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陛下冷静!”
不仅方阁老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就连崔太保也被迫跪了下来求情。
蒙喆死不死的无所谓,但不能在陛下说完那句话之后死。
不然被蒙家施恩过的人,岂不是要把这笔账算在他的头上?
“陛下!蒙喆虽然犯下了大罪,但是他在边塞多年,立了大小军功无数,前几年平定安王有功,边塞粮草不足,军饷不够的情况下,还管理的井井有条没起乱子,这也是功啊!如此处置,只怕要出乱子!还望陛下冷静!”
方阁老言辞恳切,真心实意的劝解着仁武帝。
崔太保义正言辞:“蒙家世代忠良,蒙喆父兄皆为了大乾战死,只留下了蒙喆这一棵独苗,如果被陛下处死,那蒙家可就绝后了!蒙家这样的忠烈之家落得如此结局,只怕……会让武将寒心啊!于情于理陛下都不该冲动,还望陛下三思!”
这话触动了不少人,有一半的武将直接跪在了地上:“还望陛下三思!”
武将和文官天然就不在一个立场上,但是因为方阁老和崔太保的话,不少文官纵使心里有意见,此时却也没开口落井下石。
“你们一个个的都劝朕三思,这个口子一旦开了,以后底下的人有样学样,皇权没有震慑力,朕的威严不在,以后那些派出京的钦差,岂不是任人打杀?到时,你们谁去?”
仁武帝随手指了一位官员:“你去吗?”
被指的那位官员头摇的拨浪鼓一样,不停地磕头:“陛下开恩,陛下开恩!”
武将们脸色着急,但憋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高呼:“求陛下开恩。”
王学洲这个当事人,见机行事:“陛下!蒙将军是臣命人抓的,当初被抓之时,山谷关的百姓集体请愿,交上了‘万民书’请求陛下宽恕蒙将军。”
万民书!
薛晋听到这话,恨不得给自已两巴掌。
反应慢了,被人抢了先。
薛晋站出来:“启禀陛下,确有此事!”
武将们一听这个话,顿时欣喜:“陛下!此乃民愿!还请陛下三思!”
“东西呢?”
薛晋双手捧着东西转交给高祥,让他呈给陛下。
蒙喆全程低着头不说话,对仁武帝的任何决定都没有丝毫的反应。
王学洲也不知道他是胸有成竹的认定自已不会死,还是真的不在意自已的生死,瞥了两眼扭开了头。
仁武帝看了一眼万民书,脸色稍缓:“此物确实乃万民书,有许多百姓的签字,给方阁老他们看看。”
高祥捧过东西,递给前方的大臣。
方阁老等人看了过去,只见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的是蒙喆在山谷关,如何爱戴百姓,对百姓如何,接下来就是求情和签名。
上面错别字大把,还有人的名字是圈圈叉叉,一看就不会写自已名字,但每个名字上面都重重的按了手印,完整而又清晰。
看得出按手印的时候都很郑重。
“陛下,此物乃民意!还请陛下,从轻处置!”
仁武帝垂眼看着蒙喆:“蒙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蒙喆终于抬起头,乞求的看着仁武帝:
“臣当年平定安王有功,陛下曾询问臣有什么想要的,当初臣什么都没要,如今,臣想用这个换陛下宽恕当日和臣一起对钦差动手的属下,还请陛下恩准!臣愿意用所有的军功换他们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