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任职谏议大夫的人选也终于定下。竟是谏院中一个无名小卒,出生寒门,父母年迈,在朝中与所有人皆关系疏远。
在众人为了人选争的面红耳赤之时,忽然有人提到这样一个身世清白,与任何人都没有牵扯的人,竟一下就得到了大部分的认可。谏议大夫之职,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又过了半月,眼看着春闱将近之时,那新上任的谏议大夫竟上书参礼部尚书私相授受,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等多项罪名。
此事一出,朝廷大乱。
那谏议大夫也不知从哪里,搜罗到了许多的人证、物证,还牵扯出不少朝廷中的重员、要员。
眼看着此事就要板上钉钉时,又发生了人证暴毙,物证做假等事,又将此事推上了一个争论不休,无法定夺的情况。
偶尔,虽然无法定罪,礼部尚书却也不能再负责科举春闱监考官员一事。
于是,这些日子以来,朝堂上就没有一日清静。每一日都争论不休,个个都争吵的面红耳赤,好好的议政朝堂,就如同那市井街巷,嘈杂不堪。
眼看着春闱的日子越发将近,朝堂上争辩也还没有个定论,却有另外一件大事就在眼前。
多年征战巴莱的四皇子,终于在今岁攻下了巴莱,也等到了巴莱签署归降书。
如今,巴莱正式纳入天铨国土,坐镇巴莱的四皇子也终于要赶在春节前,班师回朝。
这位四皇子,乃是元皇后所出,也是正儿八经的嫡出皇子。比温王也不过小了三岁,十七岁起便离京去往巴莱边境,镇守边疆。至今已是二十二岁的儿郎,却还未封王,也未娶妻。
如今带着这样大的胜利回京,自然是少不得多多的封赐,回京后的接风宴更是马虎不得。
铨舜帝似乎是怕皇后从中作梗,随便找了个由头便让蕙贵妃全权操办此事。
京城中的百姓们也都知道了四皇子即将回京的消息,每个人都十分的高兴,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任谁都想看一看,这位骁勇善战,征服巴莱的皇子到底是何等模样。
腊月十五,四皇子的奔虎军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中,回到了京城。
这一日,所有的百姓们都挤在道路两边,争着想要看看那位四皇子的尊容。
一支气势磅礴的兵马,缓缓进入了百姓的眼中。
这支队伍也不几十人,却莫名让人产生敬畏之情。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金色甲胄的男子,腰间悬挂着一把宝剑,头上戴着一顶羽毛盔帽,生的燕颔虎颈,气宇轩昂。
一双幽深的黑眸中被冷漠填满,让他俊朗的面容多了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态。
“四皇子千岁!”
在百姓们自发的高呼声中,四皇子诸恒凌驭马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