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他这是在取笑我们这些没有文位的普通老百姓,讥讽我们不识字呗!”
一名中年大汉瞪了荀天志一眼,脸色极为难看,荀天志此举过于张扬,完全就不将基层的农民放在眼里。
许多百姓面露怒色,但一个个却都敢怒不敢言,无人反驳。
程繁昌面露尴尬之色,说道:“荀茂才,你的这个‘字’……额……到底是何种解法?”
“呵呵,若解此字却也不难,那要看你们聪明与否了。”
荀天志微笑开口,但是眼神中却很是得意。
孔家的读书人顿时就不乐意了,不过他们绞尽脑汁,同样也不知道这个“字”到底是意思。
先,他们不知道这个“字”的念法读音,其次,不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毕竟这是荀天志写的,谁能知道他的心思。
荀天志忽然笑着问6鸣:“6茂才,你觉得这是什么‘字’呢?”
所有人顿时大悟起来,原来荀天志的真正羞辱对象是6鸣,如今6鸣文名过剩,许多人妒忌不已,都想看到6鸣颜面大失的情景。
“好一个荀天志,居然是如此心机!”
6鸣目光一寒,继而怒视着对方,一句话也没有说。
“怎么?难道连大名鼎鼎、天下皆知的6茂才也不知道此为何字?”
荀天志讥笑的看着6鸣,很是得意洋洋。
“哈哈……”
昌国人群中立即出了讥嘲的笑声,纷纷说道:“6茂才不识得此字,只能说他‘不识字’。”
“没错没错,6茂才不识字,不识字,哈哈……”
“笑死我了,堂堂6茂才竟然不识字!亏你们也说得出来!”
然而6鸣真的是不识字么?当然不是!昌国人之所以如此,不过是通过6鸣来嘲讽其他读书人,颇有一番指桑骂槐的效果。
在七国文会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借口,都会成为彼此嘲讽的对象,不管任意一方处在下风,都会让名声折损。
梁国人纷纷皱起眉头,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若是6鸣不能够破解荀天志的谜题,那肯定就会被其他人嘲笑。
6鸣冷哼一声,说道:“谁说我不识字了,都给我站出来,看看有多少人。”
“我!”
“还有我!”
将近三百名昌国人纷纷回应,而且还象征性的前进一步,十分讥嘲的看着6鸣。
“好,那我就将这个字念出来,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字!”
6鸣冷哼一声,干脆将心一横,“反正也不知道荀天志的意思,干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只要言之有理,荀天志就没有话说,”
随即使用扩音海螺说道:“这个字念作‘吃’。”
荀天志顿时脸色一变,讥笑道:“6茂才,你如何解的此字?”
“‘米’在‘口’中,不就是吃饭的‘吃’么?”,6鸣如此回答。
众人恍然大悟,“对啊!如此明显的外观,这个字应当念作‘吃’!”
“哈哈……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