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很难。
易忠海是个八级工人没错,应该也不会立马就能理解。
当然还是得看看再说。
不理解自己还能解释。
“我看看!”
易忠海立马坐回来,等着他翻阅本子给自己看。
毕竟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开始的。
“那您先拢共的看一眼,然后有啥问题跟我说。”
学东西就是这样,总分总。
“嗯。”
易忠海拿过本子,认真的看。
看了一页,他就抬头,满脸惊奇的看向李卫国。
“卫国,这些太细致了!而且很多知识我都没见过,这些知识伱是从哪里看来的?”
“就是没事的时候在办公室看书,出去采购的时候跟别人交谈,来源很多,所有才有了这个构思。”
“经过反复计算,这个四缸发动机并没有问题。”
李卫国说话很是严谨。
明确标明是经过详细计算和验算的。
毕竟这时候能用的计算机只有一台,而且被许多个项目来回借用。
其他大多数都是需要用手算,手搓。
说起当时的氢弹计划,那些前辈都是通过手算来完成,甚至比机器还要准确。
<divclass="tentadv">李卫国之前看到那些纪录片受益匪浅,所以想着来到这里也想对社会有所作为。
哪怕出发点不是氢弹核弹等,只是简单的自行车和骑车,他也愿意。
有句古话说的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所以,有了法拉利的技术,他会想着运用到现实。
哪怕不经过自己的手,也很值得。
只要自己不后悔。
“你,之前对这方面有研究吗?还有你之前写出来的手册。”
易忠海提出疑惑。
眼神里已经写满了不相信了。
他自己什么笔记,比谁都清楚。
就在李卫国头脑风暴,如何跟老头子解释时。
易忠海就拍了下桌子。
“我知道了!卫国,你就是天才,你是天生的工人!哦不,设计师。”
“你比工人更加厉害,你是天才的设计师!”
“之前看你在采购上大有作为,一跃成为十级干部,还说幸好没有带进车间。”
“可是我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你是天生就该去搞这些设计的,你要是进了车间,那是工业的幸运。”