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仁杰听得浑身不自在,他的脸更红了。
“真相是,他在诗会中一个人僵硬的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然后我对他心生好奇。。。。。。”
宋真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尼玛这样也行?
这是什么霸道总裁套路啊?
王沐之见到在一旁站着如喽啰的狄仁杰,嘴角扬起:“男人,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只能说,命中注定的两个人,无论是以什么方式见面,最终都会走到一起。
“好了好了沐之,别说了。”
“嗬嗬嗬。”
狄仁杰急忙转移话题:“守正,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
“成家立业啊。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天可汗曾下诏,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必须婚媾,不然的话。。。。。。”
这是唐太宗规定的年龄,到了唐玄宗,则是变成男十五,女十三。
狄仁杰所说的诏令,全称为《令有司劝庶人及时婚聘诏》。
这是一则给地方政府下的诏令,其中一条有言。
“其庶人之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娉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
注意两个关键词,第一,庶人,指的是百姓及黎民。
第二,同类相求。什么意思,简而言之,百姓与百姓结合,庶人与庶人结合,杂户与杂户结合,必须门当户对,不可越级。
官员主要是扮演一个说媒的角色,如果发现有大龄男青年未婚,便主动上门说媒牵红线,劝说你小子赶紧娶老婆吧。
只是说媒,你不能强迫别人婚娶。
《唐律疏议》第188条规定:“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定婚。”
由此可见,大唐是一个礼制国家,尊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所以并不存在官府带着一群女的到村门口集合,然后让男子任意挑选的场景。
当然,可能有部分贫苦人家急着嫁女儿,请求官府这么做,但是官府是不会接受这种业务的。
万一将庶人匹配到杂户,或者已娶妻者假冒认领,轻则吃板子,重则流放。哪个官员会这么蠢敢冒这风险?
这时候也许有彦祖会问了,我没钱啊,怎么娶老婆?
放心,这些问题李世民都有想到了。
“若贫寠之徒,将迎匮乏者,仰于其亲近,及乡里富有之家,衰多益寡,使得资送以济”。
针对贫困青年,则是由他的亲戚以及同乡之中的富户出钱凑聘礼,助你成亲。
李世民为了提高官员的积极性,将“婚姻及时”、“户口增多”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业绩,能者升官发财,不达标者“以附殿失”。
其实宋真原本的流浪汉身份应该是属于杂户,不过,户籍问题,阎立本已经帮他解决了,不然的话,一个杂户怎么可能做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宋真无所谓的笑笑:“不然怎么?罚款?不就是两匹布嘛,我还是交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