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戾太子的戾是什么意思 > 第172部分(第2页)

第172部分(第2页)

听张全这么一说,李仲元嘿嘿一笑,说道:“什么都瞒不过你全哥,除了你和据哥,还真没什么人知道我想干什么。”说着,他四处望了望,见左右没人,才拽着张全坐了下来,然后轻声说道:“其实啊,我是想借此再赚一笔。你想想,这一次长安城的规模要增加原来的三倍,那些城墙、衙门、军营什么的是要花不少钱,可那才能再多大的地方?其它的地方可都归我支配了,这是什么?这是土地,是我们大汉帝国首都的土地,就算我什么也不建,光把土地卖出去也绝对能把投资的钱给赚回来!”

“啊?你是打着扩建长安城的幌子买卖土地?”

“别说得这么难听啊。我不也出力了吗?对公来讲,我扩建了长安城,至少百年之内朝廷不需要再花钱来建设长安了,对私来说,我又找到一条生财之道,我有钱,不就是你全哥有钱吗?对百姓来说,我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居住环境。你想想,这是不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事情?要不我们马上进宫去看看我绘制的新长安城的规划图?”

张全看着李仲元得意的神情,自己也笑了,他很少能看到李仲元投入这么多的心血在一件事情上,虽然李仲元以往许多事做得都很不错,可他从来没有这样专注过。张全也有好长时间没出门了,正想出去走走,于是点头同意了,两人先出门转了一圈,然后来到长乐宫找刘据。

当他们走进中室殿的时候,刘据正趴在地上研究新长安城的规划图。这份规划图是李仲元花了两个月时间绘制出来的,整个图一丈见方,所以刘据只能把它摊在地上研究。当张全二人走进来的时候,只看到皇上高高翘起的臀部,那样子活象一只受到惊吓的鸵鸟。

“据哥,你怎么这副尊容?这要是让别人看见了,还不笑掉大牙呀!”

“哦,是仲元啊?张全也来了?好好好,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事要问你。”刘据从地上爬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看样子他趴在地上已经有一阵子了。

“什么事?”李仲元走到刘据的身旁问他。

刘据指了指地上的规划图,说道:“就是它了,其中有些地上我不是很清楚,所以想找你问问。”说着,刘据递给他一根细长的木棍,“来,你给我们好好地讲讲。”

李仲元得意地接过木棍,先请刘据和张全坐在一旁,然后才指着规划图慢慢地说道:“这里,是我们现在的长安城,我把它叫做老城区,我们的新城区在它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我把这三个地方叫做东城区、南城区和新城区。其中,南城区是重点开发的地方,这里与长乐宫和未央宫隔得很近,以后我们大汉朝的主要行政机构都集中在这里,而且每个衙门的占地面积至少是现在的四倍。东城区主要是居住和商业区,在东城区的东西和南北向的十六条主要街道上,我准备兴建两千个店铺。”

“你要开那么多家店?”张全吃惊地问。

“怎么可能。”李仲元没想到张全会说出这么没水准的话来,“一旦新城区建好,自然会有来自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商家选中这里开设自己的店铺。我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开店所需的一切准备好,到时候全部卖给他们就行了。”

“那新城区呢?”刘据指了指右下角问他。

“这里我打算在十年之后再进行开发,因为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长安城的人口还不至于达到饱和,所以没有必要开发这里。等到南城区和东城区饱和之后,自然会有人考虑进入这一地区进行开发的,到时候恐怕我想插手都不容易了。”

“还有什么?”

“有。所有新城区的街道我都设计成能并排走三辆四轮马车,两边再留一定宽度的人行道,不过这条街却要能并行十二辆四轮马车。”说着,李仲元用木棍在长乐宫和未央宫的南面比划了一下。

“为什么?”

“因为我准备在这……”李仲元用木棍点了点长乐宫的南门,“在这建一个广场,全世界最大的广场,以后每逢庆典或是阅兵就可以在这里进行。这条街我想就叫长安街,不然的话叫兴汉街也成,而长乐宫的南门叫安门,正对着这个广场,我看不如改成**,这个广场就叫**广场。”

刘据听了还好些,张全却呆呆地望着李仲元,仿佛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你还真能瞎扯,是不是还准备在建一个人民英雄纪念碑?”

李仲元嘿嘿一笑:“我原来是准备在广场的西面建一个纪念碑,不过人民一词放在现在用好象不太合适,所以我想在这里建一个忠烈祠,用来纪念为大汉帝国战死的英灵。在广场的东面我打算建一个圣贤祠,用来纪念为大汉做出贡献,但又没有战死沙场的人……”

刘据赞许地点了点头,等李仲元把新长安城的规划全都介绍了一遍,他才问道:“好,很好,不过,这么大的工程,你真的不要我出钱?”

“不要,我的钱够用了。不过为了减少损失,东南两个城区,除了公共用地之外,其它的都要归我,这个要求不太过分吧?”

“原来你心里想的是这个,我说你怎么这么大方起来,原来藏了这么一手。”

“我也要吃饭呀,再说了,我赚点钱也是为了将来大汉朝的百姓能过得更好,对不?”

“那你也不能把好处都占了吧?你给我留了什么?”

“我可没独占,我不是还留了一个新城区吗?”

刘据笑了,他知道李仲元从中拿了不少好处,不过他是不会计较的,于是点了点头:“好吧,就依你,不过你一定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别为了赚钱留下一堆垃圾让我来收拾。”

“没问题,其实不用你说我也会注意的,把新长安建好了,才能卖出好价钱。所以不管是为了朝廷还是我自己,我都不会马虎的。”李仲元说到这儿,又想了想,才说道:“据哥,其实这次朝廷赚的比我多多了,你想想,别的不说,一旦新长安建好了,肯定会有人进行效仿,到时候不用朝廷掏钱,各地都会出现一批房地产开发商。你不是觉得我们大汉农民太多了吗?只要他们肯出力,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城市。”

张全在一旁插嘴了:“奸商,象你这样的就没一个好东西,赚来赚去的,还不是赚老百姓的钱?”

李仲元见他什么也不懂,只得解释道:“全哥,不能这么说。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好处,不仅居住环境能得到改善,而且我这次可是没要朝廷的徭役,除了好部分战俘和奴隶,更多的是我们大汉朝的百姓,这给他们创造了多少就业的机会?你们等着瞧吧,我们大汉朝很快就会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了。”色情、非法、抄袭,我要举报!

………【第60章 再次西征(1)】………

张全不懂经济,对李仲元说的并不是太理解,刘据却听明白了,他在憧憬新长安的同时,也期待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李仲元则为自己的计划而感到骄傲,至少他觉得,在当今这个社会,不会有人能想到这么多,没有人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但是李仲元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就在他的规划得到朝廷上下一致赞许,准备开工的时候,有人找上了门来,想和他共同开发新长安。

第一个找到他的是大农令桑弘羊,他从十三岁起就跟在先帝刘彻,一直掌握着国家的赋税和刘彻私人的钱袋子,对经商投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敏锐地察觉到李仲元从扩建长安的计划中能得到许多的好处。于是,他打着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为国家建设出力的旗号,硬是插了进来,拿出两亿的个人财产投入到李仲元的扩建长安的计划之中。

另一个找到李仲元要求投资的是丞相公孙贺,与桑弘羊不同,他是军人出身,虽然担任丞相多年,也没有察觉到其中的玄机。不过,公孙贺有着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那就是但凡李仲元愿意去做的事,绝对于国有利,于己更有利。所以他也拿出两亿钱来,要求为国出力。

李仲元不愿得罪二人,他也不在乎多两个人分自己的利益,于是三人心照不宣,在百姓及同僚的赞扬声中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随着张全回到总参谋部,李仲元又投身到长安城的扩建工程中去,大汉朝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张全和李仲元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举动。

张全在对全**力调查之后,再次对全国的驻军进行调配,禁卫军增加了两个师,御林军增加了一个师,建立了一支以三十万禁卫军和御林军为机动兵力,五十万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