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婶正从厨房出来,见了她礼貌地笑笑:“二小姐。”
&esp;&esp;书辞礼节地问:“刘婶,回家啊?”
&esp;&esp;她笑着说是,“灶上给您留了糯米糕的,您夜里若是饿了可以吃点。”
&esp;&esp;“好,谢谢。”
&esp;&esp;刘婶这一走,宅子里就真的只剩她一个人了。
&esp;&esp;书辞百无聊赖地来回踱步,四周不时有烟火升空,她仰头看不清晰,索性推开后门,在台阶上坐下。
&esp;&esp;火树银花,连胡同的石墙也映照出淡淡的灯光来,上面有斑驳的痕迹。
&esp;&esp;她抱着膝盖,头轻轻靠在墙上。
&esp;&esp;小巷里有小孩子嘻嘻笑笑跑过去,明媚的花灯从她眼前一闪而过,一切宁静安和。
&esp;&esp;小的时候,弟弟和书月也是这样,在门前的空地上骑竹马,她一个人坐在小院里,一边打络子一边看他们。
&esp;&esp;一只野猫蹭到她身下,撒娇似的拱了拱她的手。
&esp;&esp;书辞于是顺手将它搂过来,漫不经心地抚摸。
&esp;&esp;夜风清冷地从东刮向西,一缕悠长的影子投射在脚边,一点一点靠近。她回过神来,顺着影子抬起头——
&esp;&esp;那张银色的面具,在身后繁华似锦的街市下显得格外突兀,又分外和谐,好像他本来就应该站在这里似的。
&esp;&esp;书辞愣了一阵,转而淡笑:“是你啊。”
&esp;&esp;
&esp;&esp;沈怿显得比她还意外。
&esp;&esp;“你在干什么?”
&esp;&esp;书辞又把头靠回墙上,有气没力地说道:“看星星。”
&esp;&esp;“看星星?”他走上前,索性也在她身旁坐下,“今天上元,你不出去看灯,在这儿看星星?”
&esp;&esp;“怎么,不行吗?”书辞睇了他一眼,“我一会儿还要对月吟诗呢。”
&esp;&esp;沈怿不冷不淡地轻笑了一声,“你还会吟诗?”
&esp;&esp;“那当然,说出来怕吓到你。”她哼道,“我弟弟的课业,多少是我帮他写的,连先生都夸我的诗自成一派,格高韵远,考状元都不成问题。”
&esp;&esp;没理会她这席扯淡的话,沈怿朝身后的小院看了看,“一个人在家?你爹娘呢?”
&esp;&esp;“出去了。”书辞心烦意乱,“出去看花灯了。”
&esp;&esp;“你不去?”
&esp;&esp;书辞低下头,神色落寞地玩衣带,“我娘让我看家。”
&esp;&esp;闻言,他若有所思地颔首。
&esp;&esp;头回在她家时就已经留意到,言家夫人对她的确有些偏见,也许是因为女孩儿的身份,在民间大部分人眼里都不如男孩儿金贵。
&esp;&esp;“你娘更喜欢儿子?”
&esp;&esp;“不知道,大概是吧。”
&esp;&esp;“那你姐姐,怎么没说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