那种神妙的药性。
比如那梨。再比如,潘瑞看到这枣子时的兴奋。
同理,他看到苹果时的那种不屑。
都证明了李辰此时的猜测!
困扰了他这么久的事,终于初步有了个答案,李辰不敢说自己猜的百分之百一定对,但低不了百分之**十!
而有了这个判断后,对他今后选取要种植的果木,无疑有了个极重要的标准和参考。
这如何不让李辰兴奋?
当然,研究宝贝的同时,李辰最关心的就是盘回山场的事了
其实最近这段时间他也做了些准备,比如他已经提前找过了同村的那位张叔的儿子,他儿子张小虎是自己初中同学,虽然关系一般,但总算是个熟人。
而自己也早把要盘回山场的意思通过张小虎传了过去,就是一直没收到回信。
另外,这些日子,李辰也抽空去过两次那山场。
山场位于村北——北山中间那座山峰——梯子峰的西南面,东有阳坡峰遮挡初阳,西面转子峰阻挡落阳,整个位置极似凹字形的中间部分,位置可算是相当不好的。
而那张叔自从包下来后,也并没当成营生般来精心打理,整个山场荒草丛生,树木更是枝杈繁溢,连原有的上山之路都阻隔了。
看到老爸原来的心血之地落到这幅模样,李辰心里很不好受,更加深了想要尽快回包的念头。
可现实却并不那么简单。
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张小虎居然还没给自己回信儿,李辰心里有些急。
毕竟秋日已经很深了,入了冬,万一下雪,自己有些事可就不太好办了。
“喂,小虎吧!张叔回来了吗?”
李辰又给张小虎打电话。
“辰子,你别急嘛。我爸原本应该是昨天回来,但突然间有些急事要处理,这才耽搁了,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和我爸说过了,他应该没啥意见,只要回来,我一准儿第一时间通知你。”
张小虎的声音在电话里回响着,听得出,他说的应该是实话。
“那拜托啦!回来我请你和张叔吃饭。”
李辰道谢。
“咱俩老同学了,客气啥?不过辰子,看你这架势,真的要在咱老家扎根了?”
张小虎又说道。
李辰呵呵一笑:“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你这几年重点大学就白上了?你可是咱们村当年的骄傲啊?又不像我,靠我把花钱才上个大专。”
“小虎,话可不能这么说。谁说上重点大学的就必须留城市了?你有你的优势,我也有我的实际情况,总之,人各有志呗。”
这段时间,李辰接到的这类电话简直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同学好友,和自己聊时就没有不提这事的。
而李辰也早解释烦了。
谁说种田就一定跌面了?日子就像鞋子,穿着舒服才是正道。
结束了和小虎的电话,李辰又想了想,从树上摘下两个大梨,装在食品袋中,出门,锁门,直奔大队部而去。
书记李立文正坐在办公室里看一份镇里送来的中央红头文件,是关于《国务院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上面也举了很多例子,也说了很多鼓舞人心的话,但真落实到各自村里,那种种难题仍然如山一般沉重,压得像他这样的小村干部无计可施。
就像自己所在的提辖村,是密县有名的第一穷村。
县里、镇里也不是没替村里想过办法,但一直效果不佳。
无他,提辖村山太多,耕地太少。
山多其实也无妨,但山的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